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強
杭州筑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城市建設規模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急速增長的用水需求與人均占有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的現象已經非常嚴重,但是水資源的浪費現象卻極為普遍,急需一個良好、完善、高效的給排水系統來緩解這一矛盾。市政給排水系統在保障人民生活、生產用水需求的同時,還需要擔負起工業企業生產廢水、居民生活污水、日常降水的收集、轉輸、處理和排放工作,以及城市防洪防澇任務等。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市政給排水系統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目前市政給排水系統優劣已經成為了評價城市現代水平的主要標志。
水資源短缺導致的供水不足是市政給水系統中最為嚴峻也是最為主要的問題,在諸多缺水的城市中經常會出現間接性停水的現象,對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其中地理環境因素是導致市政給水系統水資源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其次對水資源的收集和循環使用的設施不夠完善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給水系統的正常運行。目前給水系統的建設基本以搭城市道路建設的“順風車”為主,往往忽視了給水系統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性。
城市空氣由于面臨著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等污染,導致初期雨水可能會攜帶大量的污染物,且城市建設導致下墊面多為硬化的路面、屋面、廣場等,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質未得到有效截留便直接排入自然水體。如果不對初期雨水采取科學的技術處理措施,城市水體將遭受污染,嚴重的甚至會污染生活用水水源。因此,雨水系統建設時采取有效措施對初期雨水進行截流、處理迫在眉睫。
現階段,市政污水系統規劃設計常見問題具體如下:首先,污水處理廠規劃建設無法滿足城市的發展需求,污水處理廠布局考慮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工程周邊區域的環境情況;其次,污水管網設計過程中,未充分考慮長遠發展目標,極易出現管網重復建設問題,帶來了不必要的浪費;再次,管網污水處理不到位,極易堵塞管網、污物沉積,易引發一系列環境風險與安全風險;最后,在管網規劃設計中,技術應用不到位,出現了污水滲漏問題[1]。
現階段來看,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市政工程項目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說有的城市項目設施存在過于單一的問題,顯然不利于城市地區的穩定發展。在開展設計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以下幾點內容:第一,設計人員務必要對給排水管道的尺寸進行反復調整。現階段來看,在降水量較大的情況下部分城市內部很容易出現積水內澇問題,而這恰恰反映出了給排水管道直徑尺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避免類似問題反復出現,還需要在管道設計的過程中,考慮到本地區的實際年降水量等,從而確保管道尺寸能夠承載降水季節的排水壓,具體的管道直徑應該根據設計標準和實際需求進行綜合確定。第二,應該盡可能優化排水系統設計。從排水系統優化設計的角度來說,設計人員必須要盡快建立全新的設計思維,以建設海綿城市為根本目標,保證設計的生態價值。比如說,建設雨水管道網絡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利用好貯存、排水相結合的管道設計模式,在保證雨水儲存效果的基礎上,使之能夠順利地補充地下水,為城市地區自然水循環提供有力支持。
建設海綿城市并非易事,最重要的一個設計要點在于,設計人員必須要不斷加強細節方面的設計,并對與之相關的各個系統、各種設備進行統籌設計管理,使排水系統、蓄水系統等能夠高效運轉,從而讓水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加強城市給排水的細節設計可謂是勢在必行,設計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強綠化帶及人行道排水能力,通過設置小型排水溝渠、加大綠地面積的方式,為雨水提供更多的排出渠道,并利用過濾沙石和滲透管等材料,對收集到的雨水進行簡單的初次處理;在人行道設計中,設計人員應保證管道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降水天氣下雨水能夠第一時間滲透到管道當中,并經過一系列處理最終得到高效利用,真正落實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從根本上解決過去城市地區給排水系統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體驗[2]。
實際上附屬設施發揮出的功能較為明顯,設計者在市政給排水設計過程中,應加強對附屬設施的重視力度,優化整體的給排水系統,提前做好周邊的調研工作,保證各項設計指標符合標準要求。在標準范圍內控制附屬設施的設計質量,優化施工方案,踐行現階段的海綿城市理念,選擇最合理的施工材料,優化施工方案,盡可能提升附屬設施的功能,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求。加強綠地銜接部位的設計,明確該環節的重要性,注重理念的更新,通過多種措施促使其排水功能提升,如雨水分流、下沉式綠地等,提升整體的控制效果,提升市政給排水系統功能[3]。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海綿城市理念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靈活利用理念的優勢促使城市市政給排水系統的功能性提升。改變傳統的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融入環保、節能思想,從多個角度優化設計。改變傳統的設計模式,落實新舉措,保證其系統更加合理,為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奠定良好的基礎,優化整體城市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