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濤
東營市特種設備檢驗所 山東東營 257000
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可以充分增強焊接接頭的特性,提高其物理學性能,舒緩焊接后的殘余應力,使得承軸結構大小穩定,淬硬區硬化程度明顯降低,降低金屬含氫量,提升抗腐蝕性,減輕熱影響。由此可見,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至關重要,由此他復雜紊亂難以管理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軸承設備焊后熱處理雖然有GB/T30583-2014《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規程》作為標準依據規范,但是在實際生活操作中這種標準沒有得到嚴格地遵循,因此在軸承設備中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軸承安全的問題迫在眉睫,這一場安全的戰役不可避免[1]。
在二十世紀中葉,煤反應爐是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中關鍵的退火、淬火設施,使其淬火部位浸于豆油中,用毫伏計和熱電偶來控制溫度。后來在蘇聯的科技援助下,這種方法逐漸被淘汰,棄用,我國的軸承事業開始跨進使用電加熱爐和連續加熱生產線的新時代。與此同時,使用氣體滲碳爐對軋機軸承進行滲碳充分適應了特大及各類專屬軸承的要求。其中中頻淬火,遠紅外回火被廣泛運用,后來在1960年以后推桿式電爐被運用于退火處理。隨之而來的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國工業蓬勃發展,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對軸承產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時質量要求也愈發嚴格。提高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的技術水平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從“六五”到“七五”,再從“七五”到“八五”軸承行業的熱處理技術得到了企業廣泛的關注與重視,資金、人才都想這個方向傾斜,同時也收到了確切的實際功效。在改革開放的階段,提倡走出去與引進來并重。
氣氛覆蓋的程度在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中早就被發達國家視為重點普及項目,但是我國目前的可控氣氛覆蓋面僅僅只有大約30%,還有70%的產品甚至在氧化氣氛中就被加工處理了,這就體現出了巨大的差距,這也是我國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需要追趕其他國家的地方。
雖然在軸承行業的設備在不斷更新換代,但在1960年代遺留下來的設備,雖然款式老舊,生產效率低下,環境污染嚴重,資源消耗浪費嚴重,次品率高,質量低下,但是設備本身質量尚可,有些廠商仍然利用這些陳舊的設備生產。陳舊設備的大量積弊,非常不利于承壓設備的進步與發展。
就實際使用情況而言,國產設備與進口設備之間仍然有著明顯的差別。不論是從產品原料、做工質量、氣氛裝置、配套元件都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故而導致國產設備使用時易發故障,難以維修,使用時間短,適用性差。
在軸承行業,大家普遍看重淬火加熱技術手段,致力于淬火加熱技術的發展,所以現如今其水平已基本滿足各系列產品的要求。但是這也導致了長期的“偏科”現象,那就是對淬火冷卻技術的疏忽,在壓膜淬火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TNT公司在淬火壓床這方面做得尤為優秀,使得小于120mm的套圈實現了完全的自動篩選。反觀國內的淬火冷卻技術,發展相對較為緩慢,且較少引進先進的設備大多習慣使用國產設備,這些都是對淬火冷技術的一種不重視的表現[2]。
發達工業國家已經可以全面運用感應淬火,因為其工作效率高、產品氧化程度低、碳源損耗小、節約資源、降低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優點。但是國內的情況并不樂觀,只要少數的幾個公司重視感應淬火的發展,如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在原308自動線、東莞軸承廠、原青島軸承廠積極引進感應淬火的先進裝備,但是國內關于推動技術方面的經驗有所缺失。
要進行企業安全注冊需要先滿足幾項基本的要求。首先,需要有獨立法人的資格,同時具備經營執照和專業組織代碼;其次,組織內部必須分工清晰,有著穩定的辦公地點;再次,還要有校準間、檔案庫,并且掌握相關法規準則;最后就是,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足量的訂單業務,以及必備的資料信息。
自動化的溫度調控設備、自動化的溫度測量設備、以及及時的溫度記錄裝置。
確保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必須從業資格,包括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的工程師、溫度調控責任員、測溫負責人、焊接專員、溫度儀器校準員,并且分別對其進行崗前業務能力的考查[3]。
從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的連貫、完整、一次等特點出發,并且以實際操作為指引,來建立保障質量的安全體系。為確保責任分明,追責到個人可對溫度儀、熱處理爐、加熱器等等一些列設備進行數字和字母混合編號。制定合理科學且貼合實際的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規章制度:①規定標準通用流程;②熱處理籌備與驗收流程規章;③計量儀、熱電偶使用規范;④加熱變形危害物質處理;⑤包裹承壓設備標準;⑥設備規范焊接流程;⑦文檔文案及工程資料儲存規范。
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是整個工藝流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其過程的復雜性以及檢測的不確定性和實際操作中的效益因素,也是承壓設備制備中最難以掌控的一個環節。由于目前,相關企業部門對承壓設備焊后熱處理的認識不夠完備,同時生產生活中設備落后及工作人員資質相對不足,也就給承壓設備的制備造成了很多的問題。因此相對的安全注冊就顯得尤為關鍵,通過其管理條列就可以使承壓設備的制備邁向合理化和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