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祥
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青島 266100
在現今城市發展當中,市政污水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將直接對城市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且在環境保護方面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實際工程建設中,需要能夠做好BIM技術的結合性應用,并在工程建設中充分發揮作用的情況下,保證污水處理工程的高質量建設。
由于污水處理廠設計覆蓋工藝、結構、建筑、給排水、暖通、電氣等多個專業,在傳統二維設計過程中,往往由于各專業之間的溝通不到位,而出現各專業之間的碰撞問題,例如管道與梁和柱之間的碰撞,而利用BIM技術能夠在設計階段對各專業的碰撞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利用Revit軟件工作集模式,可以做到多專業協同設計。在工作集中不同設計人員對圖元構件有獨立權限,此功能可以保證自己的工作內容不被任意修改,同時當不同專業發生碰撞時,及時通知圖元所有者,能有效的消除碰撞點,同時解決錯、漏、碰、缺等問題,解決了二維圖紙溝通不當造成的返工、工程浪費,以此提高設計效率[1]。
污水處理廠單體繁多,工藝復雜,工程所需管道管件、設備多種多樣。然而,傳統二維設計需要技經專業人員統計核算工程量,內容繁瑣且不能保證計算準確。利用BIM模型可以自動精準快速地生成工藝設備及管道附件的工程量,當方案變更時,材料表中的數量會隨模型的變化自動更新,為材料的采購、預制下料等提供更加直觀的數據顯示,使得材料供應更加方便。同時還能夠有效的輔助人工管控、材料節約,預制加工人員相對固定、材料集中管理,能夠輔助精確進行成本預測分析和成本糾差、實施成本控制,真正做到“多、快、好、省”。
污水廠設計精度高,對各構筑物的功能尺寸設計要求高,通過BIM和虛擬現實(VR)技術將線條型的圖紙轉變為立體的三維模型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解決了二維圖紙和三維現實的脫節問題;對于復雜節點,借助施工工序模擬、設備安裝模擬動畫和BIM模型向現場施工人員可視化交底,與施工人員及時溝通施工難點和要點,提高了互動性和反饋性,確保按圖施工、規范施工,保證施工質量。
基于BIM技術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做到信息共享,幫助工程師更加有效的實時了解工程進度。同時,在工廠化預制加工和現場安裝的過程中,通過BIM技術的運用對預制加工廠集中化進行文明施工與安全管理,使得安裝工序更加程序化、標準化,真正做到工程施工可視化智能管理。再者,基于BIM進行施工現場管理,借助模型,輔助完成現場平面布置的整體規劃,包括:用地規模及范圍、門衛設置、現場機械布置、臨時設施布置、材料運輸管理等[2]。
上世紀70年代Eastman教授首先提出BIM概念,但普遍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對BIM的研究與實踐是從2003年開始,目前很多建設工程項目已采用BIM技術。國外學者從起初研究BIM的實施及信息表達、交付等問題,到2011-2013年逐漸將可視化、仿真模擬及優化設計等問題作為重點研究,同時BIM的工程項目管理、施工管理也是研究的焦點。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BIM應用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從2011年5月住建部2011年5月頒布的《2011-2015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以來,國內BIM關注度井噴式上漲。2013至2017年我國出臺的BIM相關政策,分析發現BIM已經由最初的推廣示范發展到與裝配式建筑、互聯網、集成化管理等融合。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側重點轉移到了BIM與GIS、物聯網、大數據等方面,這也是目前值得研究的方向。
BIM作為一項新興的技術和理念,起初只應用于建筑等相關行業,在市政領域的應用還相對滯后。目前的BIM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筑和計算機相關行業,所占比例分別達到50.09%和29.12%,在市政等領域的研究較少。由于BIM技術產生的時間不長,涉及內容和方法又非常廣泛,有必要充分了解近年來BIM在市政污水廠中的應用研究熱點及演進趨勢。將BIM理念應用到污水廠設計中,并采用Revit軟件利用鏈接和工作集兩種模式進行協同設計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從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參數化程序設計語言(GDL)的優勢,論述了ArchiCAD軟件用戶二次開發的重要性,BIM技術是未來設計技術的主流方向。采用ArchiCAD軟件對污水處理廠建模,可以減少管道碰撞等問題。BIM技術可以直觀體現精細化設計原則,解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BIM技術運用過程中需要注重設計規則的制定、協同模式及模型庫構建。基于項目實踐總結了污水廠設計中各工流程的內容和軟件選擇,同時研究協同設計中的工作模式。采用ArchiCAD軟件完成污水處理廠項目的設計、建模、出圖及動畫等工作。利用BIM可視化的特點,模擬地下污水廠的施工工藝,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總體而言,污水廠BIM的研究主要在設計應用中,并且研究機構大多為國內大型設計院,研究方向集中在項目樣板、參數化族庫、協同設計方式、碰撞檢查、施工進度模擬、工程量統計及施工圖出圖等方面,其中建模軟件以Revit為主流,碰撞檢查軟件一般選用Navisworks,模型整合軟件選擇Infraworks,管線繪制采用鴻業管立得等。
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導致可使用的水資源越來越少。與此同時,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越來越多,如果不對城市污水進行妥善處理,不僅會對城市的生產、生活產生巨大影響,還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工業廢水蘊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如果不能將其進行有效處理,將會對水環境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當前,淡水資源日趨緊張,如何做好污水處理和循環使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是社會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做好污水處理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