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軍
貴陽市安全生產協會 貴州貴陽 550018
在城市發展建設過程中,企業生產能否安全穩定進行,不僅關乎著企業本身利益,更加關系著社會穩定性。近年來越來越多生產安全事故被報道出來,給人們帶來一定恐慌,不利于社會發展。因此,對于企業來講消除隱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首要任務。在企業中,安全管理是關鍵,是保證生產穩定運行,員工生命及財產安全的基礎。因此,本文將從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常見問題入手,對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措施進行闡述。
目前,在對企業進行檢查中發現,存在個別企業安全生產培訓不到位現象。企業只對管理人員、特種作業操作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對于基層工作人員沒有做到系統化培訓,導致其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安全意識淡薄,不關注安全生產且不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極大增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安全隱患。
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沒有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導致其不重視安全生產,認為問題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企業內部存在嚴重的重生產輕安全問題,沒有以安全第一為原則,預防事故發生為主要方針,管理層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也沒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為事故的發生提供了可乘之機。
由于企業發展規模不大,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化培訓,素質較低,不能對企業生產做到良好安全管理[1]。其次,對于企業基層工作人員,由于工作專業性不強,對于基層人員專業技能要求不高導致整體工作人員素質偏低,在生產過程中不注重安全防范意識,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接受能力也很差,甚至帶有抵觸情緒。
在企業發展運行過程中,對于設備規范化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前提,但是部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安全生產技術不夠規范,怎么方便怎么干,經驗主義,冒險蠻干現象層出不窮,導致現場存在大量安全隱患。
企業要想保證安全生產,只憑著安全管理制度是不行的,安全設施投入建設以及規范化生產,重視安全管理相結合才能進一步保證安全生產。然而,目前存在著個別企業重效益輕安全,只投入極少資金就想保證安全生產,導致安全設施建設不到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很多生產企業自身對于安全生產不重視,導致安全管理人員在對企業進行安全監督管理檢查過程中,工作消積,流于形式,對于事故隱患熟視無睹,聽之任之,安全生產監督崗位形同虛設,沒有真正做到對于企業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監督監管,沒有把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落到實處。
加強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可以促使企業上下每一個人都能對安全生產得以重新認識,在企業內部對于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等特殊工種務必保證持證上崗,嚴格落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對于沒有參加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員工一律不得上崗作業。
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安全生產應當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企業生產脫離安全,那么所有付出都將是空白無力的。因此,企業應該全面提升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對于國家安全生產相關法規進行宣教教育,將安全生產法規落實到每一個人,營造企業安全生產氛圍,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
為了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至關重要,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提高所有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之前需要對所有人員職責及權利進行準確劃分,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全員參與、人人有責。
在企業運行過程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嚴格按照企業安全操作規程,對生產過程進行細致檢查,保證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安全規范執行,若發現存在違規行為,應及時進行指正并采取措施消除隱患[2]。在檢查過程中,對操作不規范員工進行安全技能提升強化培訓,使其深刻認識到安全生產重要性。
在企業內部,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入手。第一,結合企業生產需要,購入安全性能較高生產設備,對于安全性能較差設備進行淘汰,從而,增加企業生產效率同時,提高生產安全性。第二,加大安全生產投入,購進能控制事故擴大化的設備設施,例如:滅火器、消防水槍等設備,保證一旦事故發生可以及時有效進行處理。
強化監督管理工作,這里所指監督管理工作并不是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一個人的工作,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做到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生產管理監督工作是以管理人員為主,企業內部每個員工都有責任、有義務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監督管理,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大家的安全生產意識。同時在監督管理過程中,可以建立獎懲機制,對于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制度人員進行相應獎勵,反之,對于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員工進行相應懲罰,獎懲目的就是為了從根本上提高人們安全生產意識,避免事故發生。
綜上所述,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諸多因素會對其生產安全性造成影響,保證企業安全生產就是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保證社會穩定和諧,保證企業成本效益。因此,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重要性,將風險辨識和隱患排查治理措施嚴格落實,消除事故隱患,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