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青島嘉澤包裝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107
現代企業應當將如何落實技術標準化作為一項關鍵課題,積極加強研究、探討與實踐,既要客觀、深入認識到企業技術標準化的意義和必要性,更要采取科學、有效的工作策略,切實提高自身的技術標準化水平。
當前,我國市場的總體形勢、特點可以概括為兩點,第一是市場管理日益嚴格,尤其是對企業的生產整頓成為了一項常態化任務,這迫使企業必須不斷改進、優化自身的生產品質,符合國家、行業要求,這是企業立足市場的門票和基本條件;第二是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需求日趨多樣化,這同樣迫使企業必須要改進、優化生產,在做出生產創新的同時,控制好生產的品質[1]。在上述基本背景之下,企業要想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適應市場環境、秩序,就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技術標準化建設工作。即細化和明確生產過程當中的各項標準規定并嚴格執行,為適應市場多樣化需求,實現多樣化、模塊化生產的同時,以統一的標準規范,保證生產乃至服務的品質,符合國家、行業要求。再者,在我國的《中國制造2025》、《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等文件中,都明確要求整個社會都需要加強標準化建設,以保證社會和市場的規范性、有序性。綜上,企業技術標準化的意義和必要性,都是尤為突出的,應當得到高度的重視與落實。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其實所有企業都認識到了發展的機遇與危機并存,都重視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建設,但部分企業在市場競爭力的建設過程當中,忽視了技術標準化對市場競爭力的影響,因而重視與投入力度有所不足,阻礙了技術標準化的全面推進進程。對此,現代企業應當革新認知,分析、認識技術標準化對市場競爭力的影響,提高對技術標準化的重視與投入力度,將其上升到企業戰略管理、戰略發展的高度上來[2]。同時還要樹立正確的技術標準化建設理念,認識到所謂的“標準化”并不是“固態化”,其需要隨時根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結合市場需求做出動態的調整,而且技術標準體系還要具有開放性,能夠隨時容納新的技術標準,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企業的技術標準化建設工作才能逐漸走上正軌。
需要認識到的是,技術標準化的建設和實施,是直接作用于企業生產的,進而通過對企業生產的規范、優化,來提高生產品質、優化生產流程、控制生產成本等等。因此,對于技術標準化的建設來說,其必須要緊密貼合生產實際,既要根據國家、行業所給出的基本技術要求,又要結合企業生產的實際條件,以及產品本身的特點、功能、屬性等,逐一明確其在生產過程當中,需要執行和達到怎樣的標準[3]。對產品實際生產所涉及到的技術要求,進行全面的梳理、匯總,并且要從高層技術向低層技術逐漸的細化,保證其既能夠滿足產品生產的實際現狀需求,并且一切的生產技術,都具有明確、規范的、有序的標準體系約束,從而使產品的技術質量得到提升。當然,在制定技術標準的同時,除了主觀上的要求需要照顧到之外,也還需要考慮到客觀的科學技術發展條件,不能一味的好高騖遠,追求制度上的好看,而忽視了其在生產實踐當中的可操作性,徒增生產負擔,反而會使得技術標準的制定淪為形式,不能對企業的生產起到有效的規范和指導作用。
在企業的技術標準化建設過程當中,頂層的規劃與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生產科研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情況更是如此。如應在所有產品的科研階段,就需要同步做好頂層技術的標準化設計工作,在企業的標準化管理中,增添對科研階段的專門管理任務,使企業的技術標準化建設,與其產品的科研過程,可以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此使得產品在科研生產過程當中,就形成規范的組件、軟件、系統、接口標準,同時相互之間要具有有機協調性,能夠實現相互之間的兼容。這樣一來,在技術標準頂層的規范之下,其他的生產技術標準也才能更好的被延伸和制定出來,并在生產實踐中發揮出有效的作用[4]。
通用化、系列化以及組合化,可以說是指導企業技術標準化建設的三項基本原則,其對于提高企業生產的技術標準化水平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現代企業在技術標準化的建設進程中,需要將對產品的三化管理,作為一項特殊性的任務來抓。要從研發起點開始,做好產品的標準化及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布局,通過優良的設計,和各項精準的標準執行,來優化產品體系,提升產品的質量及可用性。再者,企業應當加強技術標準化建設交流,一方面要將自身的技術標準化建設成果公示出來,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標準化建設進程,并以此幫助企業樹立起良好的市場形象;另一方面企業自身還需要對外部的技術標準化經驗、成果等進行學習、吸收,促進自身技術標準化建設的進一步完善。
技術標準化建設,是現代企業在生存與發展過程當中,所必須要完成和堅持的一項任務,其緊緊關系著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影響著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因此,企業方面需要提高重視力度,加強技術標準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標準化水平,這樣才能促進與保障企業實現長遠、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