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雷


“大學生村醫不僅要能引進來,還要留得住、用得好,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我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長遠建設與發展。”湖北省衛健委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鄭正春說。
從加強大學生村醫專業技術培訓,提升鄉村醫生薪酬待遇,保障合理收入水平,暢通職業晉升渠道等方面,湖北省致力增強村醫崗位吸引力,確保大學生村醫“留得住”“用得好”。
“師帶徒”提高專業水平
“張婭玲這孩子待人隨和、工作勤懇,又是本村人,熟悉本地的風土人情,鄉親們都夸贊她瞧病瞧得好。”65歲的康傳科,是五峰縣采花鄉星巖坪村衛生室的老村醫,雖然已經過了退休年齡,但因為后繼無人,衛生室一直靠他維持著。
康傳科口中的張婭玲,是“鄉聘村用”的大學生村醫。2014年,張婭玲通過宜昌市“定向委培大學生鄉村醫生”工程,進入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習臨床醫學專業,2017年畢業后,被分配到五峰縣采花鄉衛生院工作。但和許多應屆大學生一樣,因為缺乏實戰經驗,張婭玲的下鄉巡診工作一度難以開展。
針對這一問題,2019年,五峰縣組織實施村醫能力提升“雙百工程”,選定縣、鄉、村年資高、能力強的97名臨床醫師,采取“師帶徒”、一對一模式,對已畢業分配的大學生村醫進行“三基”培訓、臨床實踐和公衛培訓。張婭玲就是在這一年遇見了她的“師父”康傳科。
康傳科是一位臨床經驗豐富、具有40多年地方群眾基礎的老村醫。經過他的悉心指導,結合自身的專業基礎,張婭玲很快就掌握了常見病治療、慢性病隨訪、慢性病篩查、慢性病服藥調整、健康狀況監測等基層公共衛生工作,也學會了怎樣與村民們打交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鄉村醫生,受到了星巖坪村村民們的交口稱贊。
“康醫生憑借多年經驗,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工作方式,這是我在課本中難以獲得的寶貴財富。”張婭玲表示,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她將扎根基層,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當好鄉親們的健康守門人。
“我也應該向年輕人多加學習,他們更懂得運用現代化設備。”康傳科表示,村里來了大學生村醫是造福一方的好事,他也可以把接力棒傳遞下去了。
據五峰縣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雙百工程”還為這近100對“師徒”制定了考核目標。帶教老師每月初制定教學內容,提出學習要求,月末進行考核。縣衛健局每半年對帶教老師和學生進行一次雙重考核,師生互評,考核成績實行“師徒”雙公示。兩年來,張婭玲不僅以全部合格以上的成績通過了每月學習考核,還順利通過了執業助理醫師考試。
待遇提升保障村醫收入
“除了每個月的正常工資,我還可以再拿到一筆補助金,現在一年的收入有5萬多元呢!”棗陽市吳店鎮涼水村衛生室醫生劉茜茹介紹說,2020年以來,棗陽市率先在全省推行村衛生室財政定額補助政策,劉茜茹所在的涼水村不足1000人,按照標準,她每個月可以在工資以外再拿到1000元補助,這大大提高了她的待遇。
“只有讓大學生村醫在收入上有保障,才能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讓基層醫療衛生隊伍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襄陽棗陽市衛健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劉邦斌說。
襄陽市衛健委對在崗和離崗鄉村醫生分別制定了補助標準,即對在崗鄉村醫生給予每人每年1500元的養老保險繳費補貼,幫助鄉村醫生解決養老待遇問題。與此同時,襄陽各縣(市)區制定了針對偏遠小村衛生室的財政定額補助政策。棗陽市、南漳縣根據當地偏遠小村的人口數量,按照人口越少,補助越高的思路,分檔對當地村衛生室每月進行定額補助。
“我們村醫現在的薪酬待遇跟鄉鎮衛生院的醫生一樣,也有政府給我們繳納養老保險了!”恩施州建始縣官店鎮戰場壩村中心衛生室醫生溫凱說。“再也不用愁退休之后生活沒著落了。”
鄉村醫生不同于鄉鎮衛生院的在編工作人員,工資結構單一、沒有五險一金、退休后生活沒有保障是長期困擾鄉村醫生群體的癥結所在。為了讓鄉村醫生“老有所養”,恩施州各縣市相繼出臺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政策,目前恩施州8個縣市已全部落實在崗和離崗鄉村醫生養老保險保障政策,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每年人均保障3834.6元。同時,恩施州要求全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40%工作任務下沉村衛生室承擔,并根據工作量考核結果予以撥付經費,優化了鄉村醫生的工資結構。
一系列提高薪酬待遇和社會保障的政策,讓鄉村醫生有了自信、有了希望,也讓更多的大學生村醫愿意來到鄉村、留在鄉村。
專項招聘拓寬發展路徑
張紅原本是枝江市安福寺鎮楊家店村衛生室的一名村醫,當她看到同事分享在微信工作群里的市衛健局招聘公告時,她不禁為之一振。“專項招聘的年齡要求是40歲以下,2019年我剛好39歲,當時就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張紅說。
白天入戶扶貧、診療、宣傳,晚上抽時間學習專業知識、時事政治、扶貧政策……張紅通過努力,在專項招聘中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順利入職安福寺鎮衛生院,成為了一名鄉鎮醫療衛生工作者。
“來到鄉鎮衛生院,我明顯感覺到了村衛生室與這里的差距。”張紅表示,以前在村里主要接觸到的都是常見病和慢性病,而鄉鎮衛生院要求醫療衛生工作者能夠處理急救等突發狀況。“這對我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全省基層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專項招聘政策,開始向鄉村醫生傾斜。宜昌、恩施、咸寧、十堰多地相繼出臺政策,提出鄉村醫生在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后,通過專項招聘考試,可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管理。張紅就是乘上了這陣“東風”。
同樣通過專項招聘政策考取編制的還有恩施州來鳳縣的向國富,原本是一名鄉村醫生的他,通過專項招聘考試,考入漫水鄉民族衛生院工作。“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相比,雖然工資待遇差不多,但是有五險一金,今后的日子也更有盼頭了。”向國富說。
不僅是鄉村醫生,一些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醫療衛生工作者,也享受到了專項招聘帶來的“紅利”。周明芳原本是咸寧市通城縣雋水鎮旭紅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在崗不在編工作人員,2020年通過專項招聘考試考入通城縣沙堆鎮衛生院。“是專項招聘給了我一次機會,也給了許多工作多年的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一個機會。”
像張紅、向國富、周明芳等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通過專項招聘考試實現了身份的轉變,向著美好的未來邁出了一大步。
“專項招聘政策建立了鄉村醫生進入衛生事業單位編制管理的‘綠色通道,讓鄉村醫生看到了希望。”湖北省衛健委人事處徐強勇說,“這對今后的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村醫的職業發展規劃提供了新的途徑,拓寬了他們的‘晉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