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曉艷
上海第一測量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機電工程是建筑工程高效運行的關鍵所在,而良好的機電工程造價管理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資金的利用率。因此,有必要對機電工程造價管理進行分析,并采取科學合理的舉措加強機電工程造價管理,有效減少預算。
在機電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中,往往由于設備問題影響工程的進度,提高了工程造價。其問題主要有兩種,一方面是設備內在質量問題,如性能參數選用不合規,內在質量出現問題,則會在后續工程運轉中體現出來,延長工程周期。另一方面,是設備外在質量問題,一般表現為設備尺寸及設備與其他材料適配問題,都會導致其無法發揮自己的價值,情況嚴重時需要二次施工,大大提升了工程預算[1]。
機電工程的設備材料具有專業性,多樣性,復雜性以及更新迭代較快等特點,品牌供應商質量參差不齊,同類設備報價差異較大,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選用不合規范的材料,不僅增加了后期整改修護的成本,更是造成了工程質量問題及安全隱患。
高水平的專業隊伍是機電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實際情況中,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一方面,市場對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相關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沒有適應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許多技術人員沒有造價管理意識,多數是憑借自身的經驗進行工作,安裝的準確性難以保障,提升了機電工程的維護成本。機電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專業,造價人員業務能力需不斷更新,定期學習新的定額規范及計價軟件,以適應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我國地緣遼闊,很多地區都有其地域特性,如高寒地區要考慮設備冷脆性及增加保溫措施,多地震區要考慮抗震支架及設備抗震性能,很多造價人員專業素質不過硬,缺乏現場經驗,導致漏項及報價錯誤,沒有形成全過程造價管理的理念,從而導致企業蒙受經濟損失。
機電設備工程造價管控在實施的過程中,牽涉企業眾多,很多情況下存在多頭管理的問題,權責不明晰,出現問題時,無法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我國機電工程造價管理中,很多實際支出都屬于滯后管理,使得控制成本的難度較大。在招標階段,部分施工單位為了中標隨意壓價、后期不得不追加投資的現象屢見不鮮。在施工階段,部分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款項,虛報工程量,現場簽證混亂,導致工程實際完成的進度與結算之間存在差異嚴重影響工程款的結算[2]。
在成本造價中,機電工程設計階段的成本支出占比較小,但其設計成果卻對后續工程的成本與進度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由于機電工程涉及專業較多,相關工程師通常只是熟悉各自的施工設計圖,經常沒有將各專業和土建施工圖聯系起來,導致圖紙界面不清,工程量重復,使得日后的工程無法順利完成,耗費大量的成本。許多設計人員,為了節省時間,套用以往的設計模板或者憑自己的經驗進行設計,沒有對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考察,使得機電工程的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后續維修的費用也超出了預算。
高效的成本管控是能夠降低資源浪費最有效的途徑,能夠大大提升企業的經濟實力。因此,企業應建立建全成本控制系統。管理部門應該事先做好調查,與有良好資質的供方進行合作,確保機電設備的性價比,提升工作效率并將造價成本控制到最低,例如本人于2018年負責的南京協鑫新能源投資管理總部項目機電安裝工程,總建筑面積29458.26平方米,分地上三層,地下二層,負二層為人防地下室,機電投資預算為2100萬元,其中暖通設備預算為800萬元,占總投資比重較大,經市場考察,建設單位參考選用大金、三菱重工及三菱電機等業內優質品牌,會同項目技術人員及造價人員參與評審審查供應商資質及業績,最終確定機電工程中標價1540萬元,其中暖通設備為640萬元,選定大金VRV D系列為該工程中央空調設備供應品牌。通過前期選擇優質合適的品牌及供應商,不僅能保障產品及時供貨并符合技術要求,同時也能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降低成本。
企業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制定一套科學的監督機制,對機電設備的質量進行嚴格的管控。在材料采購階段,要對設備的質量進行詳細的檢驗,或送交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避免由于質量問題影響整體工程的進度,增加了成本。
提高項目人員的技術水平能夠科學有效的控制成本。一方面,對技術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邀請資深的專業人員指導設備的安裝維護,從而避免在安裝過程中出現技術紕漏,導致整體工程造價升高。另一方面,由相關領導組織,定期開辦交流研討會,讓技術人員了解造價管理理念,將造價管理貫穿全過程施工,在會議結束之后總結經驗。從施工角度來看,技術人員有必要對機電設備技術標準充分了解,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養,提升專業技能,對實現成本的有效管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
此外,隨著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對機電工程造價人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強造價人員對前沿信息的掌握,科學利用信息技術及軟件工程輔助測算項目成本。造價人員應同技術有機結合,先進的技術措施是有效降低成本的前提條件,良好的造價理念能保證工程質量需求,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造價人員應了解掌握施工現場情況,熟悉施工工藝及規范,在項目經驗中懂得積累信息,收集資料,拓展自己的業務范圍,本著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
在機電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中,應該在工程前期就重視控制成本。首先,對工程造價的目標進行統一的管理,在項目投資與審批環節,相關人員需要認真審閱相關資料,出現疑問應及時與審批人員溝通,為造價管理中的各個環節提供保障。其次,項目管理人員及時進行合同交底,避免合同中出現爭議性條款,保證雙方的合法權益,規避日后的經濟糾紛。最后,項目人員應做好圖紙審核工作,同班組人員進行圖紙會審,提升機電施工的經濟性與科學性,當實際操作出現與圖紙不一致的情況,應該及時告知建設單位通知設計,避免二次施工的現象發生。機電工程的竣工結算也至關重要,能夠暴露出工程前期及施工過程中沒有重視的問題,例如因施工界面不清導致重復計算,因清單漏項增加額外簽證。此外,造價人員也可以借助BIM技術,將圖紙預算與實際的施工進度進行對比,在檢驗核查時對照圖紙,對機電工程項目進行檢查,確認成本造價。
項目管理人員要及時對機電工程造價管理進行階段性總結,獎勵積極推進成本控制的造價及技術人員,強化造價管理概念,揚長避短,為將來機電工程項目提供寶貴的經驗教訓。
機電工程項目全過程中,設計工作起著決定作用。在設計環節,項目人員應將成本造價控制在最低范圍內,熟悉圖紙,復核主要工程量,發現問題,必須馬上召集設計人員進行解決。同時,設計人員和造價人員是密不可分的,2017年本人負責合肥軌道交通3號線磨店車輛基地機電工程,在預算階段,由于該項目為群體工程,涉及的專業和界面問題較多,設計人員一同參與預算會審,對造價人員就圖紙相關疑問予以解答,結合造價工程師的建議優化圖紙,經過修改確定最終施工圖紙,并確保預算控制在概算內,為日后該工程的成本把控建立了夯實的基礎。
此外,每個工程項目都有其特殊性,在機電工程設計的過程中,要保證圖紙的實用性,設計人員應深入現場實地考察,因地制宜,優化設計方案,防止因不合理的設計導致變更從而提高了工程造價,應該在機電工程的設計環節注重其科學性,強調造價管控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只有準確識別影響造價的各種因素,才能加強機電工程的造價管理,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結合市場的情況,掌握市場變化的規律,吸取優秀項目經驗,自我完善提升綜合實力,對項目進行科學的預算,才能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