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茹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由此可見,國有企業具有鮮明的政治與經濟雙重屬性,在國企開展黨建工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首先,開展黨建工作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國有企業的根本性質姓“黨”,國有企業的成長發展與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榮辱息息相關,大慶、載人航天等企業精神,都是我們黨光榮傳統的傳承延續。實踐證明,國企無論是抓創新改革,還是促進生產經營,都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都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次,開展黨建工作能夠促進國有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國有企業是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在國民經濟中是重要戰略支撐,鞏固和發展國有企業資本經濟始終是我們黨的重要發展戰略,提高企業社會經濟效益,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始終是我們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
一是黨組織設置不夠科學合理。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應把黨的建設與企業改革架構同步設置,但有的注重企業運營機構框架的構建,卻忽視了黨組織同步謀劃的問題。二是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兩張皮”。有的企業生產是生產,黨建是黨建,黨的領導沒有很好地融入企業治理的各個環節。三是部分國企黨組織的地位邊緣化。有的企業擺不正黨組織與企業其他行政主體的關系,將黨組織參與決策,當成了陪襯決策、代替決策,使黨建工作被“空心化”。
國有企業重專業技術人才、輕務黨工作人才引進培養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有的企業黨政工作者務黨務政的專業素質能力比較低下,且專門人員配置較少。許多企業的黨政工作人員采取兼職辦法,這些人雖然是企業某一領域的骨干,但對黨政工作缺乏深入學習鉆研,許多工作都是應付了事,從而影響了企業黨政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成效,不同程度弱化了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質量。
國有企業落實黨的領導,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原則,也是國企改革發展狀大的必然選擇,必須樹立旗幟意識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企業的黨建工作不是一種擺設,是要通過實實在在的活動開展,把黨的領導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治理上來,凝聚人心士氣,促進改革發展。辦好企業的事情,關鍵還是靠黨的領導。企業的黨建工作做扎實了,就能出戰斗力出生產力出向心力。要堅持抓發展必須抓黨建,抓黨建就要促發展,兩手都要抓的工作理念。企業的工作中心向哪偏移,黨建工作重點就要向哪偏移;廣大職工需求關注什么,黨建工作就要解決什么,把黨建工作深入企業的角角落落,切實做好“融入”工作。黨建工作離不開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和支持,黨建工作融入企業發展的成效如何,廣大職工最有發言權。要充分賦予職工話語權,廣開言路為黨建工作嵌入工作中心出謀劃策,打好企業黨建的群眾基礎[2]。
企業黨組織是企業的領導和政治核心,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黨組織是否健全,直接影響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地位和作用發揮。國有企業要根據行政管理、生產經營等部門的結構設置,同步考慮在這些部門中建立黨的組織,把黨的領導落實到企業的各個機構。根據企業改革發展及結構規模調整,適時對黨組織進行調整優化,保證黨組織設置更加科學合理。中央和各地區黨委,要重視配強企業高層黨委領導班子,把對黨忠誠、清正廉潔,能干事并能干成事的干部選配到企業黨委班子中?;鶎邮枪ぷ鞯穆淠_點,企業黨建首先要建強黨的基層組織,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為教育黨員、團結群眾、攻堅克難的堡壘。要創新基層黨建理念,創新黨建工作手段,善于組織發動群眾,團結凝聚共識。企業黨組織“三會一課”要突出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黨性錘煉,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基礎性的工作抓緊抓好。
實行管理監督是企業安全生產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企業黨建工作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保持企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要完善企業監督管理機構,在企業黨政部門設立紀律檢查委員會,明確職責任務,對企業在安全生產、經營銷售、物資采購等方面展開檢查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堵住漏洞。要堅持從嚴治黨,對企業各級黨組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發現的問題抓好整改落實。要堅持反腐敗斗爭,對損害企業利益、破壞企業發展的行為要堅決查處,不斷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監督管理機制[3]。
總之,國有企業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支撐地位,以及其政治和經濟“雙重屬性”,決定著國企必須把加強黨建工作融入企業治理的各個方面。國企黨建工作的成效,關鍵看能不能破解黨建與中心工作“兩張皮”問題,要從組織、干部、教育、宣傳、監督等各個方面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把國有企業打造成能始終用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