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創造長期價值
過去二十多年來,實業界人士和學者日益關注企業文化。一方面,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了員工的行為能力;另一方面,員工的行為也會影響利益相關者的感受,對內影響部門與個人的互動方式,對外影響企業的商業活動方式,進而可能會對企業效率與經營業績產生直接影響。
如今,隨著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變為常態,企業文化逐漸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
企業文化是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是對其成長環境、能力、經驗的歸納與變革,伴隨企業的歷史而生。它不僅與企業所處的國家、地區、行業等有關,而且與企業的創建者、強有力的領導者及所處的生命階段有關。
公司最初的文化大都反映了那些富有遠見的創建者的價值觀、信仰、喜好以及習性等。比如老沃森的影子在IBM比起他本人活得更久,從員工的著裝到公司的管理體制,無不體現著沃森的思想,而且他有意識和系統地把那些在他任職期間曾經使IBM獲得成功的價值觀制度化。
對于那些具有強烈個性、魅力十足的繼任者來說,企業往往是變革的試驗田。在這里,他們揮灑著智慧與遠見,促使企業發生革新性的變化。
TCL總裁李東生就是一例。在他的帶領下,TCL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業績,從而也形成TCL獨特的合金文化。TCL之所以能取得今日的成就,建立開放的企業文化體系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杰出的領導者對企業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財富,他們對企業文化體系影響巨大。今天的華為,更是彰顯出其總裁任正非和華為文化的強大驅動力。
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業會采用不同的控制系統,著重點不同,自然會帶來不同的文化體系。一家初創公司的創新意識可能更強,而一家成熟公司強調的則是人們的做事方式,資源更多應用在控制系統上。創業者、繼任者以及發展階段都是具有歷史特征的,是不可以重復的,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的企業文化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寶貴和稀缺的。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經營活動中形成的被全體成員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組織特色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的總和。它不是實際的物質,而是以無形的形式存在于企業中。無形本身就是難以替代。
而企業文化的持續性讓生活在其中的個人心甘情愿地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企業,直到將這些規范內化于心中,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從本質上說,這種規范也是無法用其他來替代的。
若從無形入手,企業文化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都是無形的,所關注的語言、規范、儀式等企業符號,給人的感覺也是抓不住的。也因此,許多企業文化理論者把這一特征描述成影響企業運作的無形的手。無形,就意味著難以學習與模仿。
作為佼佼者的華為就是一個以文化為特征的企業,近年來眾多企業去“取經”,但回來后的結果卻讓人尷尬,企業依然保持原來的軌道運行。其實,學不到華為的部分原因在于企業的執行力不夠,更重要的是固有的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地起作用。
(摘編自“春暖花開”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