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盈
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陜西西安 710089
現代社會的經濟模式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的企業經濟模式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系統化,從而改善了整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在這種背景下,發展供應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企業經營手段,目前供應鏈已經成了企業經濟活動的核心內容,對企業的發展起著促進和銜接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供應鏈的活動需要建立一個企業經營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企業信息、物資、資金等各個方面的控制和管理,使企業的整個經營活動變成信息化管理模式,并且通過對原材料的采購、加工直到銷售完成整個企業產品的供應鏈流程,促進企業的發展和經營活動的改善。
航空物資采購到貨后需要開展入廠復驗工作。復驗工作量大、工序環節多、工序周期時間長。普通常規型的物資需要逐批檢查、驗證,重件需要增加專項檢查,在入廠復驗環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檢驗能力、檢測設備的強與弱,直接影響采購物資的正常流通效率高與低,容易產生流轉效率低下的風險。
航空產品技術含量高,學科密集,多系統集成,對物料品質有嚴格的要求,一旦質量控制不嚴,容易產生質量風險。一方面由于供應商自身技術能力薄弱、管理不到位、質量控制不嚴格或者生產設備老舊等原因產生質量風險。另一方面由于產品本身技術狀態不成熟或設計缺陷導致質量問題,甚至出現批次性的質量問題,導致采購中斷或周期長。
采購架構存在職能分工不合理之處,公司嚴格的分裂了采購和銷售兩項工作,影響了采購部與市場部之間需求的對接,容易導致采購的產品不能滿足銷售的需求。銷售人員會抱怨采購的物品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采購人員則會抱怨銷售人員不能夠提供準確的信息,最終導致采購的效率降低。更為嚴重的是,采購計劃的制定跟不上銷售計劃的變動,銷售計劃和采購計劃脫節,容易導致庫存積壓或是緊缺。有的公司將采購部門管理和執行分離,做采購下訂單的人專注執行,做管理的人專注供應鏈管理。但當管理與執行不屬于同一部門領導時,導致管理無法落實到執行,使管理、執行分離;當分屬兩個部門時,跨部門協同導致對執行的管理無法落地[1]。
公司的采購過程缺乏協同控制,采購的申請未與倉儲部和財務部之間溝通,導致控制制度有效性不足。一是未與倉儲部門溝通,可能導致倉儲部不能及時驗貨,且會造成產品過多的占用倉位;二是位于財務部門溝通,可能導致付款不及時,且會造成產品過多的占用公司的流動資金。
主生產計劃,簡稱MPS,是一種總體性的生產計劃,是物資需求計劃的主要依據。物資需求計劃將計算出最后產品的生產批量與生產時間。客戶根據自己的需求預測和訂單,可以確定其需求量。影響MPS的因素很多,例如設備生產能力、生產效率、庫存情況、市場需求、財務因素等諸多因素,在計算MPS時,都需要考慮。MPS的面對的對象是產品,是指有獨立需求的產品。它可以是一些完整的成品,也可以是完整的零配件。MPS的目的就是把整個的產品,通過逐層分劃為最具體的產品或者其他,通稱最終項目,所謂“最終項目”一般是指自主需求的產品,“最終項目”需求不依賴其他物資的需求。
實行虛擬業務模式,更加訂單信息,利用信息技術將不同環節進行分配,通過信息平臺加強與各方面的聯系和溝通,消除供應鏈中信息溝通的障礙。公司要實行供應鏈采購也必須重視信息平臺的搭建。目前,從采購需求發送到付款,過程中可采用紙質和電子混雜的方式進行,為了確保優化后的供應鏈采購管理措施能夠有序實施,公司必須要重視信息化管理,建立供應鏈協同管理信息平臺,用信息管理系統逐步取代目前采購流程中的紙質傳遞工作。供應鏈協同管理信息平臺能夠除了對內部信息進行管理,還應當鏈接供應商,加快信息的外部傳遞。公司建立的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應當包括四個模塊:系統管理、業務管理、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通過該系統,對供應商、客戶等統一進行操作管理,最終完成公司產品的采購、倉儲、運輸、資金結算,實現公司對供應商和客戶的管理[2]。
采購活動是企業的輔助活動,對企業的價值增值作用不大,但是采購活動的有效管理能直接降低企業總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航空制造企業的采購活動主要有供應商管理和材料采購兩類作業,這兩類作業是有機結合的,企業應該先建立供應商選擇機制,挑選若干產品價格低、質量較好、交貨及時、信用程度較高的供應商,再從這些合格供應商中進行物資采購,以提高采購物資的質量、節約檢驗費用,降低采購價格、實現成本控制目標。
供應鏈管理的根本是協作,要想不同部門間愿意協作,最有效的方法是績效考核。績效考核指標分為豎向效率型指標和橫向服務型指標。豎向效率型指標指成本控制情況、產能利用率以及庫存周轉率等。橫向服務型指標質量合格率、按時傳遞率等。大多企業缺乏將管理與執行相結合,如果二者分離,最好有一個共同的大領導,通過指標考核以便于將管理落實,否則如同隔山打牛[3]。
目前電子采購模式已經成為我國很多企業的一種常用模式,作為一種現代電子化管理的重要采購形式,逐漸成為新供應鏈模式的一部分,但是企業在工作過程中應該區分新技術和戰略定位的關系,形成自己的一套企業采購供應鏈的標準,幫助企業度過在發展過程中的難關,進而取得良好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