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紅紳 李 超
鄉村振興離不開過硬帶頭人,為扎實做好新一屆農村帶頭人隊伍建設,嘉祥縣創新實施“導師幫帶”制度,全力打造一批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村干部隊伍,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村支部書記,每天都要和群眾打交道,嘴要甜、腿要勤、心要誠,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是‘導師’對自己的教導。”嘉祥縣萬張街道馬海村90后支部書記楚孔杰說,剛上任時經驗不足,沒少向自己的“導師”請教,省去了自己很多麻煩。為幫助新任村黨組織書記盡快熟悉工作崗位,進入工作角色,嘉祥縣根據新任書記工作開展情況,按照20%比例篩選初次當選的、工作經驗不豐富的村黨組織書記,確定幫帶對象。從現任鄉鎮領導班子、服務區書記中選擇一批基層經歷豐富的“老干部”,從離任村干部中選擇一批治村經驗豐富的“老書記”,推薦擔任治村幫帶導師。
萬張街道馬海村原支部書記馬有信,在任時經驗豐富、成績突出,但因年齡大的原因,主動提出退任。馬有信在楚孔杰剛接手村里工作時對其承諾:“在你順利接手馬海村村務工作之前,我的手機24 小時為你開機,人隨你‘調遣’,保證隨叫隨到。”正是這種“扶上馬,送一程”的做法,給了楚孔杰莫大的勇氣,激勵了其干事創業的熱情,在導師的手把手幫帶下,楚孔杰迅速成長為一名“老村干”。
“統一舉辦拜師儀式,被幫帶村黨組織書記寫下‘拜師帖’,明確拜師承諾事項,在拜師儀式上宣讀并呈送導師。”嘉祥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兩新”組織黨工委書記陸信凜介紹,通過“儀式感”激發導師幫帶“榮譽感”,并且在幫帶期間,每周至少開展1 次幫帶談心談話,談問題、談打算,解疑惑、明方向。
最近,嘉祥縣仲山鎮清涼寺村新任支部書記張成坤一臉笑容。清涼寺村黨支部根據“青山經驗”學以致用,通過清理溝渠、硬化道路、流轉土地,在辦事踐諾中凝聚了黨心民心,增強了村班子戰斗力。
“我們村多年以來基礎設施落后,班子戰斗力差,各項工作長期處于被動局面”,張成坤說,當選書記之后,自己一心想要帶村致強,為民致富,但是自己在基層黨建、鄉村治理、發展村集體經濟等方面經驗欠缺,時常感到無從下手,“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來,張成坤了解到紙坊鎮青山村一直以來都是五星級黨支部,同時也是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創建村,支部書記姚行連善于抓班子帶隊伍,在鄉村治理和集體經濟發展方面能力出眾、經驗豐富,便依托“導師幫帶”積極與青山村溝通對接,青山村黨支部了解情況后全力以赴傳經驗。
陸信凜介紹,嘉祥縣按照“地域相鄰、產業相近、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結合村級大考核大排名,確定幫帶強村,實施定向幫帶。幫帶期間,經濟弱村通過資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與經濟強村本年度至少共同合作發展1 個項目;班子渙散村與先進村每月共同開展1 次活動,學習強村班子作風,提高支部規范化水平和村莊治理能力。
為全面提升村黨支部書記“領航”能力,加快帶動村莊發展,嘉祥縣從35 歲以下年輕黨組織書記、女性黨組織書記、優秀黨組織書記等三類人群中,每類分別推薦2~3 名村黨組織書記人選參與掛職鍛煉。
金屯鎮王劉新村位于金屯鎮北部洙水河南岸,現有474 戶、1637 人,黨員44 名,耕地面積1796 畝。根據產業相近、發展優勢互補的原則,2020年6月,縣委組織部決定選派王劉新村支部書記李存秋到王魯鎮孟樓村掛職鍛煉。掛職期間,李存秋堅持每周到村參與工作,先進村的發展經驗讓王劉新村“兩委”干部開闊了眼界,也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回村后,李存秋帶領村“兩委”干部找思路、要政策,一年來,流轉土地200余畝進行藕蝦共作與有機水稻種植,村集體年增收6 萬余元。同時,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抓手,清理殘垣斷壁19 處,安裝LED 高亮路燈45 盞,深挖清理溝渠7000 余米,平整修復生產路4000 余米,村容村貌大有改觀。
嘉祥縣通過確定一批內掛、外掛村,制定分配方案。明確要求參與掛職黨組織書記重點落實好“四個一”系列活動:開展一次群眾走訪活動,參加一次村“兩委”聯席會議,組織一次觀摩學習活動,爭取引進或新上一個村級集體發展項目,真正將其他地區先進經驗學深學透,服務村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