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偉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廊坊 065000
私營經濟在發達國家很少被提及。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民營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它不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中國經濟的一支生力軍。在民營經濟的定義方面,專家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理論層面并不明確。山東省在本次試點中采用的民營經濟概念是:企業資產是大陸公民的民營經濟組成部分,包括個體經濟、民營經濟、混合經濟等民營經濟組成部分。監測對象分為個體私營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私營經濟和非企業法人的私營經濟三類。
一般來說,私營經濟可以理解為中國公民在中國境內進行的經濟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香港、澳門和臺灣的同胞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然而,在工商登記中,香港、澳門和臺灣商人的投資不被視為國內投資,而是作為外國投資。因此,從實際管理的角度看,民營經濟不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商人的經濟。
在現有的統計指標中,經濟普查使用的指標涉及面廣,內容也很全面。但在非普查年份,統計報表趨于簡化,即統計報表中包含的民營經濟指標有所減少。因此,確定民營經濟統計制度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所有制經濟指標。
由于民營經濟涉及多產業、多行業、多所有制,在現行登記注冊類型與統計報表中并沒有明確的“民營”指標,因此我們只能在理論概念的基礎上,采取“倒扣法”“累加法”等方法,使用逆向思維辦法,核算民營經濟的統計數據。實際統計工作的關鍵在于采用哪一種指標來界定所有制的形式、劃分經濟類型。通過比較現有的統計報表,可以從以下兩類指標中進行選擇:
一是“實收資本”指標。統計報表《調查單位基本情況表》中“實收資本”的統計指標,具體包括六種形式:國家資本、集體資本、法人資本、個人資本、港澳臺資本和外商資本。根據研究,按照民營經濟范疇可以將個人資本與民營資本劃入民營經濟統計范圍。二是“登記注冊類型”指標。在統計報表《調查單位基本情況表》中,我們選取“登記注冊類型”指標,具體包括內資、港澳臺商投資與外商投資三部分的內容,民營經濟主要集中在“內資”部分。具體操作過程中,由于登記注冊類型存在界定不清的情況,我們可以結合“企業控股情況”具體分析,即登記注冊類型為股份合作與其他聯營,其中如果“企業控股情況”指標為國有控股或是集體控股的,就可以認定為企業屬于非民營范疇,不能納入民營經濟統計范圍。
個體工商戶創造的民營經濟價值應納入所屬行業的經濟范疇。統計報表中的《調查單位基本情況表》僅限于法人單位,個體工商戶的所有制結構情況不在其中,無法一概而論。個體工商戶在法律上界定為:工商業經營符合民營經濟中以“民”的特點的,其創造的價值應全部歸屬在民營經濟中的“個體私營經濟”。
農業產業中的民營經濟占比要通過企業內部產量的具體結構進行確定。由于當前的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并不是通過企業核算的,因而無法直接通過企業的實收資本結構準確區分。建議一方面通過“實收資本”確定農業企業中的民營占比,計算企業部門的民營經濟總量;另一方面通過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等行業內部的產量結構,如林業中的林產品產量和竹木采伐產量、漁業中的捕撈產量和養殖產量等,來計算非企業部分中的民營經濟總量與占比。
建筑業需要使用經濟普查數據,來確定個體私營單位的增加值。根據《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的規定,建筑業總產值、建筑業增加值等是依據當年資質內建筑業企業的財務報表計算所得,并未考慮個體私營單位可能創造的經濟價值。但這可在5年一次的經濟普查中予以彌補,并對前5年數據進行修訂。由于建筑業無法收集到平時年份的數據,只能借助經濟普查收集到的個體私營單位增加值占資質內建筑業企業增加值的比重,進而推算出平時年份的增加值,用于計算個體私營經濟單位的增加值。
由于實際情況與理論研究的差距,我們發現民營經濟統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在使用“實收資本”指標劃分民營經濟時,由于一些企業的股權結構具有多重性,且受不完全信息的限制,無法對其股權結構進行進一步的分解分析。在民營經濟增加值的計算方法中,對五類資本的比例進行了分攤,造成了與實際情況的偏差。二是由于現行的統計制度,無法對調查單位基本信息和財務狀況的準確性、完整性進行評價,可能導致統計指標的遺漏或不準確,最終影響統計結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一種科學、實用、更具操作性的灌裝方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三是民營企業和個體戶統計困難較大。從統計工作的實際經驗看,民營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統計報表的及時性無法滿足,很多企業上報熱情不高,需要多次督促上報。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之一,是民營企業和個體戶不愿公開經營情況。第二,一些報道的數據不真實。這主要體現在一些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能真實反映生產經營情況,一些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利益驅使而不納稅,從而掩蓋了實際經營情況。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成為企業間競爭的又一焦點。民營企業經濟作為我國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體制的靈活性,能夠更快地適應新形勢對統計工作的要求,同時,其規模相對較小,為了實現跨越式發展,也迫切需要進行統計創新,發揮其作用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