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翔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長沙 417000
在前期設計環節,設計人員需提前確定后澆帶的位置,并對后澆帶的尺寸進行精確標注,為下一步的后澆帶施工提供參考。在設計方案中,除了對后澆帶的斷面形式、施工寬度、間隔距離等進行明確說明外,像澆筑時間、所用材料及澆筑方式等,也都會對后澆帶的使用質量產生影響,需在設計階段提前進行說明或做好備注。位于建筑基礎底板上的后澆帶,考慮到可能會出現滲水、積水問題,在留置后澆帶時,還須提前設置集水坑[1]。
模板支護是高層建筑后澆帶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該依照施工設計圖、施工方案,并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模板支設,對兩側斷面形式進行合理確定,并保證模板位置和幾何尺寸的準確性,避免由于人為原因出現施工失誤進而影響工程質量。一般而言,當高層建筑對地下室防水有較高要求時,模板支設不應該設計成直槎形式,同時也不要在底板鋼筋上進行焊接;為了提高后澆帶的穩定性,避免由于側壓力的作用使模板移動,施工人員要做好模板的加固工作,可以在鋼筋骨架中加設斜拉筋和水平拉筋,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固有模板支護系統的支撐效果。
影響后澆帶后期使用質量的直接因素是鋼筋是否進行規范處理。后澆帶鋼筋處理的注意事項:①須將后澆帶的梁板受力的那部分鋼筋分裂開,須使筏形基礎底板受力的鋼筋得到暢通;②最好使用焊接方法連接受力主筋,加筋率通常在基礎筋率30%以下;③適當增加兩側混凝土墊塊和馬凳數量,當進行綁扎鋼筋時,是為使其高度和保護層始終在規定范圍,同時加密放置后澆帶中的馬凳和墊塊;④如果有其他鋼筋添加要求,應同時完成[2]。
澆筑環節是整個后澆帶施工流程中的核心要點,也是現場施工人員需進行技術控制的關鍵。從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開始密切監測沉降情況,在養護28d結束后,匯總觀測數據,保證沉降量至少達到50%后,才可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否則需繼續延長養護時間。安排技術人員對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止水條等進行全面檢查,確定符合后澆帶施工標準后,重新制作新的混凝土。后澆帶所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要高于原混凝土一個等級,且摻加適量的UEA膨脹劑,制作成無收縮混凝土。根據后澆帶的設計參數,如厚度不超過500mm,則一次性澆筑完成;如厚度大于500mm,則分層澆筑。在澆筑時,當后澆帶混凝土厚度達到200mm后,開始插入振搗棒進行振搗、密實。后澆帶澆筑完成后,也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養護,且必須等到后澆帶的實際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后,才能拆除底模。
高層建筑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進行第二次振搗,促進混凝土界面結合力和混凝土密實性,保證兩部分混凝土各自收縮、相互融合,平衡漿體和固體材料。同時要做好混凝土的后期養護工作,后期養護質量直接關乎整個混凝土工程質量,施工人員要提高重視程度。施工單位要做好標志,設立路障牌提醒工作人員,明確后澆帶在建設施工現場的位置,并保持施工部位的干凈整潔,避免臟亂雜物進入施工現場,為后期養護工作奠定基礎。
后澆帶施工前,技術人員應首先熟悉設計圖紙,在設計圖紙交底、會審時應向設計人員提出合理化建議。如后澆帶設計不夠詳細時,應在設計會審時請設計人員明確后澆帶的類型、位置、混凝土強度和抗滲等級、梁板鋼筋補強、細部構造措施、封閉時間等。在施工過程中,對于設計圖紙產生的疑問應書面匯報現場監理和建設單位,由建設單位轉交設計人員進行補充、完善。根據有關技術標準規定,后澆帶施工應以單體設計優先為原則,反之,應根據設計要求,套用相應的標準圖集進行施工[3]。
后澆帶將混凝土結構分為多個部分,這些后澆帶位置各異,澆筑時間也并不統一,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與施工規范進行,在期限時間內進行澆筑,確保工程質量與進度?;炷潦艿綔囟扔绊戄^大,在施工時,盡量選擇溫度較高并且較為平穩的白天,如果條件允許,盡量將施工溫度控制在10℃左右。在此溫度范圍內,對于后期養護最為有利,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產生裂縫。
模板支撐拆除前要提供同條件混凝土拆模試塊檢測報告,不得過早拆除。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只有鋼筋相連,拆除模板支撐后,該處形成懸挑狀態,受力體系發生重大變化且跨度越大,懸臂越長。在上部結構支撐尚未拆除的情況下,危害更大。同時,上部結構各種荷載的共同作用,加上結構本身的重量,等于在后澆帶的兩端施加了大于使用荷載的向下應力,會使梁板懸臂根部發生裂縫,甚至在懸臂起點處發生整體斷裂。同時,過早拆除模板支撐將影響結構混凝土后期強度。
綜上所述,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研究,主要是為了確保施工質量,讓房屋建筑的質量可以達標。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完善,讓后澆帶施工技術可以得到有效發揮,不斷提高住房質量,才能給我們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