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圣陶
青島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要想取得更加長遠的發展,企業必須要順應發展趨勢,及時進行創新改革,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1]。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企業文化與企業政工這兩個看似獨立的概念實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企業政工工作的開展建立在企業文化的基礎上,這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必須要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來帶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國有企業在不斷的改革創新,不管是經營模式還是發展方向相較于以往有著很大的不同,企業文化在這個時候也需要出現相應的變革,緊跟企業發展的步伐,進行改進。創新就是說要保留原有積極的方面,改正一些不好的問題,在企業創新的過程中可能會對人員進行進一步的精簡,保留一些核心技術人員以及一部分的普通職工,在這個時候裁員是必不可免的,面對這樣的一種局式,很多員工在工作的時候難以全身心的投入,這對員工的心情以及工作效率都會產生影響。企業文化在這個時候就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改變員工的心理狀況,讓員工能夠帶著愉悅的心情進行工作,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
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國企在市場經濟中占有著主導地位,但是當前的局勢對國企造成了強烈的影響,國企的生存空間變得極為狹隘,一部分國企的職工受到傳統思想的禁錮,在工作中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認為國企就是他們的保障,這樣的思想導致一部分職工貪圖享樂,只顧眼前利益,將個人得失放在了首位,這樣的員工思想讓國企的生存更加艱難,企業文化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政治工作的開展是改善員工思想的必然前提,要將政治思想和企業文化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也能讓政工工作有序進行[2]。
隨著世界的變革和時代的發展,事物處于一個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之中,政工的工作也要順應時代變革的潮流,進行相應的改變,這就要求政工要用積極發展的目光來看待萬物,不能局限在狹隘封閉的空間中思考問題,要善于打破傳統進行創新。國企要認識到政治思想對企業發展的積極意義,要從內部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展開,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明確黨政工作的根本意義,致力于用高尚的思想政治幫助職工走出困境,解決職工面臨的難題。員工思想素質的提升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對職工進行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強職工的凝聚力,塑造內部和諧的企業環境。企業要將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放在首位,不能簡單的流于形式,要積極落實這項工作,可以借鑒優秀的企業管理理念,從別人的理念中學習發展,從而實現自身的提升。
現階段的國企政工工作內容早已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企業處于一個不斷上升進步的趨勢,政治工作的內容也要跟上進步的潮流,有所創新。為了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政工工作的內容需要多元化,有新意,政治工作的展開必須確保緊跟時代發展的核心,將時代發展的新思想融入到工作中來,形成獨有的企業文化。
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企業也要善于分析這其中的重要信息點,可以結合國家新出臺的相關政策或者是新頒布的相應規定,從這些內容中找到思想工作的核心,以此為政工工作的出發點,對職工的思想進行引導,讓職工思想的進步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趨勢。因此,企業政工工作的內容不能局限在過去的點上,要積極創新,進行改進,找到最為適合當前局勢的學習內容,帶領職工進行學習,實現職工思想政治的進一步提高。
管理機制的改革是思想工作有序開展的前提,要想保證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就必須進行相關機制的改革創新,老舊的管理機制無法滿足當下思政工作的進行,創新改革必然要從制度方面入手,才能確保其可行性。“無規矩不成方圓”,可見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在政工工作開展的初期需要深入到企業職工當中,了解企業職工的思想狀況以及所處環境,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革,實現政工工作的有序性、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在改革的過程中,要本著以職工為主的初心,結合企業文化以此來帶領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進行,要切實的為職工服務,幫助職工建立溝通交流的空間,讓職工之間進行內部監督,形成相互的約束,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監管機制,讓職工能夠在競爭和督促中發展。這其中必須要重視企業文化的引導,政工工作必須要符合企業文化的內涵,以此為核心開展機制的革新是思政工作有效進行的首要前提[3]。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和國企政工工作的聯系是十分密切的。企業文化對政工工作的開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國企要合理利用自身的企業文化,以此作為引導實現政工工作的有序開展。政工工作要及時改善員工的思想道德,培養員工愛崗敬業、不畏艱難、敢于拼搏、樂于奉獻的優秀職業道德,培養員工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員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這樣才能在經濟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得到個人的更好發展,為國企注入無限活力,實現國企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