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利
東營市辛達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東營 257000
BIM在建筑工程運營管理中的應用,實現了建筑工程信息的統一化管理,為工作作業、設備維修、耗能檢測、應急處理等工作開展提供可靠依據,從而提高建筑行業智能化水平,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簡稱,其融合了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內容,對建筑項目運行中產生的各種信息數據加以收集、分析和處理,對其中有價值信息予以高效利用,構建模型結構,實現建筑工程科學管控。BIM模型做到了工程項目間的有效串聯,加快信息共享和互動,為管理人員明確項目運行情況,了解項目進展,把控管理作業落實進度提供助力,改進工程建設質量。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運營管理中的應用,首先做到了外部空間的科學規劃和管理。利用BIM技術構建建筑工程模型,能夠通過虛擬空間的規劃設計,避免一次性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空間資源的科學利用,減少浪費等問題的產生。同時在BIM模型中,能夠對工程結構、位置、周邊環境等信息予以直觀顯示,幫助管理人員準確掌握工程具體情況,對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實行科學處理。BIM技術可與其他技術相融合,如RFID技術,做到實時化動態管控,以此來優化建筑工程的智能化水平[1]。
首先,BIM下的設備運營管理,可通過BIM模型對建筑工程的具體情況展開實時檢查和分析,再借助與互聯網的連接,將現場施工實況快速傳遞回來,利用模型的自動化處理功能,展開細致分析工作,在設備故障發生后,快速確定故障位置,加快處理進程。
其次,借助BIM模型可對設備使用情況加以了解,完善設備采購方案,并及時上傳到審核部門,通過后開展采購工作,避免時間消耗。
最后,BIM可完善設備檢修維護計劃,定期開展設備維護,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發生的可能。
BIM在消防管理中的應用,可改善消防系統的自動化監管水平,借助火災隱患識別系統、報警系統、監控系統的融合應用,可對現場情況予以快速反應和處理,從而降低火災威脅,加快救援及人員疏散。再者,利用BIM信息集成平臺,能夠幫助管理者了解火災發展情況,做到科學疏散。對于高層建筑來說,BIM和RFID技術的有效融合,能夠精準定位被困人員,加快消防人員救援速度,降低救援風險。
建筑工程所需的資金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其中包括公共建筑費和管理費用、一次建設費用及能耗費用等。其中能耗費用占總成本的3成左右,如果不能對其展開科學管理,則帶來的資源和資金損失將會逐漸加大,給建筑行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使用BIM后,能夠開展能耗實時化檢測和管理,合理規劃資源、能源配置,降低成本費用,維護建筑經濟效益。在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理念影響下,運營管理還需加大對綠色性的重視力度,合理分析能耗數據,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進而達到綠色建設目標。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運營管理中的應用實現了信息數據集成化管理。BIM技術下運營管理將建筑工程所有信息數據,如立項階段的審批數據,實施階段的數據、圖紙及變更數據、采購數據、工藝技術驗算數據、竣工驗收數據等,進行系統的歸類劃分和編輯成檔,每一項資料均有詳細說明,為管理人員提供科學參考,也為日后工作落實及資料搜索提供便利。
BIM作用發揮需要做好信息集成處理,這就要求各參建方明確信息集成重要性,主動參與其中,為建筑工程提供各項數據資料,完善建筑模型,做到動態化管控,以此保證建筑工程運營管理的有效落實。為此,管理人員可通過投資回報率的計算和規劃,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維護各方權益,減少矛盾沖突的產生。讓其明確,信息集成處理對自身利益帶來的好處,加大監督和管控力度,改進工程項目質量。根據業主、設計、咨詢、施工、材料供應商等各方資料和信息的整合集成,實現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內的信息流轉和繼承,為使用階段的運營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2]。
BIM技術應用和發展過程中,應加大專業人才培訓力度,準確掌握BIM操作及功能要點,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同時在擴展BIM專業人才的同時,也應完善市場體系結構,加大BIM各類型軟件的應用率,為建筑工程運營管理提供更多可靠依據和支持。且注重BIM的創新優化,以滿足不斷發展的市場需求。
現如今,BIM的應用范圍還存在一些限制和阻礙,國家現有法律法規也未針對BIM給出明確的說明和界定,尤其是在三維模型構建和驗收上,缺少科學指導依據,傳統二維平面模型在向三維立體模型轉變過程中,經常會存在技術上的失誤或內容上的偏差,進而延長設計和調整時間,造成較大的成本費用支出,不利于建筑工程作業的開展。
另外,BIM全生命周期監控功能并不完善,很多部門僅僅針對某一部分進行BIM監管,無法達到全生命周期管控要求,其在運營管理中的潛能得不到良好發展。
總之,BIM在建筑工程運營管理中的應用,對于建筑工程的高質量完工,建設目標的達成有著重要意義。但該技術運營中也存在部分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調整審批驗收制度,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以此推動建筑行業的長遠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