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勁松 周莉莉
近日,一位懷孕7個月的孕婦可是把警察們折騰得夠嗆。據了解,當天夜里在某家粥鋪里,一位奇怪的孕婦到店兩個小時,點了一桌子菜卻一口不吃,并且神情恍惚,表現異常,經過醫生、警察幾番勸解,孕婦最終由警察幫忙攔車送回了家。醫生分析,該女子可能患有嚴重的產前抑郁癥。
這讓產前抑郁癥再一次成為了人們關心的問題。產前抑郁癥是怎么回事?又該如何防治呢?產前抑郁癥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孕期心理疾病,至少有一半孕婦在孕期或分娩后幾天或幾周內都有情緒低落的經歷,我國近年來的調查結果顯示孕期抑郁癥患病率為4.24%~39%。
三類人易患產前抑郁癥
產前抑郁癥是一種孕期心理疾病,問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關鍵在于孕婦和家屬怎么去看待。接診時醫生就遇到過不少患產前抑郁癥的孕婦,只是多數都不愿意面對這個事實。
第一類是孕后夫妻長期兩地分居。長期分居導致家庭關系不和睦,丈夫對女性妊娠期給予的關愛極少,長期以往導致孕婦心情十分抑郁。
第二類是都市白領。職場上的工作壓力過大,擔心自己的位置被取代等等,煩心事多,成天憂心忡忡。
第三類是意外懷孕的孕婦。意外懷孕對于很多女性自身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由多方面原因導致女性并沒有做好足夠當媽媽的心理準備,擔心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等等,導致精神過度緊張。
妊娠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順其自然,開心生活,工作上適度,不可給自己過大壓力。
患上產前抑郁怎么辦
產前抑郁癥的表現有:不能集中注意力、焦慮、易怒、睡眠不好,或持續疲勞、厭食,對什么都很淡漠,這些情況在初產婦身上可能會出現。
不少準媽媽,順利懷了孕也成天焦慮,孕早期擔心能否保住胎;孕中期擔心寶寶是否健康,有沒有畸形;孕晚期又為如何生產焦慮,順產還是剖宮產,順產又怕疼。
懷孕期間,孕婦體內激素水平的顯著變化,可以影響大腦中調節情緒的神經傳遞素的變化。所以女性應從懷孕起,在心理上就及時調節自己,做好角色轉換。當開始感覺比以往更易焦慮和抑郁時,應注意提醒自己,這些都是懷孕期間的正常反應,給自己多一些正能量。
發現孕婦情緒波動大,丈夫及其家人應給予一些理解與關愛,在精神上多鼓勵孕婦,多陪孕婦聊天、散步,甚至可進行短途旅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