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鵬 姜志芹 李本東 張秀娥
1.萬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東營 257500
2.山東萬達電纜有限公司 山東東營 257506
3.山東萬達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山東東營 257100
在當前供應鏈管理已經愈發受到社會各界重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者和企業也開始在供應鏈管理的基礎上審視傳統的質量管理理論,從不同維度探討供應鏈管理與質量管理之間是否存在融合性發展的趨勢。事實上,供應鏈管理能夠通過對產品上游、下游業務流程的集成管理為客戶提供能夠充分滿足其質量需求與差異要求的產品,對于提升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塑造企業產品知名形象均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而質量管理則涵蓋了對當前企業產品內部生產過程的管理與對外部客戶服務過程的管理兩項內容。
首先供應鏈指的是當前企業產品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涉及到產品生產以產品服務,將產品提供到最終客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有企業在產品生產流通過程中形成的網鏈結構即被稱之為供應鏈。而供應鏈管理即指的是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確保當前產品的供應鏈運作能夠達到理想的優化目標,也即在產品供應鏈過程中以最少的成本確保產品能夠從最初采購流程,就能夠達到充分滿足客戶需求、保證產品過程質量、提升產品經濟效益的目的。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包括縮短當前產品現金的周轉時間、降低過程企業面臨的風險、實現產品經濟效益的增長、提供可預測的利潤收入[1]。
其次質量管理指的是一種以實現當前產品質量達到有效控制目標的管理性質活動。產品的質量管理涉及到產品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職責三個方面,管理人員要結合當前產品質量體系中的策劃、控制、保證、改進等多項措施來實現產品質量的相應目標。也即,產品質量管理指的是在產品質量方面對其進行指揮、控制、組織和協調的一系類活動。
最后,在質量管理已經發展到全面質量管理的背景下,供應鏈管理理論的出現使得學者和企業都開始重新審視以往的質量管理理論。在當前全球一體化經濟發展背景下,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產品涉及到的上游企業與下游企業不斷發生動態變化,為了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管理績效,必須采取合理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尤其是雖然供應鏈管理與質量管理在實施過程中其基本原理理論與實現過程中所耗費的資源均存在一定差異,但二者之間卻存在實現資源依賴的共同領域,由此使得質量管理范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以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質量管理體系開始越來越多的應用于不同企業產品的生產流通過程中。
戰略作為一種知名當前產品供應鏈市場競爭機遇和競爭優勢的方法體系,以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質量管理戰略包含三種類型:首先是以產品供應庫為導向的在當前產品上下游企業進行目標共享和戰略共享的管理方法;其次是直接運用和實施質量運動的管理方法;最后是通過交流和運營達到一體化管理目標的管理方法。結合供應鏈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以往供應鏈管理發展過程中應用的全面質量管理方法、供應庫管理方法以及顧客導向管理方法是供應鏈管理中的主要要素內容,然而上述要素內容的存在在大部分情況下并不能達到理想的供應鏈管理效果。也正因此,質量管理開始被融入到供應鏈管理中并已經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要素。企業產品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需要繁多的知識密集型產品來達到產品差異化發展的目標,也因此需要對供應鏈管理與產品創新進行有效改進,如此才能充分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以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質量管理方法必然涉及到產品流程的集成與管理。供應鏈本身就是產品生產流通過程中各項業務流程形成的一個集成系統,對供應鏈系統進行有效管理也要求管理人員必須結合當前客戶需求,在明確最佳庫存水平的基礎上實施各項有效策略和程序來協調供應鏈體系中的各項活動與流程。因此對集成供應鏈系統下物流智能的協調必然要求改進當前的流程質量,以此達到降低流程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流程運轉績效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可以使用初始化方法與持續改進方法。以持續改進方法為例,首先要明確當前質量績效的測量方法并針對當前產品的供應鏈流程設定具體的質量目標,進而結合當前產品的供應鏈流程采取有效改進措施,對其改進效果進行控制與監測,形成供應商伙伴之間的流程橋梁[2]。
供應鏈需要通過對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之間的綜合管理來降低產品的生產流通成本,以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質量管理在實施過程中也應當關注企業內部職能的達成,以及企業與供應鏈伙伴企業之間的連接是否通暢有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供應鏈體系中不同企業處于產品不同階段,對當前階段的產品質量亦有不同的認識和標準。因此以供應鏈為基礎的質量管理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密切交流并保持良好的伙伴關系,共享產品目標、積極協調運營、持續改進績效,供應鏈企業彼此關系的穩定性與信息的透明性能夠最大程度的實現不同企業在產品質量目標要求上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供應鏈體系中質量管理的融入是保證供應鏈能夠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要素,同時也是規避產品質量問題、發揮供應鏈體系成效的一項重要手段。以供應鏈管理為基礎的質量管理應當形成統一的產品戰略,擁有密切的交流伙伴關系,采取科學合理的集成管理方法,最終實現供應鏈管理與質量管理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