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何倩倩 朱建佳

1.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海港區西部,基地周圍均為居住小區,場地東北邊緊鄰居住小區,東南鄰天山南路,西南側鄰昆侖山南路,西北鄰漓江道。東北向長約310m,東南向長約250m,西南向長約350m,西北向長約180m,規劃占地面積約8.7公頃。
2.規劃設計主題
設計以“城中留綠,密中尋疏”為主題,在城市的高密度區域中留下一片舒緩開敞的綠洲,為生活在喧鬧城市中的人們提供修養身心,放松娛樂的場所[1]。項目的規劃設計以以人為本為理念,從適用人群的角度,以滿足各人群需求為目的,使多功能與景觀并存,同時起到增加城市特色景觀、展示城市文化魅力的作用[2] 。設計秉承生態可持續原則、以人為本原則以及文化特色原則[3]。
3.秦皇島市漓江公園景觀規劃設計
3.1 總體規劃布局
本設計方案注重景觀空間序列,從前奏到高潮再到結尾,總共有七個環節,使游人獲得目不暇接的景觀視覺體驗。公園總共設置了三個出入口,其中西南方向為主入口,另兩個為次入口。一級路設為5米寬的環型,串連各個功能區,使游人隨著路可便捷地逛遍整個公園,同時可作為消防通道。二級路設為3米,連接各大景點,通往各個功能區。三級路設為2米的游步道,多為水上棧道和登山道,起到深入游覽的作用。中心主景為開闊的湖景,加上湖兩邊的挑臺,形成對景。為保證土方平衡,挖湖的土用于堆疊地形。此外設計中還用到了藏景,漏景,借景等造景手法,加以景觀軸,多個景觀節點共同架構全園。
3.2景觀分區
入口景觀區,本公園設計總共有三個出入口,并根據出入口的主次做了不同層次的入口草坪景觀。中心景觀區,中心景觀區位于基址中心,是景觀軸線的中點,主要的景觀要素為水體,緊密結合三座山體,營造有意境的山水關系,再與植物種植相搭配,創造舒爽盎然的景觀。老幼活動區,區域主要設施有攀爬墻、滑滑梯、沙坑、涼亭、廊架各類設施,休息設施供老人休息觀賞[4]。觀光游覽區以植物的群植與地形為主要內容,追求林地景觀[5]。花園賞魚區是園內水系的尾部,以魚為該區主景物,加上水中安置的小島,岸邊的花木,營造出了一種歲月靜好的景物氛圍。休閑健身區主要的內容有籃球場,野營篝火場地等。除此以外,還有草坪劇場區、植物展示區、霧境草坪區等以植物造景營造游賞活動的場地。
3.3 植物造景
植物設計針對各區段定位進行種植,營造不同特色植物景觀[6]。設計采用孤植、列植、叢植、群植等方式,同時將植物配置結合地形的設計,使植物具有高低起伏的立面,更好的展現植物的群體美[7]。
4.結語
縱觀我們城市的建設,城市居住區的占地面積越來越大,單調的生活空間,高大的建筑尺度,成為了市區的主要面貌,居民生活在一種緊密的環境中。漓江公園的設計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挖掘了地方文化特色要素,加以生態的設計手法,創造出可持續的優質景觀,減緩城市的快速蔓延,改變人們快速生活的節奏,為人們生活提供舒暢的綠色空間,為人們留住一片綠洲。
參考文獻:
[1]李敏.城市綠地系統與人居環境規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9.
[2]賈建中.城市綠地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第一版,2001
[3]俞孔堅.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地理論與實踐[J].風景園林,2007(1):55-64.
[4]符晨潔.公園兒童游戲場的自然互動式設計探索——以河北燕郊植物園兒童活動區為例[J].中外建筑,2012(7):100-102.
[5]李道增.環境行為學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9.
[6] Marie Jorritsma.“Don’t Frack with Our Karoo”Water,Landscape,and Congregational Song in Kroonvale,South Africa[J].2012.
[7]王磊,湯庚國.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及應用[J].林業科技開發,2003(5):71-73.
作者簡介:1.姓名:張銳,1983-01,女,漢族,籍貫: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所在院校: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職稱:講師, 學歷:碩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2*。姓名:何倩倩,1999-04,女,漢族,籍貫:河北省邯鄲市,所在院校:河南農業大學, 學歷: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3.姓名:朱建佳,1987-12,女,漢族,籍貫:河北省秦皇島市,所在院校: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職稱:講師, 學歷:博士,研究方向:生態景觀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