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恒
2018年3月,朝陽市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市委要求,陸續組織省市縣三級1811名優秀干部到鄉村工作。3個寒暑的不懈努力,1000天的艱辛付出,第一書記們迎來了秋的收獲,與基層干部群眾一道共同書寫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篇章。
高度重視選“硬人”。選派干部輪換工作伊始,朝陽市委書記張淑萍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研究部署第一書記和工作隊輪換工作。同時市委下發文件,堅決要把最優秀的干部選出來,把重點村最需要的干部派下去。市委組織部聞令而動,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寧國軍審定選派干部工作方案,多次聽取選派干部工作匯報,并提出具體指導意見。市縣兩級組織部嚴把政治關、品行關、廉潔關、能力關,緊緊抓住溝通初步人選這一關鍵環節,從硬性條件、工作履歷等方面逐人審核,確保“愿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精兵強將進入選派范圍。
人崗相適也是精準選派的關鍵環節。各級組織部門按照黨群部門幫軟弱渙散村、經濟部門幫集體經濟薄弱村、政法部門幫信訪穩定壓力大村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發揮第一書記的作用,切實做到“派需結合、因村選人、因人定村”。
明確職責壓擔子。為切實提高第一書記履職能力,市委組織部強化教育培訓。3年來,全市舉辦綜合培訓50余次;圍繞項目申報、金融信貸、精準扶貧等具體工作,分期分批組織專題培訓300余場次;市本級組織示范培訓第一書記522人次,縣(市)區每年都進行全員兜底培訓。
如何引導第一書記圍繞職責任務,做好各項工作?市委組織部明確提出選派干部四方面職責任務,即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為第一書記定崗、定責、定目標,壓實工作擔子,倒逼第一書記謀實事、創實業。
為推廣優秀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中探索、積累和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市委組織部篩選出52名優秀第一書記,將他們的事跡結集成《鄉村奮戰1000天——朝陽市選派干部風采錄》,為第一書記提供借鑒和啟迪。凌源市創新實施“旗幟引領攻堅路微信平臺”曬成績、“扶貧第一線”欄目看成績、季調度通報排名次方式,對選派干部工作進行督促指導,促進學習借鑒、溝通交流,推動選派干部充分發揮作用。
既要選好還要管好。朝陽市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先后制定了《朝陽市選派到鄉村工作干部管理辦法(試行)》《朝陽市選派到鄉村工作干部考核辦法》,下發了《選派干部請假的通知》,用制度約束選派干部的言行,用制度規范選派干部的工作。
聚焦靶向,落實責任,牢牢盯住“兩頭跑”“兩頭不見人”等現象,力促第一書記扎根農村、履職盡責。2018年以來,朝陽市共調整第一書記156人次,通報批評98人次。同時,采取實地督查、暗訪檢查、電話抽查“三查”并舉機制,不定期檢查第一書記在崗履職情況。及時出臺相關規定,除在抓實黨建、招商引資、民生實事等方面進行考核外,專門加大民主測評占比權重,讓群眾對第一書記工作情況進行評判。下發《關于進一步明確市直選派到鄉村工作干部有關待遇的通知》等文件,專門在生活、通信、交通、醫療、保險等方面給予經費補助,市本級財政每年拿出1000余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第一書記工作補助。各縣(市)區也克服財力不足、經費緊張等因素,多維度保障,全方位發力,讓第一書記工作安心、舒心、放心。
三年的辛勤付出,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第一書記中有的擔任了鄉鎮黨政主要領導,有的通過換屆進入了縣級領導班子,有的走上了副市級領導崗位,有的職級職稱得到了晉升。據不完全統計,僅市縣兩級選派干部就有204人得到了提拔重用,269人獲得市級以上表彰。
(作者單位:朝陽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