姚 銳
(湘西自治州幼兒園,湖南 吉首 416000)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是提升兒童體質健康水平比較廣泛而實用的運動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足球運動發展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與世界體育強國、足球強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幼兒足球作為建設足球強國的“根基”,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把基礎筑牢和強實,才能“支撐”和“崛起”足球強國夢和體育強國夢。為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實現中國足球走向世界足球強國之列的夢想,應堅持在幼兒啟蒙階段推廣和普及足球活動,培育和激發幼兒對足球活動的愛好和興趣,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培養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幼兒。
國外在幼兒足球活動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較多。例如,美國教育學家約翰·杜威指出,學校教育應當充分利用幼兒的游戲天性,以游戲活動為中心建構豐富的情境,讓其“從做中學,從活動中學”。德國足球協會認為幼兒足球是以體驗為主,幼兒足球是自由的、不受約束的;幼兒通過足球帶來的樂趣與愉悅產生對足球的熱愛。同時,德國足球協會認為通過開展有吸引力的足球游戲,幼兒在不同型號的器械上的游戲運動、跑動,有球、無球的練習,可以發展其跑動、跳躍、滾動和攀爬等能力。
隨著國家逐漸重視足球事業的發展,國內眾多專家、學者對校園足球開展的研究論述較多,取得研究學術價值也很多,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現狀的研究:一是關于校園足球與體育強國方面的研究,如傅斌、劉波、王建洲、羅宇、楊明霞等以體育強國建設為研究背景,以校園足球為研究對象,重點研究二者之間的內涵和關系、校園足球發展的現狀、面臨困境、根源探析、價值定位以及發展對策等方面展開詳細的研究論證,提出要堅持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完善機制保障等對策。二是關于幼兒體育活動方面的研究,如胡會敏、姜宇航、湯盈、白麗虹、張博鑫、莊弼等以幼兒體育活動為研究對象進行了論證研究,研究結果有:幼兒體育教學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兒體育課程必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堅持游戲性、科學性、生活性等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需完善幼兒園體育課程體系、優化體育教師結構等。三是關于幼兒足球活動方面的研究,如邱燕、刁沛、龍洧、王新曉、林夢龍等研究結果認為,幼兒足球活動應以游戲化教學組織方式為主,遵循幼兒身體發展規律和心理發展特點,激發幼兒參與足球游戲活動的興趣愛好,培養幼兒積極參與足球活動的良好習慣,在健康、安全、舒適的環境中開展科學合理的足球課程。四是關于幼兒園足球游戲方面的研究,如潘冬芳、李玉華、徐潤斐、唐佳鈺、劉潔、劉麗斌等以幼兒園足球游戲為核心研究內容,探析了足球游戲教學策略、教育價值、設計與實施、實驗與探索等目標內容,指出了幼兒園足球以游戲化教學為核心,營造濃厚足球氛圍,培養幼兒足球活動興趣,促進幼兒體質健全發展等策略。五是關于幼兒足球課程方面的研究,如徐銷君、鮑玉娟、何東亮、吳生海、牛志睿等以足球課程開展現狀、內容設置、方法選用、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論證研究,指出了幼兒園足球游戲的開發需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家長優勢資源,加強多方投入,游戲為主,興趣優先。
從國外在幼兒足球、幼兒體育、體育課程等方面的教育著作、研究論述較多,國外高度重視足球的啟蒙教育,校園足球普及面廣、推廣力度大,幼兒足球培養體系健全,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模式具有科學性、層次性、先進性、整體性,足球課程內容構建完善,這些成功的經驗對于我國校園足球的發展,幼兒足球活動的推廣和普及等提供了豐富的參考、借鑒依據。目前,國內眾多研究群體在校園足球、幼兒足球課程開發、幼兒足球發展現狀、游戲足球教學等內容研究上了取得了碩果累累的成績,為幼兒足球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參考。但是,在新時代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足球強國的目標下幼兒足球活動實現路徑、活動實施評價、教學方法創新等方面的學術研究較少。因此,本文選取湘西地區幼兒園為研究對象,堅持足球從娃娃抓起的發展目標,筑牢筑實校園足球建設的“根基”,填補前人在幼兒足球活動發展策略研究方面的不足。
足球是當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受人喜愛、參與人群廣泛、影響力巨大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制定了足球事業“三步走”發展戰略目標,指出要積極發揮足球育人價值功能,大力推廣普及足球運動,培育健康和諧濃厚的足球文化氛圍,弘揚陽光樂觀向上的體育精神,推動足球事業的高效發展。《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了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快推進幼兒足球普及覆蓋面,夯實筑牢校園足球發展的“根基”,增強幼兒體質健康水平,培養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幼兒。《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要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增強為國爭光能力,全面推動足球、排球、籃球運動的推廣、普及和提高。因此,在新時代建設健康中國、體育強國、足球強國的目標下,大力推廣和普及校園足球是國家綜合國力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實現足球強國夢的必由之路。