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國芹
(黃驊市中醫醫院,滄州 061100)
文化建設對于醫院的運營和發展而言十分重要,優質的醫院文化氛圍有利于提升醫院的整體醫療水平,還能使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并長期保證戰斗力。隨著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和變化,社會觀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醫院要想在當前形勢下實現持續發展,就必須對自身的管理理念和運營理念進行創新,并將企業管理思想融入其中,解決當前醫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較為尖銳的問題,從而全面提升醫院的綜合競爭實力,促使醫院在醫療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
眾所周知,醫院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公益性組織結構,醫院的文化建設不僅影響自身的發展和建設,在某種意義上還關乎社會的責任和義務。在醫院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管理理念,主要建立在醫院意態文化和物態文化的基礎上,實施企業化管理模式,對醫院的全體工作人員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其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各項醫療服務活動,從而讓病患充分體驗醫院的高品質服務和人性化關懷。
結合當前實際工作而言,我國大多數醫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傾向于提升醫療技術,忽視了患者在接受醫療服務時的感受,導致醫護人員和病患之間不斷產生矛盾。這樣除了會抑制醫院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醫院文化的發展與建設。因此,在醫院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融入企業管理思想,要求醫務人員提升除技術性之外的服務內容,如言行舉止、診斷時的溝通技巧等,合理地處理這些與患者直接對接的環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醫患之間的矛盾,從而可以大幅度提升醫院管理工作的質量,并且創造良好的口碑形象。
當前大多數醫院在進行文化建設時,主要采用喊口號、張貼標語或者進行各種活動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從表面上進行文化建設,并沒有真正將文化建設這項工作內容落實。文化建設立足于表面,雖然整個活動熱鬧、有序地進行,也看似得到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一些醫院的工作人員并沒有真正從醫院文化中感受到建設的內涵。除此之外,由于一些活動占用了醫護人員的休息時間,因此很多醫護人員不僅產生了埋怨,同時還持消極的狀態參與相關活動,而組織活動的人員更是需要承受一些怨言。從客觀角度來看,醫院的文化建設大多數時候都處于形式化的狀態,并沒有將活動的真正功效體現出來,組織者更是承受了較重的負擔,無法集中精神參與到建設之中。對此,醫院建設活動逐漸成為單純的形式主義,并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內涵。
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單位機構,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屬于自身的文化,尤其是醫療機構,更需要長久的實踐而形成。但由于當前過于注重任期政績,因此很多醫院領導為了凸顯自己的政績,過于急功近利,從而制定了一些缺乏長久性的策略。還有一些醫院領導為了一己私利,不顧醫院的長期發展,選擇不夠穩妥的短期政績發展策略,從而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這些人混淆了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兩者的含義,并且將其工作內容劃分到團委工作內容之中,沒有將醫院管理工作視為組織和思想基礎。
醫院,首先要保證充沛的活力,并且還要積極做到與時俱進。醫院需要結合不同時期的發展模式,對文化建設理念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促使醫院實現長期發展。當下,生搬硬套是醫院文化建設的常見問題,忽視了對醫院文化進行深入挖掘,過于注重形式統一。因此,在對創新化和個性化的探究過程中無法尋找屬于自身的特色道路,更沒有達到時代發展的需求,沒有做到取其精華。
要想將企業管理理念融入醫院文化建設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加強服務理念的教育,并結合教育內容樹立明確的發展目標。在經濟化的市場環境下,很多醫院的工作人員對醫院的文化、屬性及服務理念等相關內容的理解并不清晰。有些人只是簡單地將患者視為消費者,患者就診也就是患者消費的過程,這一觀念會導致醫患關系的緊張,同時還會抑制醫院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因此,醫院組織者必須提升對醫院文化建設的宣傳力度,積極組織全體職工學習醫院服務精神的內容,利用企業管理模式對員工展開思想教育,以此來優化員工的服務意識和概念,時時刻刻視患者為核心,從而展開各項工作。除此之外,醫院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應要求醫務人員利用空閑時間學習工作守則,明確其自身的職責和任務,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時,醫院的工作人員還要積極創建良好的醫患關系,主動關心病人病情,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這對于醫院的文化建設工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有利于醫院在社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最重要的是能夠進一步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實現醫院的持續發展。
對于當前的管理工作,醫院有必要展開精細化管理形式,為每一個人都劃分相關的職責。同時,還要對各個部門提出要求,要求其必須厘清自身業務并熟知服務流程,爭取在每個環節都為病患提供優質的服務,讓病患充分信任醫院的每一個醫護人員。除此之外,醫院必須結合當前的管理機制,并不斷滲透企業管理理念,科學規劃和統籌不同科室的相關醫療業務,以此來保證各個流程都可以實現暢通運行,最大限度地提升病患對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針對醫院文化建設過程中顯現的各式各樣的問題,醫院管理者必須結合這些問題及時改進,并主動聽取病患及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反饋,以此使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得到全方面提升。
當前醫學的發展對醫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醫護人員除了要具備基礎的專業知識和診斷技術,還要注意整理自己的儀容,使自身具備良好的親和力,從而可以有效地與病患溝通,根據病患的需求為其提供優質的服務。對此,醫院必須著重培養醫護人員的個人素養和職業道德。醫院領導層可以邀請專業團隊展開相關的培訓活動,并結合醫院實際發展情況創建科學的培訓課程體系,尤其是醫務人員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技能,引導醫務人員學會換位思考,主動站在病患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從而對其給予關懷。除此之外,醫院還要專門針對病患的投訴意見建設相關平臺,及時掌握醫護人員在工作時存在的一些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對其進行培訓,從而提升其職業素養,進一步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
在醫院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管理理念文化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只有當醫院具備良好的企業管理理念文化,才能增強醫院內部的凝聚力,進而促使員工可以更好地落實管理理念文化。在人本管理的背景下進行醫院管理工作,必須從兩個方面建設醫院文化:其一,因為崗位的不同,崗位人員的工作內容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相同的是都可以在醫院發展過程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必須秉著人人平等的理念;其二,每個職工都是完整的個體,個體之間必然會呈現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必須結合職工之間的差異性,采取有針對性的培養措施,從而使職工得到更加科學且合理的發展。
有效激勵是醫院管理學中動力原理和馬斯洛需求理論的具體應用。有效激勵的形式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種,前者包含獎金激勵、補貼、福利激勵、保險激勵、退休金等,后者包含榮譽激勵、成就感激勵等。每一種激勵方式都有缺點和優點,如果只采用一種激勵方式,那么效果不會太明顯。因此,必須將各種激勵方式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全面地對在職人員進行考核。
醫院管理部門必須針對各個科室的實際情況精準制定相關考核制度,秉著公平的原則制定獎勵政策。對于表現比較突出的科室和個人應給予榮譽稱號或者評功評獎等。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科學地使用激勵理論,能充分調動醫院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不僅可以滿足其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還能進一步彰顯物質、信息、精神動力的作用;不僅可以挖掘員工的顯性能力,更能使其主動發揮自身潛能,將一些隱性能力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要想使醫院文化建設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就必須結合企業管理理念,這也是促進醫院持續長期且良性發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新形勢下,醫院領導層必須創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將企業管理理念引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不斷實現精細化管理,從而加大醫院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和主動性,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