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芳
濟南輕騎鈴木摩托車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104
在開展工業生產制造過程中,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技術切實有效的落實,不僅可以有效保證產品生產的高效化和高質化,提升企業在激烈市場環境中的核心競爭力,而且還可以通過機械設計自動化的遠程操作等特點,減少機械制造過程中對作業人員造成傷害的概率,從而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保障。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深化發展,不論是社會重視度方面還是教育教學領域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以及專業發展都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從而為企業和社會培養大量這方面的人才,為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奠定良好的基礎。
自改革開放至今,機械設計制造以及自動化行業得到了不斷的發展,為我國的工業化建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進入到21世紀后,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綜合國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計算機領域中軟件技術以及硬件設備都陸續研發出各種技術成果,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體系的應用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很多工科類院校也都陸續開設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很多院校對專業課程內容以及教學實踐模式不斷優化,使培養出的學生更適合于企業和社會的需要。就目前來說,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專業應用方向主要是對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進行優化應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員要熟練掌握應用系統的結構、功能以及能效能耗等內部運行情況。其中計算機硬件部分是整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系統應用的核心基礎,而計算機軟件則能夠為硬件系統的平穩運行提供可靠的保障[1]。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及交叉型的學科,其主要的課程包括信息數據、計算機技術、機械設計以及自動化控制等等。而就目前該項專業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各院校的專業學習內容主要以理論研究為主,對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方面的課程內容稍顯不足,并且對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體系的構建以及應用實踐教學也不夠充分。在這樣的專業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盡管會掌握較為扎實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理論知識,但是對于自動化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始終停留在相對滯后的階段,不能較好的滿足當前社會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
雖然我國一直都是制造大國,但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領域的行業發展還是相對較為滯后,從設計理念、技術水平以及工藝制作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比較明顯的差距。這也是國內理工院校在開展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教學時更多的只能參照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對于實踐操作教學所涉及的內容較少,對當前國際領先的技術知識尚處于理論認知上,并沒有在實踐操作中進行應用,這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缺乏創新意識[2]。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于機械制造行業的建設發展始終都給予高度重視,但很多扶持政策在實施落地的過程中,對于相關的制造企業以及工科院校在幫扶力度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機械制造企業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其利潤微薄,因此很難得到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方面的支持。工科類院校為了開展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活動,需要建立相應的實踐基地,要購置各種先進的試驗設備及試驗耗材,需要大量的資金,而政府相關部門對于這部分資金的支持十分有限。社會上的其他機構及人士更熱衷于對那些來錢快、利潤大的行業進行投資,因此機械制造行業在投資方面也時常遭到冷遇。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家城市化建設以及工業化發展對于機械制造行業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對此,企業在進行機械設計制造和自動化發展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向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從而更好的提升產品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對于機械生產制造企業來說,要想更好的提高生產效率,就必須要從半機械化半自動化模式向自動化模式發展,從而確保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在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技術中,智能化是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項特征,同時也是現代自動化機械制造與傳統機械設計制造差異的根本體現。目前,智能化在現代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技術的行業發展中表現得愈發明顯。雖然智能化在機械設計制造中被大量應用,新的技術不斷涌現,但目前尚不足以滿足人們對于智能化需求的要求和期待,若要實現人力資源的徹底解放尚有一定的距離。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化勢必將成為機械設計制造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未來實現完全的智能化機械設計制造,值得期待[3]。
制造企業如果缺乏應有的環保意識,勢必會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及原材料,造成環境污染,對人類的生存發展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機械制造企業必須要具有環保意識,合理使用能源及原材料,避免浪費,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生產效率,實現綠色低碳生產。而要想真正實現這一目標,企業就必須改變現有落后的生產制造模式,引入先進的自動化制造方法,對能源及原材料進行合理利用,避免不應有的浪費發生,并基于資源循環利用的環保意識,注重對廢舊資源的再次回收利用,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積極推進企業的環保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