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文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七一小學 廣西玉林 537000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節中構建一個以生為本的趣味和輕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行相應問題的探究學習。輕松和自在的教學環境使得小學生的思維保持高度集中和活躍,不僅可以強化思維深度,還可以增強主動探究的自信心,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真正提升,學科素養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也水到渠成。創設符合小學生親身體會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有利于把小學生的生活體驗融合到課堂探究過程中,提升小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思維深度和解題能力。
小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水平還不高,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簡單地將抽象、枯燥、理論性強的數學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而是要精選一定的教學方式、精心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在比較直觀的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情境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內在動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為有效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打好基礎,切實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得到實質性提高。例如,“簡易方程”這一單元的內容多是抽象難懂的,學生在初步學習時比較難以理解,教師需要研究如何才能提高知識講解的靈活性和生動性。對此,可以創設直觀形象的問題情境,將題目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如創設超市購物、價格計算、年齡推算等情境,通過這些具體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到問題中,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思考和探究,幫助他們理解、把握與運用簡易方程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很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大多依賴書面思維,整個思維過程缺乏深度。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許多知識內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依靠語言來描述是很蒼白的,學生很難更好地理解相關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結合待解決問題的特點,為學生創造更活躍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有更強的思維深度,利用周界知識來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思考土地的具體形狀,然后根據專題的一部分安排學生獨立作畫,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含義,有效地解決問題。
正確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正確認識問題的關鍵就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學習習慣,找到問題中的關鍵之處,從而使得學生的審題能力得到不斷提高。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審題能力的提高往往被許多教師近忽視,也是許多學生的薄弱環節。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提問的關鍵點,發現隱藏條件,充分讀懂題目要求,從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審題能力的培養是需要長期的系統的訓練。首先教師要激起學生的審題意識。教師可在教學中反復強調審題的重要性,就題目內容來鍛煉學生的審題意識與讀題能力。其次,教師要教學生審題的方法。通常審題可以分為四步:一是閱讀題目,大致判斷題目難度,準確把握題目的基本要求。二是標注題目,將題目中主要因素標注出來,關鍵詞圈出來。第三步是思考題目,根據題目主要信息思考解題思路。第四步是復述題目,在復述的過程中觀察是否忽略某些重要信息。在這四個步驟的引導、訓練下,學生才算真正完成了審題環節,有助于教會學生正確認識問題,為問題的解決打下基礎。
小學時期,學生普遍喜好玩鬧,這也使得其在數學學習時,無法良好地進行知識點的總結與反思。同時,由于小學生的解題思路不夠清晰,常常馬虎大意,造成一些數學題反復出錯。而錯題整理是降低學生做題錯誤率的重要方法,當前錯題本被廣泛應用于小學教育當中,其不但能幫助教師彌補教學缺失,促使數學教學效果得到良好提升。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知到自身的知識盲點,端正其學習態度,促使其養成錯題整理以及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對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指引學生總結自身的易錯題型,并將其制作成冊,詳細記錄自身的錯誤原因以及正確步驟。使小學生能夠深刻地反思自身的學習情況,讓他們能夠在后續的學習中更加便捷和正確地解答同類題型,進而幫助其樹立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可指引學生在課后多翻閱錯題本,深化自身對于易錯題型的認知。而且,教師可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教授學生糾錯方法,讓他們學會自主查找錯誤,培養其自主總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真相只有一個,答案也只有一個,但破案手段很多,解題方法也不可能只有一種。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面臨小升初的考試,許多教師往往會教給他們“提分寶典—解題套路和技巧”,只有遇到這類題就可以直接套用模板。不能否認總結規律也十分重要,但不能太過于肯定。只有一種套路往往會封殺學生的其他解題方法,限制他們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的同時,也會使他們喪失對通過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追求,這樣對解題提分尚有風險,更無法起到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作用。因此課后要及時總結,肯定學生不同的解題思路,引發學生不同的思考,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通過小學數學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思維水平,促進他們多項能力的發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將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充分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教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鼓勵他們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為未來的學生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