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昊
陜西科技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陜西西安 710021
在數年之前永康市市區最主要的夜市攤點原址在城南廣場路,但經過整改,廣場路夜市整體搬遷至高鎮商業區北側華溪南岸沿線,高鎮夜市為在荒廢的廣場上翻新改造后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夜市,其販賣的商品主要面向高鎮村居民及其周邊工作的工作人員,因為330國道貫穿境內,毗鄰巴黎商街、鄰近五金城和汽車東站,周邊還有醫院、學校等基礎設施,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再加上周邊工廠、醫院、學校等人群的需求,故選址于此。在國務院推出對地攤經濟的鼓勵政策后,全國各地人民紛紛響應,永康市也不例外,除了一些零散分布的攤點以外,許多攤販都集中在步行街商業區、高鎮商業區等這類人流密集區,并且除了中年攤主以外,也出現了一些青年人的面孔。但自從2020年6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因各種問題對于地攤經濟的“降溫處理”開始,永康市的“擺攤熱”也開始有一定程度的“降溫”,目前永康市的夜市地攤發展情況與鼓勵政策剛開放時的情況相比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2.1.1 缺乏集中規范化的管理
永康市所規劃的固定夜市場地較少,所以流動攤販在永康市分布總體仍然較為零散,夜市地攤缺乏集中化的統一管理是國內大部分城市較為普遍的現象,且大量的商販聚集阻礙交通,占道經營對于人流車流的流通造成的影響正是永康市市委、市政府作出廣場路夜市遷址決定的最大原因,占道經營的夜市地攤對于永康市的市容市貌有一定程度的破壞,永康市一直以來積極響應國家對文明城市建設的倡導,致力于將永康打造成國家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如此一來夜市地攤經濟的存在與城市的整體發展顯得格格不入。同時,流動攤販的零散分布也為永康市的產品質量、衛生安全檢測、消費者售后維權和治安管理帶來一定的壓力[1]。
2.1.2 夜市地攤多元化實現度較低
永康市的夜市與地攤經營涉及的領域范圍基本局限于餐飲小吃、服裝雜貨,比如分布零散的攤販幾乎以販賣餐飲小吃為主,而在夜市等中小型的地攤商販集聚中才會出現一些日用生活用品、服裝等其他類型的商品,商品以及服務類型較少。在與不同城市的夜市地攤經濟比較中,永康市的夜市地攤與永康本地的特色產業結合度也較低,例如溫州市的夜市地攤結合了沿海城市海產豐富的特點,海鮮大排檔在夜市地攤中較為常見,并且溫州市的輕工業發達,其特色的皮革加工制造業所生產的皮包、皮帶以及其它類型的小物件更是將夜市地攤作為載體,通過該類商業形式銷售,再如義烏市特色的各類型小商品制造,也與當地的夜市地攤經濟有一定的結合。
2.1.3 市場公平問題
發展此類經濟的一大優點便是對與經營者而言,省去了各個方面的一大筆成本,為起步階段的經商者提供了便利,但由此便存在一些市場公平的問題,在對高鎮夜市進行的實地訪問調查中了解到,高鎮夜市的某服裝店日收入在100-400元之間,而除了租用店面的商家以外,流動攤販也是銷售服裝的主力軍。服裝店鋪每個月產生的房租水電、經營納稅就已經高于小攤販的攤位費或者其他成本,服裝的價格也自然貴于攤販銷售的服裝價格,對某同樣出售衣服飾品的小攤攤主進行調查,雖然日收入只有50-200元,但幾乎不用考慮房租水電費等問題,由此可見局部區域門店經濟的競爭力相對于地攤而言反而顯得羸弱[2]。
2.2.1 不同形式的經濟帶來的競爭壓力
相較于一般實體經濟而言,線上交易等網絡購物形式的行業發展時間較短,但競爭力極強,隨著微信支付寶等便捷化形式的收付款方式的普及,以及如今發達的物流體系,一大部分人更愿意足不出戶地進行網絡購物,給以所有形式的實體經濟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也包括了夜市地攤經濟。而同時同為實體經濟的永康市的許多百貨商店、購物中心(如2020年11月開業的永康寶龍廣場等)正愈發受到本地消費者的歡迎,同時也為永康市的夜市地攤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
2.2.2 消費群眾購物思維模式固化
由于永康市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比過往時期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一些年輕人,追求消費的質量,而選擇除夜市地攤以外的渠道進行消費,對于夜市地攤銷售的商品性質的認知產生低價、低端的思維固化,而在夜市地攤進行消費的人群主要是有生活節儉、追求商品性價比的低消費行為習慣,且有腿腳不便等原因采取消費就近原則的中老年人群,但對于夜市地攤經濟的發展來說,市場面在不斷變小[3]。
作為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夜市地攤經濟所能釋放的價值是無窮的,對于永康市而言,夜市地攤的存在不僅可以緩解永康市的就業壓力,產生經濟效益,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整永康市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所以對于現存的永康市地攤商販不能全盤否定,但仍需對現狀進行整改,可施以合理引導為主,強制清澈為輔的政策,在永康各地區增加設立一些類似于農貿市場、花鳥市場的固定夜市攤點,使得占道經營的零散攤販愿意配合,使其集中并加強管理。對于政府增設固定夜市攤點須合理選址,適當遠離門店經濟如購物中心、百貨商店、小型超市等,減小不同形式經濟間矛盾,同時又須與居民區保持合理距離,如此既不會因噪音對居民區住戶造成影響,又不會因距離過遠而流失居民區的部分消費人群。充分實現固定夜市等集中化管理措施所帶來的效益,如利于對攤販產品質量與食品衛生安全排查的進行;利于治安管理壓力的減小;對于消費者的售后維權提供保障;對城市面貌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在規范化經營的前提下,可給出一些針對夜市地攤的優惠鼓勵政策,進一步減小攤販的經營壓力,同時緩解其發展過程中來自百貨商店、網絡購物等不同形式經濟的競爭壓力,深層次地解決夜市地攤產品質量問題,為永康夜市地攤重新打造其商品質量口碑開辟道路,使永康市民敢在夜市地攤上消費,愿意在夜市地攤上消費,利于消除部分人群對夜市地攤消費的主觀偏見及思維固化[4]。
對夜市與地攤經濟應加大對其實現多元化的鼓勵,增加商貿服務種類,如農貿產品、當地特產銷售、娛樂服務設施等,同時可鼓勵夜市地攤加大與永康市特色的五金產業所結合,融入永康特色的五金產業元素,例如鼓勵攤販商主銷售一些生活五金、日用五金,如此一來既可為一些五金產品需求者提供便利,又可增大夜市與地攤與當地產業的結合度,提高永康五金產業以及當地夜市的知名度。通過對永康夜市地攤經濟發展模式的改造,使得永康市夜市地攤得到食品、商貿、娛樂一體化建設,進而形成一個多元且立體的夜市氛圍,提高夜市地攤行業在永康市的競爭力,打造具有永康特色的夜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