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坤
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城市雙修”指生態修復與城市修補。其中,生態修復旨在有計劃、有步驟地修復被破壞山體、河流、植被,重點是通過一系列手段恢復城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城市修補可不斷改善城市公共服務質量,改進市政基礎設施條件,發掘和保護城市歷史文化與社會網絡,使城市功能體系及其承載的空間場所得到全面系統的修復、彌補和完善。鄭州市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是鄭州市河道綜合治理及生態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施工準備、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等方面,針對綠化施工應用進行提煉總結,將為類似工程的實施提供經驗[1]。
在對水利工程河道展開施工管理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將會經常性的在河道之中發現堤壩,電纜,管線等構筑物的隨意排布問題,導致河道的整體布局相對比較混亂,易造成河道堵塞問題,影響其防洪和排洪功能。與此同時,極少數情況下,橋梁設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忽略了對整體河道布局的考慮,導致搭建出的橋梁對河道泄洪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除此以外,河道中廣泛存在的承臺和橋墩也會導致河道局部改流,再加上部分部門和個人長期在河道中丟至垃圾,最終會誘發水體堵塞問題。而在水利工程和到施工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若無法及時發現并處理系列問題,將會為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轉埋下極其嚴重的隱患。
一是河道管理體系不完善。針對河道管理來講,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法律規定,但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到河道管理工作中。在這一背景下,難免會出現部門與部門權責不清的問題,進而導致河道管理質量較差。由于權責劃分不明確,且職責界限十分模糊,會阻礙河道管理政策的落實,不利于河道管理順利進行。另外,因為管理體制的不完善,諸多企業為自身成本支出最小化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隨意向河道排放廢棄物,導致河道環境與周邊生態環境受到污染。二是環保意識較低。從當前角度分析,河道治理建設側重防洪安全,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和生態建設等工作,長此以往,導致河道水環境惡化,不僅會影響水體與生態環境,同時還會產生難聞氣味,給河道周圍群眾生活帶來不利影響,進而誘發各種各樣的身體疾病。相關管理部門雖然采取了措施,但因為自身環保意識不強,工作開展十分被動,且阻力較大[2]。
在開展水利工程河道施工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相關負責部門應將工程的進度和質量作為兩大核心要點,對其展開科學合理的規劃。具體來說,相關施工管理部門應嚴格遵循如下原則:首先,施工管理人員應對河道上下游分布特點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可以保證河道平穩性的施工手段,確保施工措施可以符合河道的變化規律,從根源上規避可能出現的系列河道工程質量問題。其次,河灘淤泥的大量堆積是造成河道堵塞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施工管理人員務必要保證河道的堤壩之間具有足夠的距離,促使河灘淤泥對于河道治理工作質量的影響消滅于無形。與此同時,人員應結合具體的地勢特點,對河道和堤壩進行合理布局,從而使其發揮洪水流速調控作用,為護岸工程的建設奠定基礎。最后,施工管理部門應采取多元化手段來實現節點控制目的。
要實現生態化管理,管理者應轉變以往的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采取生態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以及環境規劃統一的生態型管理方式,借助河長制工作平臺,以此來實現綜合且有效的系統性資源管理。在此過程中,建立河道管理的地方政府首長負全責,河道流經區域的黨政領導應負主要責任,當地河道行政主管部門應負擔起組織實施責任,同時融合河道管理機制來開展管理。河道管理需要依靠鄉鎮和職能部門共同肩負責任,在城鄉建設規劃的過程中,住建部門應配合河道主管部門共同做好規劃,切不可不經審批就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開展建設。另外,國土資源部門在審批河道周圍建設用地時,需要征得河道主管部門的同意,在同意之后方可依照程序來進行審批[3]。
城市河道在人們的實際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租用,但是在城市化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中,城市的發展對于城市河道內部的生態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為了能夠保證城市河道的生態環境可以可持續的發展,以保證人類的多項活動可以順利的開展和進行,并為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必須要對城市的河道進行必要的治理和美化。在實際進行城市河道的治理美化工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首先需要關注的就是要保證城市在防洪方面的安全問題,要保證經過治理與美化之后的城市河道的過流截面,不能較比治理之前小,以保證在實際行洪時的水位不能被太高,在實際治理和美化中也要保證原有的河道堤線存在,嚴禁出現對實際行洪時的河道的擠占或者相關人文類的景觀對城市河道阻水產生的影響。
綜上所述,河道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直接關系到水利工程性能的發揮。因此,施工管理部門應結合現階段河道施工管理存在的實際問題,對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管理對策進行合理規劃,盡快推動施工管理統一標準的形成,加強對河道施工管理的宣傳力度和監督力度,從而推動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