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愉吟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州 510515)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員教育培訓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重大部署,號召“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全黨來一個大學習”,強調“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對黨員教育管理的內容、方式、程序等做出規范,為加強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黨員隊伍建設方面的一部基礎主干法規,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建設最新成果。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印發的《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總結吸收實踐經驗,明確了5年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不僅給我國經濟、社會、政治帶來了巨大變化,而且對人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也產生了深刻影響。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黨建工作外部環境的最大變化,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和影響,為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提出,要主動適應信息時代新形勢和黨員隊伍新變化,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方式,推進“智慧黨建”。
本文將立足高職院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運用實踐,探索基層黨建與信息技術融合,構建“1+4+X”高校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研究運用智慧黨建系統提升高職院校黨員教育管理實效性的新路徑,總結提煉有新意、有亮點、有實效、可推廣的“三有一可”工作樣板,為高校更好地運用智慧黨建系統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借鑒。
“1+4+X”高校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中的“1”是指智慧黨建系統;“4”是指充分挖掘、融合、貫通智慧黨建系統功能,搭建黨員教育管理的“學習教育”“管理服務”“監督考核”“工作交流”4大子平臺;“X”是指出臺工作機制,開展“一支部一品牌”創建工程,鼓勵各黨支部探索創新黨員教育管理的X個“自選動作”,逐步形成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的“百花齊放春滿園”。
智慧黨建系統的關鍵內容和核心要素是數據、資源、分析和服務,這也是其區別于傳統黨建的優勢所在。結合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實際,建設智慧黨建系統可規劃“組織生活”“黨員服務”“教育培訓”“黨務管理”“數據管理”等五大類應用,可包括“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志愿服務、黨務知識問答、黨務文庫、網上學堂、在線考試、直播課堂、積分管理、黨建數據駕駛艙、黨建朋友圈等多種應用功能,并根據智慧黨建系統的不同用戶對象,提供web端、App或微信小程序等不同終端,方便黨務工作者、黨員使用。
用好智慧黨建系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礎。高職院校要以問題需求為導向,采用建好信息庫、辦好培訓班、用好數據表、做好真服務的“四個好”措施,把學習建在網上,把黨員連在網上。建好信息庫是指建好黨員基本數據庫,設計好黨員教育線上電子檔案;辦好培訓班是指通過開展“覆蓋式”“小灶式”“指引式”等多種培訓班,實現教師黨員、學生黨員、老黨員培訓全覆蓋;用好數據表是指在使用智慧黨建系統過程中,充分運用“通報表”“統計表”“意見表”提高系統使用率和覆蓋率,提高系統實用性;做好真服務包括“點對點服務”“上門送服務”“針對性服務”等。通過“四個好”措施,進行有組織、有指導、有管理、有服務的探索,確保智慧黨建系統運用覆蓋全體黨員,打下做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扎實根基。
用好“一堂兩庫”,解決黨員教育“學什么”的問題。“一堂”指網上學堂,“兩庫”指黨務文庫和黨建資源共享庫。成立學習教育平臺課件研發團隊,建立完善“一堂兩庫”學習資源,完善黨員教育內容供給模式,探索建立需求牽引、模塊設計、有效供給、動態更新的黨員教育課程內容開發機制,建立黨員教育線上課件庫,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黨員教育課程內容,共享至各黨支部系統管理后臺,供各黨支部在線上線下隨時隨地調配使用。擬定網上學堂積分規則,制定黨員線上學習工作方案,把網上學堂打造成黨員學習的線上“加油站”,鑄牢黨員的“黨性之魂”。
立足“按需定制”,解決黨員教育“怎么學”的問題。針對黨員教育支部不會干、多頭指導、相互“撞車”、標準難落地等問題,在智慧黨建系統建立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子平臺,用好黨的組織生活這一經常性手段,建設“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應用功能,以線上發布會議、線上簽到請假、線上記錄內容、線下參會學習的方式,提升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和精細化水平;通過“志愿服務”應用,探索建立黨員志愿服務積分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最美黨員志愿者”線上評選活動,引導黨員參與志愿服務;建設“直播課堂”應用功能,打造線上直播“網紅課堂”“網紅教師”,形成黨員教育培訓的“聚能環效應”;通過“在線考試”應用,根據各個階段的學習重點、學習要求,開展“全員考”“專題考”“競賽考”“趣味考”活動,以考促學。
緊抓“量化考核”,解決黨員教育“考核難”的問題。監督考核平臺可建設三個子應用功能:一是任務管理,通過線上發布黨員教育工作子任務,明列任務清單、任務要求、完成時限,將工作觸手伸至每名黨員;二是黨建數據駕駛艙,通過平臺自動生成的數據,實時分析整合各支部黨員教育開展情況、黨員積分獲取情況、任務完成情況,實現對黨員教育管理的全過程跟蹤和監督管理;三是黨建考核,將黨員教育管理開展情況納入基層黨建考核指標體系,通過系統自動獲取組織生活、黨員教育學時、黨員教育積分等統計數據,根據預設公式自動統計得分情況,并進行排名,將黨員教育管理標尺“立起來”,突出量化考核“一把尺”,確保黨員教育管理考核“考”到點上、“考”出實績。
力推“共建共享”,解決黨員教育“交流少”的問題。利用智慧黨建系統開展黨員教育管理創新案例線上評選活動,打造線上比拼的“大擂臺”;將創新案例、特色案例匯編成電子書,共享至黨建資源共享庫,供各黨支部之間學習交流、互相借鑒;建立“黨建風采”活動專欄,各支部可將黨員教育管理創新案例相關風采展示在專欄,打造經驗共享平臺。
圍繞推進高質量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結合基層黨建考核工作,開展黨員教育管理“一支部一品牌”創建工程,鼓勵各黨支部利用平臺應用功能,探索“指尖微課堂”“先鋒黨員主播課堂”“黨員教育朋友圈”等X種黨員教育管理實施路徑,使各支部都擁有一個叫得響、有影響、上檔次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品牌,并將亮點工作、典型做法和成功經驗匯編成冊,通過品牌運作的模式在智慧黨建系統上加以提煉、宣傳和推廣,為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學發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引領作用和輻射帶動作用。
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為基本形式,以集中培訓為重要手段,以激勵關懷幫扶為動力,以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落腳點的黨員教育管理的主要方式。運用“智慧黨建”系統推進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既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黨建工作改革創新的必然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指示要求,必須從基層工作實踐出發,推進基層黨建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不斷提高黨員教育管理現代化水平;必須對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出要求,強調統籌規劃、整合資源,打造黨務、政務、服務有機融合的網絡陣地;必須對黨員教育管理信息化平臺應用提出要求,強調堅持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優勢,開發黨員教育管理業務應用;必須對黨員學網、用網和網絡行為規范提出要求。高職院校只有緊緊落腳于這四個“必須”,積極探索運用“智慧黨建”提升高職院校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才能使黨員教育管理更加精準、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