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哲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728
針對企業而言,物資采購環節極為重要,其決定著物資質量,更影響著企業運營成本。但結合企業物資采購的現狀來看,其采購過程依舊存在各種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企業正常的運作成本,對企業而言具有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下,企業就需重新審視物資采購審計工作,應積極分析審計環節與審計問題,通過不斷優化與整改,進一步加強企業物資采購質量,在節省企業運作成本的基礎上,保障企業穩定可持續發展。
具體而言,采購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制定采購方案、管理采購環節,對采購進行審查與監督的工作過程。采購審計的目的為通過有效監管促進方案順利實施,以此保證物資質量與企業成本。在采購結束后,審計人員需要總結工作經驗與教訓,為后續項目的采購提供參考依據。針對采購審計的類型而言,當前階段,采購審計主要氛圍廣義與狹義審計,前者需要針對采購計劃制定、審查合同方案等開展工作;后者僅僅針對物資采購開展審計工作。結合現代企業采購工作來看,工作人員通常會采用廣義審計方式,通過一系列的專業流程全面監督采購過程。
經過研究與分析得知,現代企業物資采購審計工作的發展模式仍需完善。同時,相關的審計工作人員也需不斷進步與調整,以此適應當下的審計工作流程。在此背景下,想要穩定加強企業物資采購審計質量,就應加強審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充分結合審計特點與要求開展相關工作。同時,由于審計工作涉及內容較多,這就需要審計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應積極學習與進步,確保可以看懂審計原始工作資料。不僅如此,審計工作人員應懂得銷售與法律知識,需明確各個涉及面應履行的工作要求,以此順利推動審計工作的發展與進步。
在現代企業中,針對物資采購審計工作而言,其需要貫穿物資采購的各個環節,審計人員應從制定方案入手,到物資的驗收與入庫結束,需立足整體環節做好審計工作,以此確保審計工作有序進行。這其中,審計物資采購方案是第一步的工作內容。針對企業而言,其需要嚴格落實物資方案審計工作,應確保采購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可以為后續方案的實施做好準備。若采購方案不合理,則極易導致企業面臨各項風險與危機。對此,企業需嚴格落實采購計劃的審計管理。這其中,應結合企業采購計劃與合同狀況,細致分析企業運行中消耗的物資實際量與所剩庫存,在考慮各個方面后,重新規劃完整的物資周轉表。隨后,企業審計工作人員需測算采購方案與合同存在的實際差距,在明確其具體問題后給予針對性解決。
在審計采購價格時,需要相關人員對比不同供貨商所提供的物資價格。而針對審計部門,需要審計人員監察采購部門是否進行價格對比。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確保物資價格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使企業采購成本得到雙重保障[1]。
針對企業的后續發展而言,合理選擇物資供應商極為重要。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的市場物資供應商相對繁雜,不同供應商之間的實力存在較大差異。在此背景下,就更需要企業審計部門做好檢查工作,需合理選擇物資供應商,以此確保物資質量與價格的合理性。具體而言,審計物資供應商,就是指深入分析、研究相關供應商的實際狀況,如物資具體質量、供應商自身信譽狀況等。通過分析供應商的生產狀況與各項數據,確定出企業是否需要此類供應商。在開展此項工作時,審計人員需要嚴格遵循企業采購標準,需高度重視這一環節,并在每年都應開展相應的審計工作。此外,審計部門還需高度重視物資質量與供應時間,在確保供應商合作態度的基礎上,最大程度降低合作風險。也就是說,在此方式下,可以避免物資質量較差、合作不暢等問題,對規避企業成本損失、保障企業穩定運營具有重要幫助[2]。
在現代企業中,審計部門在落實物資驗收入庫工作時,其需要涉及較多方面。首先,審計部門需要嚴格開展物資收貨工作,在收貨后將其存放入庫或進行發放。在審計期間,一旦發現某些商品不符合采購標準,應及時標記與記錄,并與供應商取得聯系與溝通,將此問題反饋給供應商進行有效調整。同時,審計部門需要分析是否應進行備貨,以免出現貨品供應不及時的問題,降低缺貨風險。其次,審計部門需要分析企業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與合作現狀,需分析其能否保證物資供應充足與及時,以此降低物資使用風險,并合理控制采購成本支出。最后,在進行物資采購結算審計工作時,工作人員可以采用復合審計法開展工作。具體而言,工作人員需要嚴格審計企業采購部門的資金結算狀況,需結合其付款狀況進行總結。也就是說,審計部門需要監察采購部門的采購結果,需分析其是否符合企業規定的標準要求,這也是企業物資采購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
結合個別企業的物資采購現狀來看,其整體過程依舊存在一定問題,如各種風險因素等,這對企業后續發展與運營具有不利影響。那么,為了加強企業物資采購質量,使其運用最低成本采購最佳物資,企業就需立足審計工作入手,通過加強審計環節控制、提高審計工作質量,以此最大化降低物資采購的各項風險。同時,企業需要嚴格控制物資采購審計工作,應結合實際情況規劃審計方案,以此規避企業采購成本,使企業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