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保定金迪地下管線探測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保定 071051
2013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將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事業納入了法制軌道。2015年4月,國務院正式頒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業內稱水十條),對我國水環境治理目標提出具體要求;2019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政策上的大理推動,體現了我國對城市水環境治理的重視程度,水環境的治理也慢慢細化。
網格化管理就是根據屬地管理、地理布局、現狀管理等原則,將管轄地域劃分成若干網格狀的單元,并對每一網格實施動態、全方位管理,它是一種數字化管理模式。
城市管理單元的網格劃分多遵循《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第1部分單元網格(GB/T30428.1-2013)》規范,但《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第1部分單元網格(GB/T30428.1-2013)》是針對數字化城市部件和事件的管理,并不適用于城市排水管線的管理需求和應用需求。
網格化管理單元的劃分,在不同行業,有著各自的方式和原則,對于城市排水管線的管理,依據相關規范和研究,推薦劃分為兩類三級的網格體系,兩類為雨水網格和污水網格,三級為:一級,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網格;二級,雨水流域網格;三級,雨水匯水網格。
依據《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17)》,城市排水管線,根據城市保護要求、當地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地形及氣候)、收納水體條件及原有排水設施情況,經綜合分析比較后確定,可使用分流制或合流制。眾所周知,城市排水管線的主要作用,是雨水排放和污水匯流,《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明確規定,除干旱地區外,雨水、污水應當實行分流,對合流制地區進行分流改造,分流制地區不得混接,因此,政府部門的職能管理,也區分為雨水防澇和污水處理,因此,排水管網網格化,區分雨水網格與污水網格,合流制管道根據城市具體情況劃分入污水網格或雨水網格,一般認為,合流制管道劃分為雨水網格。
城市污水管道的管理單元沒有明確規定和劃分,根據城市污水處理和污水處理廠運營情況,大都是政府相關部門在建設市政道路的同時,建造污水管道,并統一接入污水處理廠,因此污水管道呈樹狀連接至不同的污水處理廠,并以污水處理廠為基礎,根據污水處理的能力,擴建污水管道或擴建污水廠規模,并根據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的服務能力,規劃再生水利用面積。
因此,推薦以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劃分污水管道管理網格,同時未流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管道同樣包含到污水網格中,并以此網格作為污水管道管理最小單元。
城市雨水管道系統,依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相關部門為了滿足城鎮排澇要求,結合城鎮用地性質和條件,加強雨水管網、泵站以及雨水調蓄、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等設施建設和改造。依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主要就是控制雨水徑流和雨水資源化利用等內容,而雨水徑流同時也是雨水水力模型運算的主要內容。為了構建水力模型,城市通常根據水文學劃分為雨水流域和匯水區域(或稱子匯水區),因此,雨水網格同樣劃分為雨水流域和匯水區域兩級。
根據匯水區劃分的研究,并結合ArcGIS相關工具,可以利用DEM自動生成雨水流域網格,并根據雨水管道中的入水口(或檢查井)生成泰森多邊形作為匯水區域,根據城市現實情況和網格圖形情況,人工微調雨水網格,并最終作為雨水管道的管理網格。
綜上所述,依據管線類型區分污水管線網格和雨水管線網格,再以城市流域和匯水區域細分雨水網格,對城市排水管線的網格化管理單元,進行“兩類三級”的劃分。
在城市網格化管理的進程中,地下管線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其管理模式向網格化的精細管理轉變,也將會是大勢所趨,針對城市排水管線進行兩類三級的網格化劃分,遵循了單元網格劃分的標準原則,是單元網格的一種創新劃分方法,對城市排水管線的管理單元進行了初步定義,也對城市排水系統的網格化管理起到了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