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骉 陳昊
大連海洋大學 遼寧大連 116000
一直以來,高等院校都是為祖國培養人才的重要存在,所以其內部的消防安全管理不僅是維系內部管理的穩定和安全,更是為人才培養構筑穩定環境的重要舉措,是保證校內各項活動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如今,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斷得到內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注,已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校園管理內容納入議程當中,通過加強軟硬件建設,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這對于保障校內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十分必要也頗為關鍵。只是在這樣一種發展態勢下,后續一些隱患和問題就會慢慢暴露出來,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做好高校內部的消防工作,就成為一個頗為現實的問題。
一些高校內部缺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導致內部工作人員及廣大師生缺少消防意識,或者是實際投入消防安全管理的預算嚴重不足,導致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缺少日常的管理和維護,導致一旦出現火情無法立刻投入使用、派上用場[1]。
另一方面,在高校當中占比極高的大學生們也不具備良好的消防意識,他們普遍認為消防管理并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消防的責任,本身的消防意識可謂極度匱乏,這也是如今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不理想、不達標的關鍵性原因。有數據調查顯示,目前高校消防事故當中90%的事故都是在學生宿舍內發生的。
很多高校的學生公寓存在明顯的亂拉線、使用違規電器的行為,而長期超負荷的使用很容易導致宿舍內的線路老化,進而發生火災;而且隨著我國科技事業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如今高校大學生公寓當中的各類電子設備越來越多,這些電子設備的存在也非常容易加劇公寓內部的隱患和危機。
伴隨如今高校產業化的發展趨勢,一些高校會通過租賃公寓的方式滿足校內宿舍資源不足這樣的問題。但是這類租賃公寓本身的設計、尤其是在電路負荷方面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情況,這意味著其本身還存在著消防通道不通暢、負荷不足等一系列火災隱患。一些高校雖然建成了新的宿舍樓,但是沒有經過相應的審核就開始投入使用,一些違規設計沒有在前期經過相應的處理,自然也為后續的消防安全帶來隱患。
在高校內部,對消防器具的檢查理應成為一種習慣,并且這些設備和器具應該委派專人負責,但是在一些高校室內消防設備的管理和維護過程中,對于其的管理和維護就稍顯薄弱。眾所周知,萬一出現火情,消防設施及關聯設備會在滅火過程中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加強對其的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2]。
水火無情,做好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必須從領導開始。其必須意識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更要借助其在教育方面的優勢和影響,面向高校學生進行消防素質教育,進而全面提高其消防素質。
首先,必須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圍,合理傳播消防知識。尤其是在新生入學、高年級學生定期返校的時候,都要及時組織有關消防的培訓教育,并落實相關的安全事項;其次,定期舉行校內消防演習等活動,在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識的同時,也促使其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熏陶;最后,加強校內宣傳組織隊伍的建設。在將消防宣傳工作落到實處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對校內人員密集區域的定期巡檢,必要時還要組建校內巡邏隊伍,提高對消防隱患和危機的檢查力度[3]。
首先,必須對高校學生宿舍實施安全管理負責制,強調責任到人;其次,需要建立宿舍內安全巡視制度,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防止損失;再次,建立健全火災隱患獎勵舉報制,在校園內部生成“消化隱患,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最后,定期對高校宿舍管理人員進行消防培訓,提高其實操能力。
各地的教育機構和行政管理機關需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明確高校安全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強化校內的消防意識及制度建設,從上到下層層落實安全責任。
而且,因為一些院校本身的水電設施已經走向老化,設備陳舊的現象十分嚴重,院校本身需要結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以及本校的實際情況,自檢自查內部建筑在電源線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并盡快予以解決。比如可以使用更換線路、電路擴容等辦法減少火災隱患,針對那些已經破損的、過時的消防器材,更需要及時更新和維護[4]。
高校內部要經常性的檢查校內消防設施是否能夠得到很好的使用,針對校內安全消防制度的落實情況要及時進行跟蹤,檢查宿舍電器是否規范等;要確保建筑物內的所有消防通道必須暢通無阻,嚴禁任何物品占用消防通道;保證所有的門窗都能夠順利開關,一旦出現火情可以及時疏通通風;所有樓道內的應急設備、照明設備必須能夠正常運作,各個樓層都應指明消防緊急疏散通道,并做警示標志;如果發現應急照明、警示標志或門窗損壞(無法打開)要立刻安排維修;對校內諸如圖書館、電腦室等容易發生火災的場所更需加強消防管理,減少易燃物的擺放,加大消防材料的投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