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虎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設計管理總院 上海 200000
現階段,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在選擇住宅環境以及工作環境時,人們更加重視建筑的舒適性和美觀性。在綠色設計理念的推動下,設計師在對綠色建筑進行設計時,必須在對現有自然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的基礎上,保障建筑設計的質量,提升建筑的美觀性以及舒適度。
將環境劃分為生態環境和建筑物這兩個構成部分,突出二者的融合性以及適配性。遵循和諧統一、動靜相宜的自然居住環境。具體而言,在建筑的室內以及室外與對整體結構進行設計環節,使得建筑物與環境能在氣候與溫度等方面保持一致。只有建筑結構能夠與外部環境之間體現出契合性以及和諧性,才能從整體的角度提升建筑物的設計與建設品質[1]。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想落實低碳綠色理念,就必須重視建筑施工中對能源利用的經濟性和高效性,這需要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重視對資產的嚴格把控,同時要在建筑設計中實現對資源和能源的合理配置,提升綠色建筑理念的經濟性,提高資源利用率。
在進行建筑工程選址時,就要融合綠色建筑的理念,將自然生態和建筑工業相結合,選擇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利于建筑的綠色發展,并且可以滿足人們的生活追求。在選址后還要加強施工場地的精準化設計定位,依照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將生態環境作為建筑設計的基礎要素,充分進行景觀和建筑的融合,以及當地的喬木灌木等植被設計,將園林設計方法應用在建筑區域內,從而打造舒適的環境氛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
建筑工程建設在進行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會對大量的土地進行占用,建筑采取合理的布局,可以使有效的土地資源進行最大化的應用。從本質意義上而言,可以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設計師通過對建筑進行合理的布局,以及對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很好的引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現場所具有的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并且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那就是不能夠對原來的土地造成破壞,要最大程度的減少平整工程。應用這樣一種模式,能夠使生態與建筑工程建設得到很好的融合。
首先,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環節,應該對于工程造價的成本給予有效控制,保證施工質量以及設計方案符合標準,以此為前提,盡量運用新型環保能源。通過這樣的方式減少在配套系統運行中對于污染性強、成本較高等傳統能源的使用量。例如,在建筑的頂層結構區運用太陽能板等發電設備,或者在建筑主體中使用自然風冷系統,使得建筑周邊的主導風向得到充分利用,達到為室內降溫的目的,也能降低暖通系統能源消耗量。
其次,也應該增加對于各種新型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得到提升,降低能耗。
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很多行業也獲得了極大的改革。建筑行業的科技化材料的產生,讓生態綠色環保的理念獲得了更多的實施可能性,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已經逐漸取代了一些比較傳統的能源,符合綠色理念的一些建筑材料給建筑行業帶來了新的動力,比如在進行屋頂花園設計的時候,鋪設一些比較高級的防水材料,或是在屋頂種植綠色的植被,不但可以節省保溫隔熱的材料,同時也可以讓建筑屋頂變得更加美化,使居住環境和自然相互之間統一起來,從而達到綠化的目標[3]。
景觀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是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很好展示的方法。除了上述以外,還是社會發展的必需品。當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前提條件下,就會在人文方面產生大量的需求,而自然景觀設計可以使人文得到很好的凸顯,所以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將景觀和建筑進行完美性的融合,從而可以使居民能夠享受到舒適的環境,以及會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設計人員需要將建筑與自然景觀進行協調。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做好節水設計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設計點。建議設置相應的水資源收集系統,改善生活熱水供應循環系統,積極利用中水、雨水等非傳統水源。建議將收集起來的雨水可以進行綠化灌溉,回收的污水可以將它凈化處理后,用水泵提升到建筑頂樓的水塔中,還可以拿來噴灑路面,用來沖廁所,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還可以在施工現場設置相應的節水設施,制定合理的用水計劃,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提高循環再利用率。
加強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消耗型能源的使用,將可再生資源作為建筑供給的主要能源,實現長期穩定的建筑供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加強太陽光能的使用,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注重采光性,并且進行屋內通風窗的設計,保障室內空氣的流通性。使用環保反光的材質,讓光源可以更好地進入室內,結合綠色植物進行室內空間的隔離設計,打造綠色舒適的開放式空間,營造舒適的環境,實現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使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明顯的提升,從而使資源浪費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避免,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問題。因此,在建筑設計中,需要將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進行很好的融入,然后使建筑工程質量在得到保證的前提條件下,也可以使綠色建筑設計所具有的價值,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