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梅
青島中軍融合認證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新時代,大數據的應用與發展既對人力資源管理變革產生了巨大沖擊,也為該領域的發展拓展了空間、提供了動力。企業以大數據為基礎構建管理網絡、整合信息數據,不僅能保證企業信息資源的時效性,同時還能解決企業運營中的諸多問題,為企業發展帶來積極作用。
在傳統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落后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傳統人事管理的影響下,很多企業管理者沒有意識到人力資源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在企業管理中還是以業務工作為重要內容。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以制度代替人性管理,對人才的開發和培訓也不重視,根本沒有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動性。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極大阻礙。
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人才培訓方式非常單調,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常用到的人才培養方式主要是組織員工集體上課、邀請內部的業務人員給員工傳遞經驗。這些方式都要求員工認真的傾聽理論內容,這樣的人力培訓模式培訓效果較差,因為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員工的培訓需要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做好成長,推動人才的發展。一味采取被動聽講座的方式,無法讓人才培養達到預期效果。
企業對員工的物質生活有明顯的重視,員工的住宿、生活都有了極大改善,但是很多企業沒有意識到企業文化重要性,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不足。文化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企業文化建設落后,就無法調動員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種現象長期存在容易導致員工紀律渙散,在工作和學習上缺乏積極性。一個缺乏文化建設的企業是沒有靈魂的,也無法推動企業的發展。當前以“90”后為代表的員工群體進入到企業,僅依靠傳統的薪酬激勵,已經無法滿足職業需求,更需要通過文化建設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人力資源培訓體系對具體工作開展的實效具有重要影響,在互聯網+環境下,要能夠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深入調查員工在培訓內容方面的需求,構建完善的培訓體系。首先來說,要能夠針對不同部門和員工的需要,優化線上培訓與線下培訓的優化組合,要能夠借助互聯網渠道,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其次是在日常培訓工作開展中,要能夠提升員工的互聯網應用意識,引導員工根據個人情況從網絡渠道搜尋自身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技能,以此不僅能夠較好地提升個人工作水平,還能夠為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補充。再次是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中,要能夠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過程性評價,更為精準的認識員工的成長過程,以此為績效考核的薪酬制度完善提供更加精準的參考。
目前企業的招聘形式主要有三種:第三方網絡平臺招聘、自主招聘平臺、線下招聘會。這三種招聘方式的數據基本可以有效獲取,而且隨著企業歷史數據的沉淀,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和企業現有同崗位優秀員工的特征,可以為企業建立更精準的崗位勝任力模型,比如對學習情況、履職經歷、生活背景、專業技能等關鍵因素,建立更量化的指標評價體系。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網站谷歌公司,早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探索數據分析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建立了一套高效招聘算法模型,找到了判定最佳生產力候選人的強相關因素,通過這套算法模型縮短了招聘周期,且有效降低了優秀人才選拔錯失率,對招聘工作進行了科學的預測和匹配,真正實現科學招聘。這其實就是大數據分析中“客戶畫像”思維的引入,對于人力資源部門,招聘對象就是我的“客戶”,怎樣通過現有數據對客戶進行精準畫像就需要我們建立數據意識,變被動招聘為主動出擊。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僅改變了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也為其帶來更多的創新與發展,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企業后續決策的精準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但部分企業在運用該技術過程中未能充分理解其意義與內涵,導致實際運用結果不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企業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好市場調研,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原則,借鑒其他企業的優秀管理經驗,構建適合自身發展的數據庫系統,優化革新管理模式。另外,企業要在確保人力資源管理數據完整性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手段對其內容進行有效分析,深入挖掘數據背后的信息,提高數據利用質量,增強管理效果。企業要理性對待數據庫構建,有機融合管理內容,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對比,確定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企業在管理各個部門員工時,要通過構建有效模型來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的實效性,減少人工操作失誤,提高工作精準度,增強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經濟環境下,傳統人事管理過分依靠主觀決策和經驗主義的不科學性和滯后性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端,而現代信息傳遞機制和經營理念的轉變都要求企業管理方法與時俱進。人力資源管理與大數據的結合已然成為一種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