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運浩
(河北華榮制藥有限公司,石家莊 050000)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首次從法律層面對危險廢物的管理進行了規范,隨后危險廢物處置體系逐步完善。2003年,SARS產生的大量醫療廢物,引發了社會對危險廢物處理的重視,政府印發了《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危險廢物處置產業迅速發展。目前,已經形成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兩種處理方式,而危險廢物焚燒是無害化處置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前,我國多數危險廢物焚燒處置企業規模都比較小,全國危險廢物焚燒處置企業的平均處理能力僅為2萬噸/年,大部分企業的年處理能力在1萬噸以下,行業集中度低。
企業規模普遍不大,造成財務管理力量薄弱,而本行業的業務流程明顯不同于一般生產企業,會計核算方法無法照搬。行業內企業普遍存在會計核算混亂,會計信息質量差的問題,影響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危廢焚燒企業業務類型有兩種。
(1)簽訂年度處置合同,按照實際收到的危險廢物數量確認收入,是危廢焚燒企業主要的業務模式。
進行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從簽訂危廢委托處置合同開始,經過危廢收集、專用車輛運輸、危廢倉庫儲存、配伍焚燒、爐渣填埋等環節,全過程需要數天到一年不等的時間。這種業務模式的收入確認條件存在爭議,主要觀點有入庫時確認收入和處置完畢后確認收入兩種。
(2)簽訂年度處置合同,約定在合同有效期內,代為處置若干數量的危險廢物,處置量未超過合同約定則收取固定費用,超出后另行收費。
此類合同一般適用于危廢產出量小,收集、運輸時間間隔長的小型危廢產出企業。合同數量不確定,價格不確定,收入確認標準難以統一。
危險廢物倉庫儲存、配伍焚燒、爐渣填埋等環節,全程可能跨過數個會計期間,處置時間長,成本歸集與收入確認難以匹配,需要通過成本計提的方式消除差異,確保收入成本核算口徑一致。
2021年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將危險廢物分為50大類,主要有廢有機溶劑與含有機溶劑廢物、熱處理含氰廢物、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精(蒸)餾殘渣、焚燒處置殘渣等。上述分類標準是按照危險廢物的毒性、腐蝕性、易燃性、反應性、感染性等進行的分類。從會計核算角度看,上述分類中,同類危廢處置成本相差很大。在實際處置時,企業會按照危廢的鹽分、熱值、灰度等指標,將各類危險廢物進行配伍,配伍完成后混合焚燒處理,造成無法分種類歸集焚燒成本。多數危廢焚燒企業只核算總焚燒量和總焚燒成本,成本核算信息過于粗略,難以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指導作用。
第一種業務類型,簽訂年度處置合同,按照實際收到的危險廢物數量確認收入。
處置企業與產廢單位簽訂處置合同,合同條款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支付條款、款期。轉移危廢時,填報由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可確定具有商業實質。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第五條的要求,可以確認收入。
第二種業務類型,簽訂年度處置合同,并收取固定費用。根據合同條款,沒有達到合同約定數量不退款,超出約定數量后另行收費。《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第九條規定,此類合同履約義務在某一時間段內履行,應登記臺賬,根據合同履行階段,或者在合同到期時,按照合同實際履行情況確認收入。合同簽訂時收取的貨款,作為預收款處理。
由于危險廢物處置周期長,且時間不確定,危廢入庫確認收入時,并未實際處置,此時生產成本尚未發生,無法計量。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對處置成本進行計提,從而減少成本、收入匹配差異。計提項目如下。
(1)運輸成本。產廢單位將轉移聯單和危險廢物一起移交給具有相關資質的運輸人員,運輸至危廢焚燒企業,需要根據危廢數量、招標確認的車型、價格,計提運輸、裝卸費用。
(2)庫存待焚燒危廢處置成本。危廢入庫后應確認收入,同時計提處置成本。企業應結合入庫危廢的灰分、熱值等檢測數據,制定成本定額,編制成本測算表,合理計提危廢處置成本,計入預計負債科目。
當月實際發生的處置成本,應相應沖銷計提成本。同時,每月對計提成本進行分析,如果月末計提的處置成本高于當月實際處置成本,且偏差超過定額范圍,則預提費用過多,應調減成本定額,并按照測算比例沖銷計提費用。
如果月末計提的單位處置成本低于當月處置成本,且偏差超過定額范圍,則預提費用不足,無法覆蓋后續處置成本,應分析確認原因,是成本定額偏低,還是成本控制不力或者發生的應急事故費用超支,并補提處置成本。
由于焚燒爐需要定期停爐檢修,測算計提成本時,應考慮停爐檢修期間的費用支出。
(3)混料坑未處置危廢成本。由于危險廢物種類較多,物理、化學性質復雜,為了確保焚燒處置生產線的連續性、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和經濟性,需要對危險廢物進行科學的配伍工藝管理。配伍后的危險廢物轉入混料坑混合后投入焚燒爐。由于生產的連續性,月末混料坑內有部分危險廢物,已經出庫,但并未實際處置。這部分在制品需要參照庫存待焚燒危廢的處理方式,計提處置成本,月末根據盤點、檢測情況調整計提成本額。
(4)爐渣、飛灰處置成本。對一般危廢焚燒企業來說,爐渣、飛灰處理費用占處置成本的30 %以上,是成本構成的主要項目之一。焚燒后產生的爐渣、飛灰等次生危廢,由車間進行包裝、過磅,并登記臺賬,達到一定數量后轉移給具有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置。月末應對庫存爐渣、飛灰進行盤點,根據庫存數量和招標確定的處置價格計提處置費用。
危險廢物的熱值、灰度,是影響處置成本的主要指標,在危險廢物入庫檢驗時,根據熱值、灰度將危險廢物分為三類。高熱值、低灰度的危險廢物,處置成本最低,作為第一類;低熱值、高灰度的危險廢物處置成本最高,作為第二類;其他作為第三類。將當月生產成本按照一定的規則分配給上述產品,并對三類產品分別計提處置成本,從而確定上述三類產品各自的生產成本。
此種分類方式,雖然不能精確區分各類危險廢物的處置成本,但可以初步體現危險廢物種類對焚燒成本的影響,便于管理者及時調整銷售和生產策略。
隨著危廢焚燒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管理對會計核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會計人員應該針對危廢焚燒行業的特殊性,完善收入確認標準,減少收入成本匹配差異,降低稅務風險,同時細化成本核算,為生產經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提高行業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