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文娟
近年來,東營市墾利區探索建立農村黨組織書記隊伍“選育管用”全鏈條工作機制,以新一輪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頭雁”隊伍,助力鄉村組織振興提檔升級。
在“選”上突出目標和質量。實施鄉村振興“紅色雁陣”工程,堅持擇優篩選、分類儲備,通過鎮(街道)研究推薦、執紀執法部門聯合審查、區委組織部綜合評定,從現任村書記中篩選確定53名鄉村振興示范“頭雁”,從村“兩委”班子中培育41名后備“強雁”,從外出優秀人才中回引95名返鄉創業“歸雁”,構建梯次培養鏈。實施“公選書記”項目,從市縣鄉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職黨員干部、退役軍人等優秀黨員中公開選任村黨支部書記13名,安排到集體經濟薄弱、班子軟弱渙散、信訪矛盾突出等問題村任職,優化提升隊伍結構。推進“下派項目優選”工程,擇優選派76名“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實施幫扶項目126個,協調總投資6800余萬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36個,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490余萬元。創新建立“民警兼任村官”工作機制,遴選6名黨員民警掛任村黨組織副書記,做好重點村換屆秩序維護、村莊治安防范、信訪糾紛處理等工作,化解矛盾糾紛37件,助力村“兩委”換屆、薄弱村整治等工作高質量推進。
在“育”上突出培養和儲備。堅持教育培訓、傳授幫帶,切實鍛造村書記“高人一等”的能力水平。依托全區實體化基層黨校全覆蓋體系,在“黨支部書記學院”開設“頭雁”實訓營,將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等作為培訓重點,采取封閉培訓、異地掛職、專題輔導、經驗介紹等方式,增強培訓實效性。目前已累計舉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社區黨組織書記增能賦能等培訓班40余期,全面提升“頭雁”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同時,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等專題,先后組織開展“紅色頭雁”論壇12期,“頭雁”輪流上臺講做法談體會,教方法傳經驗、曬成績打擂臺,激發“頭雁”對標找差、立標追趕,推動在比學趕超中奮發向上。探索實施“青藍傳承、共謀振興”工程,有效發揮離任優秀村干部余熱,強化對35歲以下年輕村干部的培養,搭建傳幫帶有效載體。
在“管”上突出精準和嚴控。建立鄉村振興“頭雁隊伍”適崗性綜合分析研判機制,按照百分制設置“政治指數、能力指數、履職指數、口碑指數、律己指數”5項“體檢”指標17項“體檢”內容,落實村級黨員群眾評議、鎮(街道)職能站所聯議、黨(工)委擴大會議審議三級綜合研判體系,篩選確定專職管理118人、重點管理21人,配套制定專職化管理實施方案、薪酬管理辦法等,靶向發力助推隊伍整體優化提升。持續深入開展公開承諾踐諾活動,重點圍繞基層黨建、經濟發展、社會治理、信訪維穩等5個方面18項內容,通過“商定承諾、公示承諾、踐諾備案、年度評諾”四步,向黨員群眾承諾踐諾,近年來已累計踐諾3500余項。踐諾結果作為村黨組織評星定級、村班子和村干部評先樹優、核撥村級辦公服務經費和村干部報酬的重要依據。研發啟用“村級組織換屆大數據分析平臺”,將各村近三屆班子成員更替度、宗族派系、重點工作落實等情況錄入云平臺,高效完成130批次、3100余人資格審查,把106名“不得不宜”情形人員擋在門外。
在“用”上突出激勵和約束。建立專職書記報酬體系,納入專職化管理村書記月平均工資達到4200元,按照上年度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逐年增加,并落實健康查體制度。開展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招聘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工作,先后有15名村黨組織書記招錄為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激發了干事創業熱情。董集鎮七井村黨支部書記裴洪章、黃河口鎮于林村黨支部書記郭孝名先后獲得全省“擔當作為好書記”榮譽稱號。嚴格落實村黨支部書記區級備案動態管理、重大事項即時報告、季度工作定期評估及村干部坐班值班、承諾踐諾等制度,建立村干部“動態備案管理云平臺”,將1396名村“兩委”干部全部納入平臺管理,落實重大事項報告、重點工作預警、工資報酬發放等,推動精密高效管理。全面推行村級權力清單制度,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決策程序,推行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全程紀實,配套制定運行責任清單、小微權力運行“十不準”等制度,累計開展村級審計和黨務督查6批18次,實現全區328個村全覆蓋,進一步規范了村級權力運行,有效強化了約束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