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必會
浙江信達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浙江臨海 317000
在具體管控中,因計算規則的復雜性、建筑工程情況的動態性,時常出現計算結果偏差的現象,進而對造價管控準確性產生影響。而恰逢BIM技術的應用與推廣,為工程造價管理的變革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對施工圖紙的三維呈現以及工程量的自動輸出,為工程造價管控的高水平開展提供保障[1]。
相比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技術,BIM技術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首先,可視化。BIM系統可以掃描零件數據,構件外形以多個線條曲線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些線條曲線可細化成空間點,這些空間點對應的空間坐標即可將構件的可視化模型構建出來。技術人員可以對構件參數進行調整,隨意調整模型角度,模型的視覺效果也更加直觀。其次,參數化。BIM模型對長寬比例、面積大小等已知參數間的關系分析更加清晰,系統將每個圖元都視作獨立的三維構件,隨意拉動模型即可改變外形尺寸。再次,碰撞檢查。BIM具有碰撞檢查功能,可以將構件配合的情況模擬出來,尺寸設計存在問題,構件某些部位會互相穿透,即發生碰撞,此時技術人員可以對構件參數做出調節直到檢測合格為止。最后,模擬建造。BIM技術可以將施工流程用3D技術逼真的模擬出來,對施工過程進行精確分析,最大程度上保證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
(1)基于BIM的投資造價估算。造價工程師在建筑工程決策環節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幫助業主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在了解項目方案性價比的同時,需要明確設計方案的價格,因此及時獲得精準的參考價格。在投資估算階段,可以在數據倉庫中提煉和歷史工程接近的BIM模型,同時根據該項目方案的特征對其進行相應的更改,模型屬于參數化,每個零件都能夠獲得對應的造價、工程量及功能等造價標準,BIM系統依據修改可以自動改正造價標準。憑借這些指標,能夠迅速估算出工程價格,具有方便、快捷的特征[2]。(2)基于BIM的投資方案選擇。此前施工人員通常將圖紙作為載體搜集工程數據信息,同時在圖紙中獲取部分主要指標,然而歷史數據的結構化程度比較低,可計算能力較差,可累積的數據量相對較小。但是建筑施工企業經過構建企業級乃至行業級的BIM數據庫比較與選擇投資方案,這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BIM模型擁有大量技術參數、構件信息、成本信息、材料信息等,比較與選擇投資方案過程中,這些信息全部能夠恢復原始狀態,同時以三維的形式進行呈現。依據新項目方案的特征,獲取、創新及更改類似歷史項目模式,迅速構成多種方案的模型,軟件按照修改,對不同方案的造價、工程量等指標數據進行自動計算,這樣可以使業主直觀地比較與選擇設計方案。
預算階段的設計圖紙是在概算階段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主要用于下一步招標使用,預算圖紙的準確性直接影響預算造價編制的合理性以及施工階段的中標合同價,在造價控制管理中至關重要,也是BIM技術應用的重要環節。BIM技術在預算階段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根據預算圖紙建立模型精度不低于LOD300的各類建筑、機電、鋼結構及內外裝等專業BIM模型,制作室內外漫游動畫,展示項目設計方案的實際效果。通過室內外漫游動畫的演示,對項目的設計方案實際效果進行直觀判斷,分析設計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調整,避免出現后期施工時發現實際施工未達到預期設計效果而修改調整設計方案造成的返工浪費。
(2)依托BIM模型審查圖紙,提供圖紙錯漏碰缺的問題匯總報告,提交設計單位進行進一步優化調整,輔助圖紙會審和預算編制答疑。
(3)依托BIM模型進行三維管線綜合,出具管線碰撞檢查和凈空凈高分析報告,協助預留洞口定位,輔助復雜區域方案優化,提前發現圖紙存在的問題,控制并減少后期施工階段因為圖紙問題發生的變更簽證。
(4)如需構件工廠預制加工,協助生成預制構件架構圖,優化預制規格,達到工廠標準化制造要求,提升施工效率。
(5)利用各專業BIM模型,快速統計功能區域建筑面積,校驗預算工程量清單,輔助項目預算編制,提前解決和預計變更簽證,為項目投資控制打下基礎。
通過BIM技術的應用,主要將BIM技術與數學模型結合通過工期-資源進行成本優化,最終確保道路工程施工階段造價管理優化的合理性。本次道路工程總工期為540天,按照“工期固定,資源均衡”的方式對施工階段的造價進行優化。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對道路工程進行虛擬施工,利用BIM技術可以及時獲知工程量以及各種資源用量等,能夠計算出工程任意時刻的工程量,并以圖標的方式顯示出來[3]。
綜上所述,BIM技術的融合應用可以為工程造價模式的優化與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在保證項目建設成效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對造價管控水平的顯著提升。對此,單位需重視將BIM技術應用于全過程項目造價管控中,減少沖突與矛盾的發生,降低出現工程變更的出現幾率,結合對項目投資方案、設計方案的優化選擇,為項目工程造價成本的合理控制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