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桃
濟南天人規劃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0
現階段,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對于人防工程的重視度也在與日俱增。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中明確提出基礎深度大于一定限度的建筑工程以及高層建筑物必須要建設人防工程。基于政策保障,人防工程的發展突飛猛進,在建筑設計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為了進一步提高人防工程的質量,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工程實際,與建筑本身結合明確人防工程的等級,并制定科學、合理、有效的設計方案,充分發揮人防工程防控及安保的作用,增加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設計人員在對人防地下室進行結構設計時,需同時考慮戰爭以及和平時期的荷載情況。人防地下室在平時和戰時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平時人防結構作為上部地面建筑的基礎結構時,應當承受上部建筑作用的平時荷載,保障其具備充足的強度、穩定性;在戰爭階段的人防工程主要用于防護外界沖擊,同時也能承受處于等級規定內的常規武器的爆炸沖擊。所以,在按照平時的荷載設計人防地下室的時候,應該對戰爭時期的爆炸荷載作出校驗處理,任何部件都需要按照最不利的狀況進行設計[1]。
和普通地下室相比,人防地下室還需要考慮武器爆炸所帶來的沖擊作用,不管是常規武器爆炸還是核武器爆炸均屬于偶然性荷載,其具備荷載強悍、作用時間短暫并且隨時間推移衰減的特性,所以應該對地下室的頂板、出入口以及外墻等容易受到爆炸荷載影響的構件進行更為安全的設計,使其具有戰時作用。
建筑所采取的材料的標準值,是在承受靜載工況的前提下執行的,而人防工程在承擔相應的爆炸荷載的時候,材料的加載速率將會更大。結合相關實驗來看,材料在快速加載的情況下,強度會顯著提升,所以在具體設計的時候,可提高建筑材料強度。
在人防工程設計時,地下室是非常關鍵的設計部分,一般來說,地下室需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戰爭時期的地下室,另一種是和平時期的地下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戰時和平時的設計要求展開地下室的科學分析,在戰時和平時地下室的抵抗能力上做出區分,在地下室內部設置防護區、非防護區、清潔區、消毒區等,在防護區域內按照相應要求做好防爆裝置的安裝。在地下室人防工程設置時,無論是防護區還是非防護區,都需要采用鋼筋混凝土作為隔離墻,讓防護區和非防護區之間屬于兩個不同的體系[2]。
在當前的建筑使用和設計中,冷凍機房和防排煙通道式設計的必要條件,一些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往往加大對無用角落的分析,提升了機房面積,通過此類操作能夠既滿足技術人員的操作要求,又有利于機房內機械設備維修。但是在人防工程設計時,需要盡量降低防毒通道的范圍,人防工程在設計和使用中不僅需要符合建筑的安全疏散需求,還需要確保具備二級避難場所的功能,實現每小時至少40次以上的換氣。如果設置的防毒通道偏大,而風機型號也隨之增大,這一情況不利于人防工程的實際應用需求,一旦發生戰爭,平時設置的通風管道將不利于戰時管道應用需求。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結合設計方案展開分析,配合戰時的排風系統,確保戰時排風設備能夠穩定運行,而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地下車庫的層高展開分析,保障在戰爭時期依然能夠發揮排風系統的作用。
人防工程的口部指內部和外部之間聯系的通道,也是人防工程設計需要加以重視的部分。出入口是人防工程口部的重要部分,對其設計時不但需要其能夠全面分析人員、車輛、設施等因素,并且還要合理設置其數量、類型及防護設施,這些都是對整體工程防護性能影響的關鍵因素。供人員出入的通道尺寸相對較小,通常情況下通道凈寬及凈高在1.5m和2.2m左右,車輛通道出入口較大,其凈寬和凈高都超過3m。按照相關要求,應保證每一個防護單元都具備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出入口,并且需要設置一個專門的室外出入口。出入口的主要組成為主出入口、次出入口及室外出入口,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能,不易被堵塞,在對其進行設計時還需要分析室外車道和樓梯情況。次要出入口需要設置防堵塞設施,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消防樓梯情況進行設計。同時,在設置出入口的過程中還需要設置專門的洗消污水集水坑,保證其能夠發揮功能[3]。
在設計過程中,根據材料類型可將人防門劃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相較于鋼結構,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人防門更厚,質量重,安裝及維護難度較大,通常情況下鋼筋混凝土人防門的寬度不超過2m。作為汽車出入口的人防門,其寬度不小于3m,因此設計過程中只能夠選擇鋼結構人防門,其中鋼筋結構混凝土人防門的造價更便宜。因此,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建設需求,合理選擇人防門,保證其經濟性和實用性。兩種人防門的自重較重,為了消除自重所導致的變形,可以將墊層支撐設置在門下[4]。
總而言之,人防工程是建筑發展的基礎,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符合現有的設計規范,既滿足戰時的安全防護需求,又能夠滿足平時的應用功能和消防目標。在實際的設計中,人防工程設計需要結合整體的環境和規劃進行探討,增強地下空間利用率,保障人防工程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除此之外,人防工程在設計時還需要保障其應用的綠色環保,促進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