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復委
【摘要】為解決城市軌道交通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將針對軌道交通進行施工時的新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提出新技術具體呈現形式以及運用方法,并且說明軌道交通進行施工時運用新技術的要點,以期為相關工程建設提供一定參考,保證軌道交通在建設過程中的整體質量與效果,充分滿足人們出行需要。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新技術;質量與效果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1.177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來講,便捷性比較明顯,并且客流量比較大,因此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居民在施工時的實際需求,針對施工工藝做出調整,提升工程建設整體質量,這屬于城市軌道交通實現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在施工內容變得更加復雜影響下,需加強技術研究以及技術創新,為其不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1、城市軌道交通施工時的新技術要點
1.1電氣系統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來講,電氣屬于其各項設施中的重要組成,能夠將其功能充分體現出來。電氣系統應重視安裝工作與調試工作,其中包括電力系統動力、照明系統、供電系統等,這些環節中技術運用能夠將電力系統在施工時的周期縮短,將交通安全性提高,保證城市軌道交通在運行時的經濟性。
1.2給排水工程
給水系統設置消防給水表、生產和生活給水表,設備區當中消火栓箱安裝時運用明裝或者是半暗裝方式。排水系統為污水系統以及廢水系統??梢栽O置廢水泵房、污水泵房等,也可以設置出入水池,無論是污水還是廢水,都會在水池中匯集,然后對其進行凈化。排水時通過污水泵使水質得到有效提升,運用壓力井使水被排放在污水管中。
1.3通風系統
在針對通風系統進行安裝過程中,需關注這幾方面,重視安裝控制柜以及隧道風機器,同時重視安裝組合風閥、消聲器等等。除此之外,需關注活塞風道、回排風機、空調新風機等安裝問題。
2、城市軌道交通施工時的新技術
2.1地鐵隧道
地面狀態較好情況下,地鐵中的區間隧道進行挖掘過程中,可以運用明挖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在運用過程中,會影響社會環境有效發展,使用時適用于交通不夠便捷,并且無人區域,同時區域中管道線路也需求較少。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淺埋暗挖這種方式對于斷面比較適合,并且這種方法在運用過程中價格比較低,同時這種方法在運用過程中也具有靈活多變特點。對于盾構法來講,這種方法適用于流砂較大、較為軟弱,且斷面不發生變化的區域。運用這一方法過程中,雖然一次性投入較大,但是整體施工速度比較快。此方法對新奧法理論進行了借鑒,與中國工程實際條件結合在了一起,屬于較為完備的理論方法以及操作方法。與新奧法存在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松散土介質進行圍巖狀態下比較適用,埋深需和隧道直徑相同,或者是與其直徑相比更小,優勢在于對交通產生的影響比較小,噪聲不大,并且污染也較小,在斷面與尺寸不同隧道中比較適用。淺埋暗挖這一施工技術在運用過程中需展開開挖工作。原理體現在開挖時運用土層穩定能力,通過一定措施進行支撐。在此過程中,需加強對圍巖以及土層表面支護結構的運用,在砂層、黏性土層地質中較為適用。當前此種方法在施工中獲得了比較廣泛的應用,尤其在跨度比較大的隧道段中,應用價值更為明顯。
除了運用淺埋暗挖方法,也會運用盾構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也比較廣泛,特點主要體現在便捷性以及安全性,可以避免危險隱患出現。同時這一技術在運用過程中,環保作用比較明顯,在流砂大和較軟斷面中較為適用,施工時整體速度比較快。
2.2車站施工
對于城市軌道交通來講,車站進行施工時,可以將其劃分為新建型以及擴建型。對于新建型來講,屬于樞紐站,在規劃過程中,換乘路線需運用一次施工以及一次建設完成。但是其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仍然有一定問題,主要體現在基坑施工。一般情況下,車站選址會比較空闊,在保護建筑物時存在較大難度。對于擴建型來講,主要在原本車站周圍增加新車站,進而形成樞紐。在建筑物整體密度比較高情況下,環保要求也會相對較高。車站在進行施工時,施工新技術為新型蓋挖法、綜合技術、深層地基加固。就綜合技術來講,為三種技術進行組合形成,即換乘樞紐共建、地下空間利用、換乘樞紐建設。實踐證明,通過共建技術,可促進車站內部實現多點換乘。地下空間運用技術以及擴建換乘施工技術在運用時存在難度,但是實際運用時可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對應措施解決,上述兩種技術整體發展空間比較大。就深層地基加固來講,主要是運用雙高壓旋噴相關技術以及MJS高壓旋噴相關技術構成。其中雙高壓旋噴技術和三重管旋噴相關技術對比加固范圍更加大,并且實際使用范圍也比較廣,在施工時能對地面隆起進行有效控制。MJS高壓旋噴能夠對壓力進行全方位平衡,可以發揮保護作用。
2.3深基坑防水
城市軌道交通進行建設時,深基坑結構獲得了比較廣泛的應用,結構的運用能夠與城市發展實際需求之間相適應,但是也存在一些難點問題需要解決,其中需給予充分重視的便是防水問題。對于地鐵深基坑而言,也需重視防水技術的運用,相關內容主要為兩方面:一方面,對于工程地下水進行及時排除,保證工程進行建設過程中的整體安全效果,防止積水會對后續施工正常進行產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需將防水、工作做好,實施防水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結構受到水影響以及沖擊,保證工程施工整體價值性,使工程可以體現出較好效果。
2.4新型蓋挖
軌道交通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要求與建設施工往往會存在矛盾,新型蓋挖這一技術是在此基礎上衍生,這種技術與舊技術相比存在較多優勢,在應用過程中獲得的效果比較明顯,可以使傳統技術在運用時存在的問題獲得有效解決,因此在軌道交通建設中獲得了較好應用。此項技術在運用過程中,一體化特點比較明顯,操作時可以實現運用模塊化以及標準化方式進行控制,整體操作過程中更具有連貫性,并且高效性也比較明顯。體系結構當中的,鋼支撐體系為十分關鍵內容,這一體系在運用過程中,規范效果比較明顯。進行路面蓋板過程中,能夠使施工更具安全性,這種方法在施工結束之后可以對其展開重復利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將工程在施工時的成本減少。
結語:
總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過程中,軌道交通獲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數量上明顯增加。并且其在施工過程中,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施工難度有所加大。為保證施工時技術運用能夠與實際需求之間相適應,需加強對新技術的運用與研究,促進施工技術更加完善,保證軌道交通進行施工時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秀仁,陳鵬,高亮,等.城市軌道交通智能裝配式減振軌道系統成套技術[J].都市快軌交通,2019(06).
[2]李保才.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技術和管理措施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4).
[3]余芳強,宋天任,陳菁.面向網絡化應用的古建筑BIM模型輕量化處理技術[J].建筑施工,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