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
青島建國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500
我國信息化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引進先進的新材料與施工技術,我國建筑工程行業得到飛速發展,但是檢測主體結構方法仍需要提高,這需要相關人員和部門制定檢測制度,從而保證我國建筑質量。檢測主體結構的方法需要具備有效性、客觀性,在工程質量、生命安全、財產安全中都發揮重要作用。我國檢測手段已得到顯著提升,但與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下面本文將針對檢測方法與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通常情況下,最先采用的是外觀檢測法來進行主體結構的質量評估。外觀檢測法實施時需由專業的檢測人員來完成,這些人員通過對外觀結構的分析和判定,來開展結構的初步檢測。從檢測內容來看,外觀檢測法重點檢測的是以下方面:①建筑結構的外觀,來判定在建筑物中是否存在損壞、裂縫等肉眼可見的問題;②結構構件的外觀和尺寸觀測,判斷其是否達到了相應的技術標準;③各種材料的性能是否與工程要求相一致。由于外觀檢測法是由檢測人員來完成的,且沒有其他的輔助檢測儀器和設備,也就使得檢測結果的主觀性非常大[1]。
在對建筑的主體外觀完成檢測之后,還要使用對應的技術對結構進行補充檢測,這樣能夠充分的掌握建筑的主體結構。在儀器檢測方法的使用過程中主要依靠先進的儀器設備,所以對儀器的精準度要求比較高,從而保證檢測的結果。對于儀器檢測方法主要有無損檢測與有損檢測兩種,其中的無損檢測不會對建筑的外觀產生影響,利用儀器設備對建筑結構的內部、材料使用以及混凝土強度進行分析,但不能檢測結構內部。而有損檢測就是通過標準化的檢測方法,利用儀器在主體結構上進行加壓,掌握主體結構的承載能力與受損情況。
電磁感應法檢測同樣是結構檢測方面一種十分有效地檢測方法,在利用這一檢測方法時,檢測人員要將儀器探頭放在被檢測部位的表面位置,經由相應的信號分析,來更為精準地定位鋼筋位置,對于鋼筋直徑的檢測方面,尤其要注重對鋼筋材料間距的控制,最好將間距控制在10mm左右,在保障檢測操作規范性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檢測結果才是最為有效地。
在建筑主體結構的外觀和尺寸檢測過程中,需要由專門的檢測人員來負責,檢測多以目測為主,在獲得了外觀和實際尺寸以后,利用對軸線來開展標高,根據截面的尺寸數據,來開展有針對性的檢測,這一檢測方法在外觀和尺寸檢測中的應用,可以使得主體結構的外觀和尺寸能夠符合整體的結構設計要求。如果在外觀檢測時在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縫等現象,對建筑物基礎功能、整體性能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這就使得在外觀和尺寸檢測之前,需首先進行詳細的檢查[2]。
目前我國的建筑工程主要是以混凝土結構為主,混凝土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對其抗壓強度進行嚴格的檢查,這是判斷混凝土材料使用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所以需要保證混凝土構件的強度達到規范的要求,通檢測分析,掌握具體的情況。進行混凝土強度檢測主要是分為動態與靜態兩種。其中動態監測法有振動檢測,工作人員需要結合振動器與建筑結構的主體產生共振,然后利用儀器中的頻率與震動次數進行收集、整理分析,計算出主體結構的具體剛度。另外的靜態檢測方法主要是回彈法,其中回彈法的使用要借助回彈儀,在混凝土結構表面進行試驗檢測,從而產生回彈數值,測量混凝土結構碳化深度,并且在儀器中顯示,這樣能夠對混凝土構件的抗壓強度值進行分析。檢測的結果顯示,若回彈的數值越高、碳化深度值越小,說明混凝土抗壓強度也就越高。靜態檢測方法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檢測方法,其數據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但是結合大型混凝土結構的檢測還是會有一些問題,所以其使用的范圍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需要技術人員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運用[3]。
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建筑主體構建進行質量檢測,掌握主體結構中的重點,做到精細化,不能出現各種紕漏,從而為提高建筑結構質量提供保障。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開展質量評測,重點關注施工標準和材料品質,尤其是當建筑主體發生下沉情況時,建筑工程的重量越大,發生下沉的概率越高。在沉降的過程中,沉降不會影響建筑結構,當發生沉降的位置存在一定差異時,會導致沉降不均勻,因此破壞建筑的平穩性。在檢測質量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水平部位,設置基準點,并且在建筑項目中確定參照點。在首輪測量中,需要記錄參照點與基準點的夾角,每天測量1次,詳細記錄數據,當夾角數值發生變化時,需要停工,防止出現下沉的情況。
當建筑工程結束施工時,針對質量展開檢測都會注重細節,如:外部結構、空間調整以及室內格局等方面。由于目前大部分建筑主體都是屬于混凝土結構,最容易對質量造成影響問題就是裂縫,如果混凝土結構較大還可能出現空洞狀況,這些問題都會降低建筑主體抗壓性能。因此,在將檢測工作實際應用到建筑工程時,最好先通過外部檢測法先對其展開詳細檢測,在明確其中不存在任何裂縫之后,再利用相關設施對其展開再次檢測。
隨著人們對建筑結構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標準,任何的建筑工程項目中,都應該積極做好主體結構的檢測,通過先進的檢測技術和儀器,來獲得檢測結果,根據檢測結果來評估主體結構的性能,實現主體結構的設計優化和質量控制。因此,主體結構檢測是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關鍵工作,在未來需加大檢測技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