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波
天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濰坊 261000
隨著人們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的日益關注,建筑結構的可持續性逐漸被納入到工程項目評估和設計中。裝配式建筑作為我國建筑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對其明確提出了提高工程質量、提高建造效率、減少對人工的依賴以及減少環境污染等發展要求[1]。為定量評估裝配式建筑在可持續性能上的綜合表現,有必要針對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立其在經濟、環境和社會等方面的評估指標和量化模型。可持續性指標中的經濟指標可以直接采用工程投資來表示,這部分成本直接由項目業主承擔,而環境和社會影響作為間接指標主要由施工場地周圍的利益相關者承擔。
現代建筑體系往往需要在規定的時間中完成所有的工程任務,裝配式結構技術需要事先將可能會應用到的材料放置于外墻一側,和傳統建筑施工中先封頂再運輸材料的行為方式相比,前者能夠節省大量的運輸時間和準備時間,較少工程勞動力的充分投入。同時在建筑結構主體封頂之后,對于周圍區域進行封閉之后能夠為后續的砌墻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并且在外墻粉刷的過程中支持多個工序同步進行,所以也就大大提高了勞動的效率[2]。
預制構件的進場質量檢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的有關規定。混凝土預制構件的進場驗收包括檢查產品質量、成品尺寸、預埋件位置及型式、水電預留位置及大小、防水膠條位置等。對于預制構件的質量檢驗要求如下:①在外觀上不應有嚴重缺陷,例如蜂窩、凹陷、孔洞等現象。可能會導致整個建筑結構不穩,影響使用性能。②預制構件不能出現太大的尺寸偏差,導致構件在使用上出現問題或者結構功能受損,否則此預制構件不合格。③若預制構件存在技術上的問題,需要按照相關的應對措施實行,此應對措施由參與施工的全體單位共同制定。④當設計或合同提出其他專門要求時,尚應按要求進行其他項目的驗收。
(1)規范、標準行業內的設計軟件,以方便數據的傳遞,盡量選用一種軟件繪制圖形,方便上游及下游之間的技術交流。
(2)對預制構件進行統型從而設計標準化模具建立標準件庫,改變現有的模具設計方式。以疊合板預制構件與樓梯預制構件為例,對預制疊合板構件鋼筋間距規格進行統計,目前國內所設計的疊合板構件鋼筋間距多為100mm、150mm、200mm,基于此標準,可分別設計長1400mm的疊合板間距為100mm、150mm、200mm的邊模標準件庫,改變以前整邊焊接后螺栓連接的模式。將整邊拆分成若干標準件,以200mm間距,若干標準件模塊螺栓連接后組成模具邊模,從而構件生產完畢后,可將標準件模塊回收,用于組裝下一個構件鋼筋間距相同的疊合板模具。這樣疊合板模具就可以進行大量的回收利用,避免模具大量浪費。對樓梯模具的臺階數及臺階長度進行統型,對于臺階數及臺階長度相同,寬度不同的預制樓梯構件可設計可拼接式的PC樓梯模具。
(3)對于異型,種類較多,結構復雜,無法進行的統型的預制構件,可將連接件,連接桿,底座,加固槽鋼,銷鍵等制作為標準件,改變連接方式,從焊接方式改變為螺栓連接,待構件生產完畢后,將標準件取下,供下個預制構件模具使用,減少浪費。
預制混凝土結構的特殊施工方案要求專業的施工單位根據設計文件加深構件的臨時支撐設計,以確保構件的施工質量和施工人員的安全[3]。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預制混凝土結構與普通建筑工程有根本不同。臨時支護的條件,施工荷載和承載力必須根據橫,豎向分量科學,系統地確定。工程預埋混凝土結構的嵌入式系統應根據預制參數的形狀,尺寸,重量,應力的安全性能進行全面檢查,同時保證吊索水平在60°以上,預制角度較大的尺寸和復雜的形狀,應選擇分布散布梁,以確保預制施工的質量和效率。
在裝配施工環節需要應用到的工具主要有鋼梁,索具以及運輸裝置等。首先調運鋼梁需要設置成多組對應的形式從而能夠適應結構不同的間距。在構件的吊裝準備工作全部就緒之后需要在底部另外安裝一個限位的裝置用來調節斜撐的角度。在部件之間的連接結構中必須安裝傳力部件,保證在臨時支撐被拆除之后混凝土能夠滿足設計的要求標準,防止在吊裝定位的時候單個預制構件單獨承受外部的荷載。其次剪力墻的水平接縫,框架接頭位置全部都是通過鋼筋混凝土的連接,通常采取套筒結構和約束漿錨結構。在剪力墻的豎縫位置,預制梁的接頭位置和節點位置,需要利用后澆筑的混凝土連接方式,即在制作結構部件的時候將表面設置成粗糙面,并且提前把內部的雜質清理完畢,在過水濕潤之后,保證后澆筑施工任務能夠一次成型,并且混凝土不能夠出現漏漿的情況[4]。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以及創新有待對傳統的混凝土施工進行改革,更能夠緊隨時代的腳步,符合當前國家大力推廣的綠色節能減排發展方式。相關部門應該根據有關文件,加強裝配式構件的質量控制措施,解決提高質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高今后裝配式混凝土構件的發展以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