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霞 洪迎春 孫彩鳳
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濱海區分局 山東濰坊 261000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進步,政府職能對于社會引領作用越來越突出,各級政府必須擔當起引領、規范、督導的作用,全面保障社會能夠在全新的發展態勢下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與此同時,在新時期,我國的社會經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要求有更為完善的公共服務內容,各級政府必須不斷提高公共事務落實標準,原有的政府部門管理體系和人員管理方法已經難以適應全新的發展要求,所以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如何有效的提高政府部門服務和管理質量,采取制度化績效考核將是一項十分有效的途徑。
制度化績效考核是指通過建立起完整的信息系統,促進政府各部門之間溝通聯系,將原有的政府行政規范與企業績效考核理念進行融合,結合政府部門的工作實際,實現理論再造,突出現代化考核管理優勢,對我國政府部門進行管理。將企業化管理體制引入到政府管理之中是對政府官僚管理體制的根本性改革,是對公共管理的創新和質量的延續。績效考核制度不需要依靠外力監督控制就可以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但是對政府部門而言,所開展的績效考核制度與企業部門有著本質性的不同,突出的是政治性效果,這項工作對于我國政府部門而言會帶來諸多挑戰,我們必須在全面落實績效考核制度的過程中主動積累經驗,做出更多努力,對績效考核制度進行不斷調整和優化,加強經驗學習能力,將企業所開展的績效考核標準進行靈活運用,使其能夠為政府部門的管理改革提供更多的作用價值[1]。
政府部門通過開展績效管理工作目的是能夠按照企業所運用的科學管理方法對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價值評判,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可以按照績效考核的標準,主動提高工作實效。通過績效考核方式激發起政府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公共服務之中,促進全體政府工作人員能夠為我國社會發展和民生建設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績效考核要求具有一定職業能力的職工根據其崗位要求,達到階段性工作成績,是對某一些階段內的職工工作行為表現進行評判。績效考核會受到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主觀因素包括:職工的工作能力、激勵效果等;客觀因素包括:職工的工作環境、發展機遇等。績效考核理論基礎可以從管理學來進行分析,是某一組織部門為了達到預期發展結果所開展的管理工作,組織內會為了實現目標在不同層級上進行有效輸出,通過開展組織績效和個人績效方式來對整個組織行為進行引導。本文分析的制度化績效考核主要針對的是個人績效,也就是政府工作人員的績效[2]。
制度化績效考核方式內容上可以分為日常考核和定期考核,定期考核需要以日常考核為基礎,對于政府部門而言,所開展的定期考核工作一般以年度的方式來進行,年終時,對本年度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實效進行考核評估,兩個年度內績效考核都合格者將有晉升機會。政府部門所采取的績效考核工作會分為五個方面來進行,分別為德,能,勤,績,廉。考核成績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不合格,每一個考核結果都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或懲罰,考核結果也可以用于組織部門的評優工作等[3]。
由于政府部門的特殊性,在進行制度化績效考核過程中需要結合更多元化的角度來進行制度的建設,所以制度化績效考核必須遵循全面性原則,充分考慮不同職能部門以及崗位個人的職責要求,不僅涵蓋公職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能力指標,也需要涵蓋作為公職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指標,要充分考慮到能夠影響政府工作實際情況等各類主觀和客觀因素[4]。
制度化績效考核所涵蓋的各項考核指標要充分體現出公平、公開的原則,在制度面前每一名工作人員都是處于平等地位的,都是堅持以提高政府工作質量為核心的,公平公開原則能夠幫助公職人員更好的了解自己,也能夠幫助廣大群眾及時監督公職人員,避免對公職人員造成誤解。
參與制度化績效考核的工作人員必須充分了解每一項考核指標,所以這也意味著考核內容必須是準確具體的,能由于含糊不清而導致考核結果出現誤差。具體性原則要求考核指標既要明確,又要定量,能夠對工作進行準確的判斷,使績效結果能夠得到直觀表達[5]。
政府職能部門所開展的制度化績效考核不能是主觀意向來進行建設的,必須結合工作實際,能夠對公職人員實際工作成績進行評價。所以制度化績效考核的另一個原則是要有時效性,要能夠對公職人員的工作程度、工作質量以及所帶來的社會效益進行評價,重點關注的是工作人員的工作成績。
隨著我國社會快速發展進步,政府職能部門也必須進行不斷地完善,要保持工作理念的先進性和創新性,所以所采取的制度化績效考核工作要保持與時俱進。在我國積極開展經濟發展建設的大環境下,政府部門所進行的制度化績效考核應該突出經濟化的功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調動起各地政府機構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但是,與此同時也要關注民生事業發展建設,憑借著越來越雄厚的經濟基礎,全面為民生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所以,采取制度化績效考核不僅要以經濟為主,也要全面突出科學發展觀的理念要求,對原有績效考核工作進行適當改革與完善,將更多的民生事業建設內容引入到績效考核指標之中,對廣大政府工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時要以其民生事業工作開展成績作為參考標準,全面體現出政績觀理念,積極鼓勵政府部門解決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民生不和諧問題,要給予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提升更多關注,提高民生改善事業的質量和效果[6]。
