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海
廣西陸川縣清湖鎮陸坡小學 廣西陸川 537799
小學生由于思維才剛剛發展,對于思維性要求較高的數學學科的學習會存在一些困難,而且學生思維水平程度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也會存在差別,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就很容易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種狀態下,老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學生學習能力上的差異,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推動數學教學任務的發展。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因天賦、性格愛好及家庭等因素的影響,而有著不小的差異。首先,教師應當與學生展開友好的、有深度的交談與溝通,詢問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期望的學習成就等。隨后,教師再以學生反饋的信息為依據,并結合作業練習及考試檢測等方法,在對全班學生情況有一個全面掌握的基礎上,將其合理分為以下三個層次:對數學興趣濃厚,思維活躍,且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將其分為A層;對于思維活躍,學習能力比較強,但缺乏主動學習精神的學生,可將其分成B層;將興趣缺乏,數學學習積極性不高,且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分為C層。為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最好不要公布分層結果,然后將層次不同的學生合理分成多個學習小組,引導其展開互助學習。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將一學期的知識內容在時間上進行平均分配。這種課程的安排方式很容易造成學生掌握程度和教學進度上的矛盾,長期如此也就成為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難題。在分層教學中,如何安排教學中的課程進度成為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保證學生提升學習能力的基礎。以兩位數的乘法為例,在教學結束后發現,第一層次的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兩位數乘法的運算方法,在練習中除了個別由于粗心產生的錯誤之外基本都是正確的。第二層次的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運算方法,簡單的練習中毫無壓力,但是如果運算的數量增加,在進位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錯誤,具體表現為位次計算不準確或是直接忘記進位,練習中的正確率為60%左右。而第三層次的學生僅僅能夠掌握兩位數與一位數的乘法原則,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計算中很容易產生混亂,正確率僅僅為30%。這種教學情況說明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大多數學生還不能掌握兩位數乘法的計算,需要加強練習,延長教學實踐。
作為學生學習水平的一項重要考查指標,家庭作業的合理分層也非常重要。小學數學教師在設置家庭作業時,可多樣化設計作業的形式及內容,并引導學生從自身學習能力及興趣出發,對作業的模塊進行合理選擇。一般來說,作業主要分為理論型與實踐型兩種,教師在設置作業的形式時,還可有效融合語文等其他學科。例如,在學習有關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內容后,教師可將長方體的長寬高或正方體的棱長告訴學生,讓他們對長/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進行自主探究;或是創設相關情境,讓學生自主測量并計算花壇的面積以及包裝盒的表面積與體積等,在探究數學問題的同時,學生還可掌握一定生活經驗;此外,教師也可讓學生借助自身生活經驗及所學的語文知識,用自己的話來總結長/正方體的概念。小學數學教師無論設置何種形式的家庭作業,都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對作業的難度進行科學設置,這樣不僅可激發A、B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減輕基礎比較薄弱的C層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其學習數學的信心。
對課堂反思的分層教學,更多的是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這要求教師在評價測試時要時刻關注,并且考慮到各個階層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他們在不同階層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來進行反思。如在期中考試后,教師發現學生成績不理想,大多數學生的考試成績偏低。此時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分析,首先要先看看試卷難度,看試卷難度是否適合所有學生,而不是盲目的批評學生或者過度指責自己。如果試卷難度較大,一些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做不出來是很正常的。教師要理性看待成績,幫助學生分析自己試卷中存在的問題,是否做到了不應該失分的題都不失分,如果這種情況,即使學生這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也不應該過多指責,是試卷問題占大多數。而如果是學生本身對基礎知識掌握還不夠扎實,教師就需要引起重視,對他們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看是自己在教學中做的不到位,讓學生無法理解,還是學生的個人原因導致的成績不理想。除此之外,教師自己在出考試題時,應該整體把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生所處梯度,盡量做出一份可以全面分析掌握學生綜合能力的試卷,而不是只針對某個梯度的學生的試卷。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規律不同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與幫助。通過科學的引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助于發揮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進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