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應以游戲為核心內容,為幼兒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滿足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要,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3~6歲為培養運動興趣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幼兒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動作發展和身體增長較快,運動平衡、協調、靈活、柔韌和力量等能力不斷增強和完善。同時,幼兒園開展足球活動可以豐富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游戲內容,教師通過趣味幽默的組織語言,運用探究體驗、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的游戲活動方式,采取自主思考、小組合作、集體對抗等教學組織形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的足球體驗活動讓幼兒感受足球活動的魅力,激發幼兒對足球活動的興趣;同時幼兒通過參與足球活動,在競爭與合作運動中享受與同伴一起玩游戲的快樂時光,體驗成功的喜悅、接受失敗的挫折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健全人格,培養熱愛體育運動的良好習慣。
自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國家非常關心和高度重視中國足球事業的改革發展,在國家多項政策的支持下,幼兒足球活動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和普及。特別是2018年中國足協制定《全國娃娃足球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2019 年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足球特色幼兒園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及2020年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0年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創建工作的通知 》標志著中國校園足球發展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等國民教育,實現足球從“娃娃抓起”的目標,正式在全國各地幼兒園推進足球試點工作,旨在增強幼兒身體健康發展水平,提高身體運動能力,促進幼兒身心體格健康全面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幼兒。
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2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因此,在開展幼兒園足球教學活動過程中,要以最近發展區理論為指導,全面詳細地把握幼兒的身體運動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堅持創新創造、與時俱進,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因地制宜,優化教學內容,科學合理開展足球教學活動;以興趣化、游戲化教學為主,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身體各項潛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開齊開足校園體育課程,幫助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鍛煉身體、感受快樂、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康水平、培養健全人格、錘煉堅強的意志品質。國家提出了“足球從娃娃抓起”的發展目標,實施“娃娃足球工程”,中國幼兒足球事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春天。幼兒通過參加足球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身體運動能力,提高幼兒身體平衡和動作靈敏協調能力,培養積極向上、戰勝困難、集體協作、交流溝通、健康樂觀等良好品質,有助于培養體智德美勞全面發展的幼兒。因此,應堅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樹立幼兒主體地位,關注每一位幼兒健康成長。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最好的教學實現途徑。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應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多樣的游戲材料,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游戲,保證充足的游戲活動時間。游戲化教學是實現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最好的方式,是釋放幼兒天性、享受游戲樂趣最好的途徑,是培養興趣愛好、提高積極性、樹立良好運動習慣的最好的選擇。足球是一項涵蓋足球文化、足球精神、足球技能、足球規則等多元素的運動,在幼兒園開展足球活動,通過采取游戲化的教學組織方式,使幼兒感受足球游戲帶來的開心、自由、合作、挑戰、快樂、健康,體驗成功與失敗,能夠促進幼兒間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合作,培養幼兒團結、樂觀、拼搏、冷靜、智慧、勇氣等良好的品質;同時可以豐富幼兒園活動開展內容、促進幼兒體質健康發展,提高幼兒參與足球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能,了解基本的足球游戲規則,培養基本的規則意識、同伴意識和自我意識,幫助幼兒了解足球的起源與發展,還可以促進足球活動在學前教育的推廣和發展,助力校園足球“根基”的建設。
足球活動包含著足球文化、足球精神、足球游戲、足球競賽、足球活動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內容,是一項講究團體配合的集體運動,具有娛樂健身、競爭合作、文化教育、精神傳承等價值。因此,在幼兒園開展足球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幼兒在幼兒園的游戲環節,豐富幼兒參與戶外活動的游戲內容,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可以實現“足球從娃娃抓起”的目標,促進幼兒足球活動的推廣和普及,滿足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