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
【摘要】2019年年末,我國爆發了新冠疫情,對整個社會都帶來了巨大挑戰,社會經濟的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一定沖擊,房地產行業作為社會的特殊產業,在疫情期間也受到很多影響,文章將簡要分析,并試著探索應對措施,為疫情期間房地產行業的平穩過渡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新冠疫情;房地產;特殊性;影響;建議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1.010
1、新冠疫情對房地產行業造成的影響
1.1新冠疫情與“非典”對房地產行業影響不同
新冠疫情的爆發,很難不讓人想到2003年的“非典”,都是呼吸類傳染性疾病,都給全社會帶來了很大災難,都給社會造成了一定時間的停擺,都給社會造成了相當大的沖擊,但是,兩者又有很多不同地方,總體而言,2020年,中國的經濟水平更為發達,國家綜合實力增強,社會醫療水平更高,疾病防控能力更高,抗災害能力大幅度提升,“新冠疫情”造成的社會疫情沒有“非典”那么嚴重,表現在房地產方面也呈現了很多不同:2003年“非典”時期,我國房地產行業屬于98房改初期,需求量大,投資消費爆發式增長;2020年,我國的房地產行業進入“住房不炒”階段,房地產投資和消費都屬于倒“U”型結構,總體比較穩定;2003年,我國房企的負債率較低,十多年不斷增長,據國家住建局調研報告,我國房企2019年前三季度負債率達80.26%,處于較高水平;由于社會經濟迅速增長,我國居民的住房消費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新冠疫情暴發后,由于封閉式管理,很多民眾有了第二居所的購買意向,一定程度上也會刺激房地產消費的增長。
1.2新冠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1.2.1對銷售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房地產銷售的影響是最直觀的。疫情期間,很多城市進行封閉管理,很多房地產銷售門店“暫停經營”,很多售樓部、房地產銷售公司、房地產中介禁止營業,房地產銷量大量下滑,據住建部統計,2020年1月下旬,我國房地產成交量比2019年春節下降了95%,疫情較重的省份,商品房銷量下滑6%,雖然很多城市啟動了線上交易,但實際實行過程中的效用不大。疫情期間,線上銷售受到重視,豐富了房地產的銷售方式。此外,與傳統的房地產管理相比,疫情也帶來了房地產管理方式的改變,為了安全,疫情期間倡導人與人之間減少接觸、禁止聚集,戴口罩出門,所以,傳統的人工管理相比,依靠新興科技的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的監控、監測等管理方式發展很快,建筑的安全管理,尤其是疫情防控管理得到加強。
1.2.2對投資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房地產的投資也帶來了很大影響。首先,近年來,我國房企的負債率較高,房企的負擔較重,疫情期間,房地產銷售量大減,很多房企收入減少,導致現金流減少,房企還貸影響較大,部分中小房企無法按時履約還貸生存困難,有的房企不得不繼續向銀行借貸度過難關,導致負債率繼續升高。然后,房地產行業是綜合性產業,與社會的其他行業緊密相連,疫情期間,不光房地產,其他行業也暫時停擺,或者受到沖擊,流動資金減少,影響投資者的決策,疫情的不確定性也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導致房地產行業融資困難;最后,為了疫情防控,很多預建的、在建的房地產項目推遲,打亂了施工進度計劃,房地產投資回報周期變長,給企業帶來了一定損失。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新冠疫情影響投資規模和回報的同時,行業暫時的停擺也給國家有關部門帶來了契機規范對房地產行業的管理,一些投資亂象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有利于房地產投資的長期穩定。
1.2.3對土地供應的影響
新冠疫情下,受投資影響,我國的土地交易有所減少,但中長期來看沒有影響,我國的土地供應還是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多。
1.2.4對區域性影響
我國的房地產行業受區域影響較大,總體來看的,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區域性影響主要體現在市場需求和從業人員就業上,目前來說, 一線城市比較穩定,二線城市需求疲弱,三四線城市影響最大。
1.2.5對房地產政策的影響
新冠疫情暴發后,房地產行業出臺了一些政策促進行業的過渡,但總體大方向上,我國的房地產政策基本無大的變化。2016年下半年開始,我國進入新一輪房地產調控階段,強調“住房不炒”,實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總體宏觀調控政策,新冠疫情下,我國的房地產政策依然堅持以“維穩”為核心不動搖。
2、房地產行業受疫情沖擊的應對建議
新冠疫情下,我國的房地行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為了疫情期間的和平過渡,應積極加以應對,幫助房地產行業順利渡過難關。
2.1加強政策扶持
疫情期間的房地產行業,還是應遵循國家房地產調控的基本方向:“穩”字當先、“住房不炒”,堅持長期的調控房價為主,完善法律法規,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同時,疫情下,為了讓房地產行業盡快恢復運轉,應堅持“一城一策”,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受疫情影響的程度,房地產業面臨的具體困難,在維穩的前提下,出臺相應的、符合本地發展的政策措施、利好政策,促進本地區房地產行業的順利恢復與發展。
2.2央行出臺 LPR 的降息政策
我國房企總體負債率較高,疫情期間,很多企業的還貸困難,為了給房地產行業減輕負擔,增加流動性資金,央行出臺了LPR(Loan Prime Rate, LPR)政策,促進房地產行業復蘇,并且,在出臺LPR之前,MLF已經進行了先期利率下調,這對房地產行業緩解融資困難,降低房貸利率,間接拉動購買需求,穩定樓市起到了一定作用。
2.3加大回款與融資力度
疫情下,很多房地產企業的流動資金減少,對企業的安全不利,加強融資力度,利用存量項目銷售,提高企業的經營性資金流動,為企業提供流動資金,保障企業的平穩過渡十分重要。
2.4探索多種渠道銷售模式
疫情期間,區域封閉已成既定事實,傳統的銷售模式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探索多種渠道銷售模式,提高房地產的銷量十分重要。疫情期間,很多房地產打通了線上銷售模式,建立了線上引流平臺、展示平臺、交易平臺,5G技術、VR技術、網絡視頻技術等得到了良好運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房產銷售渠道的發展,也保障了防疫安全。
2.5規范房地產管理,提升房地產質量
房地產歸根到底是特殊商品,房地產行業要想獲得良好的發展,最核心的還是保障房地產的質量和管理,新冠疫情的爆發,深刻的影響了民眾思想觀念,使我國民眾更加注重健康、保健、醫療、防疫等條件,所以,未來的房地產建設和老舊小區的改造應走綠色住宅之路,提高住宅的醫療條件,改善住宅區的生態環境,提高小區的衛生防疫工作水平,讓民眾住得放心、舒心、安心。各區域應加強規范房地產建設,積極清理爛尾樓,減少資源浪費,促進房地產行業的科學投資與建設。
結語:
房地產行業具有自己的特點,房地產是特殊商品,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銷售、投資、土地供應、區域差異、房地產政策等,文章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探討了相關的應對建議,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對疫情下的房地產行業的穩定過渡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參考文獻:
[1]趙冬梅.新冠疫情對我國房地產的影響及走勢分析[J].中國房地產.2020(04):29-31.
[2]鐘偉.新冠疫情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影響[J].新金融評論.2020(01):29-37.
[3]劉暢.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歷史回顧及展望[J].中國經濟報告,2019,(6).
[4]劉英.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多大?[N].21世紀經濟報道,2020-02-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