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師總工會
九師位于祖國西北邊陲,駐守在額敏縣,“兵二代”的馬文波就出生在這里。1984年,畢業于塔城衛校的馬文波,本有著更好的職業選擇,但她毅然決然地回到了生她養她的故鄉,做了一名普通的醫院護理人員。
1997年,因工作突出,她從臨床科抽調到院感辦,年輕的她滿懷一腔熱情,準備大展身手時,卻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她發現院感工作是一個復雜、細致、繁瑣的工作,從消毒隔離到環境監測,從各項操作到醫療廢物處置等等,涉及到醫院的角角落落,可謂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開展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加之醫院之前院感工作的不規范,所有工作都要從零開始,沒有人教,沒有人會。“這可怎么辦”,面對困難和巨大壓力,馬文波沒有打退堂鼓,“對,法規標準就是老師”。她咬著牙不放棄,一點一點學,一次一次實踐,手衛生管理、環境監測、重點部門管理、重點環節監測、多重耐藥管理,從無到有,逐步完善了九師醫院的預防控制體系。她愛崗敬業,將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無私奉獻,常?!吧嵝〖翌櫞蠹摇保影嘀亮璩?。這一干就是30多年……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她的辛勤付出得到了院領導和上級領導的認可。個人被兵團醫院感染質量控制中心聘為專家委員;被中華醫學會感染控制分會評選為基層優秀感控者;2017年度榮獲兵團“感控杰出貢獻”榮譽稱號;2019年度榮獲兵團“醫院感染管理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連續九年被兵團感染控制中心評為先進個人。九師醫院被評為“2019年度感控實踐優秀基層醫院”(全兵團唯一一家)。
2020年這個春節,全國都按下“暫停鍵”,一場來勢兇猛的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拉開了鼠年帷幕。在春節之際,本應該在家陪著剛做完截肢手術的80多歲母親,照顧尚在襁褓中的小孫女,但一個緊急電話,馬文波便穿起“白衣戰服”出現在抗擊疫情的第一戰場……
九師醫院作為定點救治醫院,承擔著全師疫情防控工作的壓力與風險,但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的設施、布局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為了有效應對疫情發展,最大程度地減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公眾健康和社會造成的危害,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馬文波與戰友們一起連夜初步完成了發熱門診的改建和人員配備,確保23日正式運行,短短的24小時,馬文波帶領著團隊在和時間賽跑,她說:“我們早一分鐘完成,就能讓患者早一分鐘得到更加合理的分診,就能早一分鐘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工作人員”。
疫情期間,她吃住在辦公室,24小時堅守九師疫情防控陣地,與時間賽跑,不管再忙她也堅持每天下到各臨床科室親自督導,檢查手衛生、消毒隔離、防護用品使用、無菌物品管理、醫療廢物管理等多項質控工作。尤其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的重點科室,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優化管理流程。要求醫務人員必須掌握相關防護知識,包括熟悉掌握一次性隔離衣、一次性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的正確穿脫方法,確保人人過關,防止醫務人員感染。同時在九師醫院、11個團場醫院、小白楊中學、龍珍高級中學、九師職高、額敏縣醫院多次通過現場培訓、視頻遠程培訓等方式進行院感防控的相關知識培訓,累計培訓35次,覆蓋7000多人次。
疫情期間九師醫院收治新冠確診病例四例,疑似病例三例,接診需要隔離的病人約500多例,實現了醫務人員零感染。
馬文波不僅承擔九師醫院的院感防控工作還承擔著九師11個團場的院感指導、發熱門診指導工作。做到了前線的主心骨,后方的及時雨。
她白天是九師醫院的院感辦主任,晚上是各團場醫院的指導專家。耗時48個小時,奔走在11個團場之間,最遠的一所醫院來回就要100多公里的路程。
九師醫院機關工作在她的帶領下連續多年榮獲院級“先進基層工會”。2020年,她個人也榮獲兵團第一季度“兵團好人”榮譽稱號,榮獲全國2至7月“中國好人”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