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庫
中糧糧油工業(黃岡)有限公司 湖北黃岡 438000
企業安全生產直接關系到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安全穩定。安全檢查是一種快速、有效地發現現場問題的重要方式,對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保障安全生產,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①多層次。建立公司、安全管理部門、車間、班組多級安全檢查聯動機制,分層次、分范圍、分頻次,以公司排查、部門檢查、崗位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實施隱患治理,同時建立員工隱患上報渠道,鼓勵員工上報作業中發現的各類不安全因素[1]。②多方式。為適應企業安全管理的需要,安全檢查應該具有多樣性,按照檢查內容可分為聯系點檢查、綜合性檢查、專項檢查等;按照檢查方式可分為計劃性檢查、隨機性檢查等;按照檢查對象可分為作業許可檢查、赴外派駐檢查、作業跟班檢查等。通過多種檢查方式相結合,以“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等手段,可以有效實施企業的風險管控,及時發現存在的各類隱患并對其進行整改及預防。③有計劃。企業根據危害因素辨識及評價結果,結合以往安全管理經驗、區域風險類型、作業特點、地域季節氣候影響等因素,制定安全檢查表,列明檢查重點,并根據發生的變更及時進行修訂。在每年年初制定定期安全檢查計劃,對定期安全檢查內容進行明確,制定極端環境風險防控方案并就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可以使安全檢查落實更為到位。
很多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老板,從來不進車間檢查安全,滿腦子是業務擴展,狠抓利潤,對安全生產不聞不問,安全生產檢查只靠員工,對于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和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檢查責任做不全面。
部分企業編制的應急預案不完善,相關人員和救援小組的職責不清晰,或是與該單位的實際不符,應急預案未及時修訂。應急預案的演練不規范,演練方案中未明確演練的具體內容,演練后的評估不具體,缺少對存在的問題、應急預案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評價,缺少專家點評和演練總結記錄,未及時根據應急演練結果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完善。應急物資管理不完善,應急救援物資未規范存放,需要檢測的應急物資未定期檢測,應急物資的借用和歸還無相關人員簽字等。
企業主體責任意識的加強重點在于提升公司領導的安全意識,教育和引導所有員工都可以確實了解安全檢查的重要性,讓他們了解并理解自己在安全生產建設中的責任和義務,實行自查自糾。企業應當增強生產監督,逐步推進并將安全意識確實落實到員工的認識和行動中。在管理工作中,要建立責任制,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涵蓋每個員工、每個崗位、每道流程。實行責任人應對轄區和所屬流程環節內發生的安全事故負責,通過有力的管理穩步推進標準化生產。在安全生產中,應加強對部分關鍵環節或易出錯環節的監管,集中氣力進行關鍵突破。一些尚未充分發展的小企業要加強建設工作的安全性和實效性,確保關鍵環節在安全運行的前提下取得預期的生產效益。在生產鏈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將安全生產放于首位,以安全促生產,推動生產有序進行。既要抓住安全生產管理重點,又不忽視安全生產輔助環節,站在全局的高度,推進全方位、全天候、全流程的安全檢查體系建設[2]。
加強應急管理,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是事故在發生后快速、有序地開展救援,減少和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防止事故擴大的有效途徑。企業應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以及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完善該單位的應急預案,結合導則要求規范應急預案的編制,積極開展應急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明確演練的具體內容,并采取科學的演練方法,提高演練效果;在演練結束后對演練的效果進行總結和評估,做好相關記錄,并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完善。
建議安全管理部門應要求相關企業盡快實現資料的信息化,企業建立信息管理系統,要求所有的基礎管理資料(資質保持情況、責任制落實情況、教育培訓、作業票管理、設備管理、安全投入、應急預案、應急演練等)做到網上實時可查;同時,企業的實時監測數據如:重大危險源信息、工藝參數的報警頻次等重要數據也要實時上傳。例如企業利用安全信息系統,全員參與風險分析及隱患排查,職工發現隱患后,實時拍照上傳到安全部門鑒別、隱患分類,通知相關車間、領導安排整改,整改結果形成文字、并拍照上傳,安全部認可后上網公示,同時通知勞資部門給予隱患發現者相應獎勵[3]。隨著簡單的一般隱患越來越少,問題查找逐步向縱深發展,不僅局限在安全生產方面,陸續出現各種合理化建議。
總之,企業要確保安全檢查管理模式創新,實現安全管理信息化。一方面,有效規范安全檢查工作,并減小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將有效促進企業在生產運行管理中更好落實國家法規、技術規范,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更有效避免事故,落實好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將進一步提升企業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