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忠新 圖/曹慶峰
“軋花設備跟人一樣,干時間長了也會累,也會出‘小毛病’。所以,咱們的檢修工作必須認真仔細對待,檢修一定要嚴格安全操作……”8月26日,新疆國興集團準噶爾棉麻有限公司共青團分公司副經理陳學民對一起參加軋花設備檢修收尾工作的技術人員反復提醒。
今年48 歲的陳學明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兵二代”。30年前,17歲的陳學民離開六師共青團農場去甘肅隴西縣當兵,三年緊張火熱的部隊生活,把他從一名懵懂的柔嫩青年,培養成一位睿智果敢、鐵骨錚錚的硬漢,并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退伍回到農場后,他先后當過連隊的農機駕駛員、副連長。1997年8月,思想活躍、性格剛強的陳學民調入農場軋花廠工作,從班組長、棉檢員到副廠長、副經理,他始終保持著軍人的優良品格,24年堅守軋花生產一線,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拼勁在廣袤的“銀海棉山”練就了一身“過硬本領”,成為六師軋花行業響當當的“能人”。
“沒有天生的行家,不會就學。既然選擇了軋花行,就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棉麻人’。”從成為軋花行業員工的第一天起,陳學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當一名合格的“棉麻人”,要干出成績回報黨組織和職工群眾,用心呵護被職工群眾稱為增收致富“幸福花”的朵朵棉花,加工生產出更多的優質皮棉……從那以后,陳學民虛心請教同事,一心鉆研棉花加工技術,熟悉設備的性能、規格,并逐漸摸索總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籽棉收購、加工和檢修管理辦法,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安全生產大于天,生產必須安全。”在工作中,陳學民始終把這句話牢記心頭,在安全生產上絕不顧忌“面子”問題,出現問題都會問責到底。憑著多年實踐經驗,他對車間、倉庫、棉場等重點部位配備的近400具滅火器以及配套的消防池、消防泵等消防設備情況了如指掌,對軋花設備檢修質量心中有數。在他的積極建議下,共青團分公司每年消防和安全投入在10萬元以上,企業連續多年實現安全“零事故”。
每年在棉花收購、加工過程中,陳學明都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和考核措施,并主動邀請種植戶和連隊“兩委”成員全程參與檢驗,贏得了種植戶的理解和信任。“在棉花收購過程中,必須杜絕‘人情棉’‘關系棉’的問題發生。籽棉檢驗公開透明,現場公示檢測結果。”陳學明說,農場職工群眾對共青團分公司十分信任和支持,今年農場職工有90%以上選擇師市推薦的優良棉花品種,并主動與企業簽訂棉花收購訂單。
在今年的軋花設備檢修工作中,陳學明結合實際,建立完善了“五定一獎罰”檢修機制(即定人員、定崗位、定標準、定時間、定責任),要求檢修人員嚴格按照檢修方案、步驟和標準執行,并始終堅持跟班作業。“在檢修過程中,我們從細微處著手,行嚴格檢修與技術改造,高質量提前完成了棉花設備檢修技術改造任務。”陳學明滿懷信心地說,今年共青團農場棉花長勢喜人,我和同事們時刻準備著,喜迎又一個豐收季節里緊張火熱的軋花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