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佛送
廣州市方騰水利水電勘測設計有限公司 廣東惠州 516300
隨著水利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河流開發利用時建設了多種多樣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給人們帶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如何權衡利弊真正發揮水利工程的價值,降低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保持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是當前水利工作的重點。本文研究了當下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闡述了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原則和運用策略,以期推動水利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健康持續發展[1]。
生態水利工程主要強調生態理念,以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為主,是一項科學的水利工程。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為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需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現代生態水利工程是在傳統水利工程的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的,其能夠滿足滿足時代發展的基本需求。一方面,它以生態理念作為指導,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滿足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保護生態水域健康的同時,也全面提高了水資源的使用效率,重點突出了對水資源、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這對水利工程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是在建設過程中對水資源進行調配、科學使用,人們修建水利工程的最初目的是保證城市供水、農業灌溉的順利進行。在社會經濟的推動之下,水利工程建設逐步發展為水力發電、蓄水養殖等綜合性服務。生態水利工程和傳統水利工程是不同的,需要以水域生態環境為主要的核心服務目標,充分發揮生態水利工程的雙重屬性,即不僅要滿足傳統水利工程建設的功能屬性,而且要滿足生態修復功能的屬性。生態水利工程使用相關的科學技術,做好生態改造,對水利工程所在的水域進行及時的修復。在目前的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階段,仍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需要在生態系統健康和水利經濟效益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實現區域經濟的穩步增長[2]。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立項過程包括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項目建議書階段(暨項目規劃階段)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規劃、流域綜合規劃、區域綜合規劃、專業規劃的基礎上,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家有關投資建設方針的要求,由主管部門提出的擬進行建設項目的輪廓設想,主要是從宏觀上衡量分析該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分析其建設條件是否具備,是否值得投入資金和人力。項目建議書是進行可行性研究的依據。
水利工程的實施要經歷規劃階段(暨項目建議書階段)、可研階段、初設階段和實施階段。項目規劃是可研、初設以及實施階段的基礎,科學、合理、嚴謹的水利工程項目規劃能夠指導可研、初設以及實施階段的工作,能夠節約這幾個階段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家有關投資建設方針,適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并經過充分論證的水利工程項目規劃,在項目貯備和報批階段都十分具有優勢,只有通過規劃審批并取得批復的項目才能開展后續一系列的工作,為項目的落地實施提供保障。
一項水利工程項目要順利實施,必須進行資金籌措(包括項目前期經費和項目建設資金),而資金的申報必須有依據,項目主管部門在向上級申報項目前期經費和項目建設資金時,都會從已規劃的項目中選取,以規劃項目的總投資為依據申報資金額度。水利工程項目規劃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項目預期目標的實現[3]。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既無法避免破壞生態環境,也無法避免經濟損失。因此,在河道改造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面統籌規劃,預想會出現的問題,并提前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防范措施。為滿足我國當下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需求,在實際設計過程中需要將傳統工程設計理念與當下實際工程技巧有效結合,優化水質、水量的配置,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促進社會發展,提升經濟水平。例如,針對河道改造設計過程中常會出現的水生動物及動植物污染、植被破壞、大氣污染等現象,應做好河道改造周圍的綠化保護設計,有效保護周圍環境。總之,生態水利建設需要建立在水利工程和環境生態之上,將水量和水質進行優化整合,實現水利建設的生態平衡。
在當下的水利工程建設中,還需要考慮附屬建筑物對生態建設產生的影響。與此同時,附屬建筑物能夠解決平順泄流的問題。在規劃設計中應該注意,由于部分區域較為偏遠,道路條件不夠發達,為了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環節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可以增設擋土墻、做好下水槽的設計,進而順利地引流雨水,避免雨水向外擴散。在建設擋土墻的同時,可以使用砌筑的方式,做好雨水的匯集、統一處理工作。這時需要重點關注生態環境敏感目標,強化生態水利工程服務功能,注重對生態敏感目標的保護。不僅要考慮水利功能、生態功能,還要協調工程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工程實施的經濟價值,綜合利用生態環境敏感目標,更好地處理水利工程活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講到節水優先,2020年在寧夏考察時強調積極發展節水型農業,不要搞大水漫灌。水資源屬于基礎性的自然資源,生態文明建設遵循以水定需的原則,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離不開節約用水,生態水利要做好節水優先這篇大文章。節約用水的重點領域是農業,要進一步通過產業優化、技術創新、管理升級等措施,不斷提高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以盡可能少的水資源消耗和水環境代價獲取盡可能多的發展效益。節水優先不僅僅要抓好農業節水,還要進一步完善節水制度體系、強化節水管理機制、夯實節水管理基礎,切實讓節水真正成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堅持節水優先的最大舞臺是實行節水灌溉。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水資源短缺問題不容小覷。從歷史走進現實,治水、管水、調水等一系列舉措的最終落腳點在于用水,保障用水的重點在于推進節水,只有節水了才能更好地減少水消耗、防止水污染,促進水生態文明發展。長期以來,農業用水占據總用水量的主要部分,并且農業生產方式仍然較為粗放,農業節水潛力較大,因此抓節水工作的重點在于推進農業節水,在農業節水方面久久為功。“十三五”以來,管道灌溉、智能灌溉、水肥一體等農業節水灌溉技術不斷優化,蓄水保水、防滲防漏、中水回用等農業節水工程措施不斷落實,極大地促進了增產增收、節能減排。
編制水利工程項目規劃時,必須準確把握黨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十六字治水方針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認清當前形勢,規劃思路要符合國家、省、市、縣和水利專項規劃的總體思路、總體布局,不能與之背道而馳。要充分了解目前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家有關投資建設方針,認真分析,明確本區域發展定位,謀劃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利項目。
目前,在生態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加大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工作,考慮水利工程周圍區域環境特點,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確保生態環境的穩定。在某種程度上,當下的生態水利工程以人們的環保意識為基礎、以生態開發目標為背景、以生態系統的健康為主要目標。它和傳統的水利工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生態服務功能。在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階段,需要做好水利工程選址、布局、項目成本、環境成本的控制等,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保護的雙重作用,盡可能地為區域謀求最大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