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瀟
(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自財政部于2017年7月5日發布了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后,企業在后續經營發展中需要考慮到新規給收入核算與稅款計算帶來的影響,明確在投資過程中的經濟利益流向性問題。建筑企業的資金回籠時間長,財管人員在進行核算統籌的過程中要明確收入和利潤的計算差異,結合具體的業務情況進行精確計量,確保不重不漏。《收入準則》的調整是整個社會經濟形勢不斷向好發展之下的一種必然趨勢,各個企業必須做好應對和轉變,著重關注新規的調整內容,積極向新政策靠攏。
《收入準則》的變化是社會經濟良好發展背景之下的必然趨勢,更有利于結合稅收政策共同調控企業的發展經營,減少經濟利益的不健康流向問題,不斷促進社會的進步。14號新規對整體市場經濟和企業做出了統一的規定,這也導致不同經營類型的企業在應對新規時承擔的風險性和沖擊性有很大不同,財管人員必須要加強研究和分析,切合企業的發展需求,做好財務工作的調整與轉變,更好地適應收入確定中的計量要求。在執行新規要求的過程中,企業還需要考慮到財務管理與信息備份的調整,嚴格按照票據與合同的內容執行,確保符合要求后才能夠納入財務系統。
建筑企業涉及收入核算的工作包括合同約定、工程結算、成本確認、資金借貸等不同的類型,且受到資金回籠周期偏長的影響,在收入計算中會存在計量周期的差異化問題。另外,一些建材采買和設備租賃等項目開展當中發票入賬的及時性問題,給后續的成本核算與款項申報等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在建工企業內開展財管工作必須要先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要有明確的規范流程,將財務統籌放置在更具綜合化的地位,對現金流、資金收支等做好統籌,并將相關的財務信息及時反饋給管理人員,便于其對建工項目投資、建造和企業發展等做出科學決策。財務會計在核算時必須要融合稅務管理的理念,按照具體項目、所在區域統籌做好稅務籌劃,進行合理避稅,減輕企業經營稅負。
從新《收入準則》第14號文件的具體要求來看,其對企業收入的定義有了明顯的調整,針對“商品報酬”“經濟利益”“控制權益”等的調整轉變,進一步明確了在進行交易行為的過程中,只要有實際性的債權關系轉化就可以較好地認定實際收入轉移的發生。財管人員需要按照新規的要求和會計原則對具體的收入金額進行確定。由于建筑企業的實際經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即在進行項目工程建設時,往往要先融借資金或收到投資方工程預付款、結算款后,再根據工程的開展進度進行階段性的款項支付,因此在進行收入確定時還需要考慮到資金、結算和發票三者之間的數額一致,只有在“三流合一”的情況下才能確保金額核算準確。在建工企業的經營當中,發票等與結算相關聯的材料還需沿用建造合同的規定完成交付,避免因延誤影響企業的資金回流。
在原有的收入準則當中,企業根據經營所得收入類型的不同,在進行核算時還需要考慮配比原則的影響來確定最終的數額,這導致企業在進行收入統計、稅務申報時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很容易產生稅務風險。新規對于這種現象有了相應的調整,將原文件當中的不同類型劃分進行了統一合并,不再從金額的類型出發來進行結算,而是將其統一納入收入范疇內,按照具體的計量差異執行。按照新規進行建筑企業的收入確定,能夠更好地提升財務信息的規范性和可信度,在第三方進行項目的核查統計時也不會產生任何風險性問題,更有利于管理人員把控企業的資金流和經營情況,對企業發展規劃也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建筑企業在進行新的合同簽訂時,合同條款必須要考慮到新規對收入類型的區分,嚴格遵守新規要求,充分利用法規條款維護自身權益。
為切實減輕建工企業在發展經營過程中的稅負壓力,財管人員在工作當中要嚴格遵從會計新規要求,并從稅務統計與申報的角度出發重新進行籌劃調整。新舊規定的核算統計結果的不同會引起稅款支出的差異問題,盡管稅收的模式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收入確定的調整也會影響到納稅籌劃工作。例如,在“對價”的確認上依賴于財管人員的專業化判斷,如果客戶進行款項支付時出現了延誤問題,這筆金額的收入確定在錄入的過程中周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暫未發生所屬權的轉變和經營行為的完成是兩種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施工當中外購的一些設備、材料等在進行成本核算時還需要考慮到折舊影響,市場波動對計劃帶來的影響等問題也需要考慮在內。財管人員在工作當中要從維護企業權益的角度出發,結合自身的專業優勢,做好稅務的統籌管理。
建工企業進行日常財務管理時必須要重視對新規要求的履行,在設定財管目標時不能只依賴于資金轉化的財富最大化,還要考慮到在工程投資時由時間成本、建造成本等帶來的經營影響,避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帶來發展限制。盡管新規中對于企業收入確定有一定的轉化,但其對企業的財務責任承擔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管人員要切實保證企業的經濟利益流轉和社會、市場的發展之間具有一致性,在新規的要求下合理配置企業內部資源,將財管的目標調整為對企業責任的劃分,同時將一些主觀性的財務收入確認進行調整和轉化,嚴格按照統一收入和計量核算的要求展開工作,避免企業承擔較大的稅務風險或影響企業的項目投資和正常發展。企業要注意將財管工作和其他部分工作隔離,使其以綜合性的方式參與企業的經營發展,特別是面對一些需要依靠財管人員工作經驗和精確判斷的工作時,必須要遵從其專業化的工作方式,并給予必要的支持。
企業在應對新規時必須要加強對新舊政策之間的銜接,特別關注一些信息變更的內容,在明確政策要求的基礎之上對一些建設周期跨度較大的項目進行調整核算與統籌,避免在結算交付時因新規變化而產生經濟損失。新《收入準則》的變更要求,對于建筑企業等周期性經營的企業形成的價值性沖擊偏大。為確保良性發展,企業必須要及時調整財管的認知和目標,以維護企業權益和適配社會發展為主要方向。財管人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應用,認真研讀新舊政策的差異,及時運用新規的要求做好工作中的替換,不斷發揮專業性的優勢促進企業的發展,并立足于當前的項目經營,對原有的財管制度等及時進行調整,確保利用新規執行的契機不斷帶動企業發展。
由于企業收入確定和稅款的計算申報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新規定的應用過程中必須要熟悉新舊政策之間的銜接和變化,嚴格遵從規定要求做好財務的核算工作。在財務核算與收入確定的過程中需要嚴格參考資金的來源情況進行分類對賬,對企業內部的財務資源等做好統籌規劃,使財務管理工作的綜合性得到明確提升,及時規避在新稅務核算時產生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