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君
西安佰邑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陜西西安 710000
資源是人類發展的主要依靠,自然環境狀態關系人類生存發展的質量,我國自然資源豐富,人口密集,每個人平均分配到的自然資源使用量較少,發展資源較為短缺。建筑工程作為人類發展的必要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產生的資源浪費較大,如果不對其加以控制,未來國家發展、社會建設步伐將會受到影響。因此,在當前的建筑工程建設施工中,節能綠色施工理念逐步盛行。
建筑物的主要用途就是最大程度地提升人們的居住質量,因此人們在挑選建筑物時,往往關注的焦點都是建筑物自身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價值。所以,建筑電氣的節能設計要將建筑的實用性放在第一位。
節能是建筑電氣節能設計的核心,故而建筑電氣節能設計必須要保證最基本的特性。對此,在開展建筑電氣節能設計前,要全面掌握建筑物各功能電氣損耗的實際情況,科學管控所有不相關電力的消耗情況。
不同建筑物的結構和內部布置都會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建筑電氣節能設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的建筑物采取不一樣的設計思路,以滿足建筑物自身的實際需求。建筑電氣設計工作為建筑工程內部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不斷地提升了建筑工程的使用質量。
變壓器是建筑工程電氣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電氣系統安全運行的保障。因此,建筑工程電氣系統的變壓器節能設計,應考慮節能施工是否會影響變壓器的安全運行和可靠性。在選擇變壓器設備時,應以低能耗的高效變壓器選擇對照點,充分考慮電氣系統變壓器設備設置的臺數、容量等因素,保證選擇的電氣系統變壓器設備,其負荷率數值維持在最佳的狀態。當變壓器的容量、負荷率均在規定的理想狀態時,可適當減少變壓器的數量,以達到降低電能能耗的節能設計目的。可根據建筑工程電氣系統的實際使用情況設計專用變壓器、單獨電壓器。在季節性時變壓器受到的負荷沖擊較大,可以通過專用變壓器的設置進行調節,協調季節變化帶來的用電沖擊。
空調系統是建筑工程設計的必備內容,是建筑工程施工與后續使用過程中,能耗占較大的電氣系統,有較大的節能設計空間。因此,為了實現建筑工程電氣系統綠色節能設計,可以從空調系統設計入手,以有效的設計方法降低建筑工程空調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在綠色節能發展理念影響下,出現了較多的節能電氣設備,變頻空調是其中之一,建筑工程在進行空調設計時,可選擇變頻空調安裝作為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核心。將建筑整體結構設計平整,避免出現空間凹凸過度的情況,減少空調制冷或制熱過程的能耗。根據建筑整體使用需求、實際情況設計門窗數量,選擇合適的傳熱保溫材料,保證室內溫度,再加以變頻空調自動調節工作,降低建筑工程空調系統使用時的能源消耗。
在綠色節能發展理念倡導下,社會對綠色生產、綠色發展越來越重視,各類新型節能施工材料、可再生新能源不斷被發現,建筑工程綠色節能設計可通過使用新型節能材料和利用可再生新能源的方式,達到建筑電氣系統節能工作目的。如以低能耗的電氣設備代替高能耗的電氣設備工作,建筑工程中的熱水器系統、照明系統可更換為太陽能,以典型的可再生資源代替電能使用消耗,達到節能目的。具體的新能源使用設計需要由專業的建筑工程電氣系統設計人員,結合工程實際需求與建設要求進行確定,以便更準確地進行建筑工程電氣系統節能工作。
(1)住宅小區電氣設計中,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按照規范合理確定各場所的照度標準、視覺要求。
(2)嚴格按照規范確定各場所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有效控制單位面積燈具安裝功率。
(3)選用光效高、顯色性號的光源及配光合理、安全高效的燈具,如選用三基色熒光燈(T5、T8)、發光二極管燈
(4)采用低能耗、性能優的光源用電附件,高效三基色熒光或節能燈均配置高品質電子鎮流器或節能型電感鎮流器。
(5)照明控制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控制方式,樓梯間采用聲光控制方式,減少開燈時間;地下室照明根據需要采用時間控制器集中控制方式。
照明燈具消耗的能量是非常大的。現在住宅的公共照明,長期處于工作狀態,或者在特定的房間或者場所中持續運行,就要調整好色溫,最好色溫低于4000K,選用發光二極管光源,其顯色指數R9要大于零。
短路電流的產生是短路事故產生的主要原因,想要實現短路問題的有效保障,對于相關的電氣設計和施工人員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為短路事故的產生原因比較多,包括兩相短路、三相短路、單相短路等。如果產生了短路事故,不僅會影響廣大居民的用電需求,還會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因此實現對短路電流的有效把握很有必要。這要求設計工作人員再睡設計工作中要盡量實現三相負荷的平衡,最終實現對短路電流的有效把握,提高整個電氣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住宅小區的建設是我國城市化進程深入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該類工程的建設質量同廣大居民的生活水平之間有著緊密聯系,保障節能工作的穩步建設成為行業在當前時代下的新任務。如何才能實現工程質量的提高,有序推進節能工程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為了達到理想的建設目標,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把握。從建設單位自身來說,要不斷創新,革新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轉變施工觀念;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利用好相關的福利政策,為行業的發展創造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