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欣
山東羲之古建園林營造有限公司 山東臨沂 2760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綠地面積越來越少,嚴重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景觀園林綠化種植成為許多城市廣泛采用的綠化手段。為進一步提高園林綠化技術水平,工作人員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變化情況,選擇合適的綠化植物,并保證種植的綠化植物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使其具備一定的藝術協調性,從而令景觀園林綠化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效果。景觀園林綠化施工的目的在于裝點建筑,在實際施工前,工作人員應充分考慮種植地點的氣候變化、土壤條件、水文情況等因素,然后依據種植地點的周邊環境及園林綠化方案的具體要求,設計出科學適用的景觀園林綠化施工方案,選擇適合的綠化植物并確保綠化植物種植的具體位置合適。此外,在進行景觀園林綠化規劃時,還應合理利用喬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通過調配植物的色彩、種類、造型等,保證景觀園林綠化植物的空間立體感,達到布局協調統一、景觀主次分明的綠化效果[1]。
景觀園林工程在整個園林景觀環境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在具體施工工程項目時,應基于整體性設計的意圖展開實施。景觀園林在設計具體的工程項目過程中,應確保其與園林景觀的建筑物、園路、地形以及水系等諸多要素相吻合,須關注到與全局的有機聯系。因此,應首先確立起整體性的設計目標,同時有意識地綜合性地結合美學、生態學以及心理學等多門學科理論內容,得出科學的結論,總結出具有理論性的知識點。據此可知,景觀園林工程凸顯出綜合性的特點。
景觀園林工程項目在施工時涉及到多樣性的原材料類型,且原材料價格地區差異明顯,因而,景觀園林工程在具體施工時的材料無法有效地掌控好具體的價格。當下,國內尚未對園林景觀植物素材栽植的定額加以標準化的統一處理,不同地區的運算方法及其標準均存在區別,從而導致景觀園林在施工時所涉及到的造價指標存在非確定性[2]。
景觀園林綠化養護工作亦為園林工程項目中的一個主要構成部分,它的最為明顯特征在于持續性的周期較長。景觀園林在綠化施工養護的過程中,其所涉及到的核心項目包括植被的維護、修理、灌溉、施肥、防治病蟲害、栽植花卉、維持景觀園林的總體性面貌、日常性管理以及環保等方面。在景觀園林工程的維護項目中,流傳著“三分種,七分養”的看法,也即僅僅在完成好景觀園林養護項目的管理性任務之后,才可以確保景觀園林達到良好的效果。
在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城市問題也不斷突出,這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美化人民群眾的居住環境。要求工作人員按照園林手法對植物進行栽植,從而形成自然景色,只有具備良好的市容風貌,才能夠吸引更多高素質的人才以及社會閑散資金,有利于推動城市文化、經濟事業的發展。城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更是為了推動經濟的長遠發展。在園林綠化景觀施工發展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其一,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由于人民群眾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在不斷提升,在現代環境不斷惡化的背景下,實際建設的過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地理因素的制約,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應注重園林綠化景觀施工的立體發展,運用垂直化的方式,有效運用建設空間,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最終確保建設質量。其二,可持續發展原則。在對園林綠化景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從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建設過程中的地理環境因素展開全面考察,最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能夠體現不同區域園林綠化景觀設計的特點,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實現園林綠化景觀施工的價值最大化[3]。在園林綠化景觀施工的過程中,應加強與房地產商的合作。當前園林綠化景觀是房地產項目提高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房地產項目開發的過程中,園林設計創意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市場的驅動之下,有關園林景觀的投入也會不斷增加。此外,應合理運用政府的政策。好的政策不僅能夠提高園林管理質量,也能夠提高園林的覆蓋率,加快資金流動速度,通過把握政府政策,并且創新管理模式,打造文明綠化城市[4]。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提高,這時人們對周邊環境的要求也隨之不斷增多,尤其是園林景觀工程的建設要求。市政園林景觀綠化工程不僅能夠美化城市,還能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幫助人們緩解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因此,需要將市政園林景觀綠化工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有效地解決,增強員工的專業技術,完善工程施工方案,重視工程后期的養護工作等,這樣才能促進市政園林景觀綠化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