進行制度化績效考核工作過程中應該突出針對性,能夠結合不同部門、不同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采取更有實際意義的績效考核,所以為了避免制度化績效考核工作過于籠統,可以采取積分考核方式來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根據工作人員工作內容,分配適當的積分,考核結果將根據積分多少來進行。計算積分內容可以包括貢獻積分、創新積分、職業道德積分、職業技術積分,進而全面體現出制度化績效考核的靈活性和全面性。
制度化績效考核需要對政府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價,所以應該將政府工作人員個人技能水平納入到績效考核之中,要求能夠有效促進政府工作人員提高業務能力;同時對部門進行技能績效考核,這樣將促進工作人員提高協作能力。通過落實技能考核,能夠使工作人員在提高自身職業技能的同時,主動承擔更多的工作任務,加強部門團隊內部合作,使整個政府部門都能夠處于穩定和諧的氛圍下共同提高公共服務質量[7]。
政府工作人員工作表現將會直接影響到政府部門的工作成效,只有每一名工作人員都能夠在其崗位責任上充分發揮出自身工作價值,能夠準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才能夠促進整個政府工作部門保持良性發展進步,進而帶動整個政府實現效能的進一步提高。所以在開展制度化績效考核時,應該堅持價值考核的效用,要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價值觀進行積極的引導,關注自身工作價值,不斷提高責任心,主動提高工作成績,使績效考核工作發揮出更大價值。
政府部門所開展的績效考核工作在新時期改革的大環境下,應該積極借鑒企業績效考核辦法,融入全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并根據實際目標效果對考核步驟進行設計,準確落實考核方法,確保實施開展的科學有效性,具體而言可以采取的落實步驟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步,對績效考核目標進行確定。考核制目標所涉及的是考核指標內容,是績效考核的基礎,是確保績效考核工作能夠科學落實的關鍵。公務人員的考核指標需要結合部門發展實際來進行確定,并根據部門管理實際、崗位職責要求來進行細致化的確定,所以需要績效考核管理部門強化目標核定工作,明確績效考核指標,確保其科學性、可操作性。
第二步,依據考核指標落實績效工作。組織績效考核的管理人員在明確考核指標后,需要按照科學、規范的流程對考核計劃進行逐一的落實,要清楚記錄公務人員的績效考核表現,并制作出相應的檔案,方便實時跟進績效考核情況,也方便監督審查工作的推進。績效考核計劃的落實是開展績效考核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人員必須肩負起責任,構建起完整的績效考核組織管理體系,并且積極配合各項工作的開展,在確保全體工作部門都能夠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的同時,使績效考核工作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引導公務人員能夠按照績效指標的內容合理、高效、規范、嚴謹的開展工作。政府機關也需要在此期間為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配備各類政策支持和基礎設施保障,給予適當的權利傾斜,使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能夠贏得全體公務人員的配合。
第三步,績效考核結果的統計分析。通過有效的開展績效考核工作,將獲得績效考核結果,為了使績效考核工作獲得最佳的成效,需要對考核結果進行嚴謹的統計和科學的研判分析。對考核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需要管理人員按照部門發展規劃以及績效考核目標來進行,需要積極排除各類影響結果的虛假、錯報、遺漏等信息問題,并且要避免主觀判斷造成的干擾,工作人員需要對績效考核結果進行量化分析,按照原定的績效考核指標計劃對全體公職人員進行考核結果審判。
第四步,對績效考核結果進行反饋。在績效考核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后,績效考核管理人員需要將考核結果及時反饋給被考核的公職人員,使每一名公職人員都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考核成績,并對考核成績進行自我研判分析,幫助公職人員發現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考核工作的公開與透明。公職人員需要結合考核結果,進一步提高工作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發現工作中存在缺陷,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使績效考核工作發揮出最大價值,真正促進公職人員職業能力的全面進步。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政府部門通過建設制度化績效考核工作能夠對政府工作行為和工作人員工作態度進行積極引導,使各級政府都能夠進一步強化工作能力,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民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而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積極結合現代化企業所采取的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同時,根據政府部門實際特點進行適當改革調整,建立起與時俱進的考核制度,促進政府部門不斷完善工作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