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英
內蒙古包鋼醫院 內蒙古包頭 014010
良好的薪酬制度是企業人才競爭力提升、人力資源優勢充分發揮的基礎。現階段,我國企業薪酬管理仍存在諸多問題,如薪酬管理缺乏科學性、激勵體制不健全等。做好薪酬管理,有利于增強企業發展活力,形成積極向上的企業內部工作作風,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非貨幣性薪酬及貨幣性薪酬均屬于薪酬管理工作范疇。員工彈性工作時間、個人成長、社會地位等均為非貨幣性薪酬;社保、津貼、福利、工資等為員工的貨幣性薪酬。基于企業戰略目標,制定合適的薪酬結構、薪酬發放策略、薪酬支付標準等,即薪酬管理,這是一種動態管理,會隨著員工工作情況和企業發展狀況而不斷變化。做好薪酬管理,可使員工活動相應經濟收入,激發員工工作熱情,進而提高企業生產效益,促使企業盡快實現戰略目標。此外,科學的薪酬管理可進一步提升企業人才競爭力,留住更多高素質人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同時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1]。
當前形勢下,我國企業薪酬體系靈活性差,缺少健全的薪酬體系等問題普遍存在。這與專業薪酬管理人才缺乏密切相關,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薪酬管理實施的效果差,無法滿足員工多方面要求。例如,企業制定的績效工資過低,基本工資過高,很難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員工個人價值及今后發展在薪酬體系中未得到體現,非貨幣性薪酬嚴重不足;一線員工需求不受重視,薪酬管理體系不完善,易導致一線員工流失頻繁[2]。
以員工為企業做出的貢獻為出發點,制定相應的薪酬管理體系,使員工得到應得報酬是薪酬管理的核心,獎勵機制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制定良好的激勵機制,可以提高員工工作熱情,激發員工潛能。目前,我國企業大多面臨激勵機制不完善的問題,現有激勵機制沒有將負面激勵和正面激勵合理相結合,根據崗位特點和員工個人素質制定針對性激勵機制,導致員工付出不同,獲得的報酬卻相同,員工的潛能和工作熱情難以調動,不利于培養員工責任感、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發展。
薪酬管理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緊密相連,其根本作用就是更好的傳遞企業發展戰略,為順利實現戰略目標而服務[3]。同時,良好的薪酬管理可促使員工價值充分發揮,形成相互競爭、相互合作的工作氛圍。但很多企業一味地借鑒其他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使得企業發展需求與薪酬管理體系無法達成共識,薪酬策略沒有體現企業的發展戰略,缺乏專業人力資源規劃人員,薪酬管理不完善,進而使得人力資源配置難以優化、完善,甚至與企業發展戰略脫節。
當前企業薪酬激勵機制尚未完善,員工工作熱情有待提升。企業應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員工心理訴求及員工工作崗位特點,加強薪酬激勵作用,制定健全的薪酬結構,將員工的工作表現直接與榮譽、職位晉升、獎金等有機結合。同時,提出長遠的薪酬管理計劃及激勵計劃,將其納入企業長遠發展策略中,以此吸引有能力、有技術、有素質的人才加入,更深入挖掘員工潛能,增加老員工儲備量。不僅如此,長遠的員工薪酬計劃和完善的獎勵計劃,還有利于激發員工創造性和積極性,為企業提供長期長期、有效、持續的發展動力。
根據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制定針對性薪酬管理制度,確保其符合企業發展需要。例如若企業處于穩定階段,可將員工的福利和報酬作為重點,使員工經濟收益增加,進而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若企業發展指出,應將員工同風險、共收益作為薪酬管理重點,注重后勤保障,最大限度節約資源。同時,以服務業企業為例,在薪酬管理方面,除了基本工資外,還應將重點放在客戶反饋和員工服務能力方面,根據反饋和評價支付員工提成或獎金,以此使員工積極提高自身服務水平,認識到自身存在問題,促進企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4]。
按勞分配是企業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則。規范的按勞分配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完善的考核制度。企業可借鑒同行業薪酬分配制度,對于不同崗位員工進行實際操作能力和理論水平進行考核,制定相應的薪酬標準,從而促進員工相互學習,切實規范企業薪酬管理體系。此外,還應根據員工需求,加強薪酬管理的人文關懷,將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有機結合。例如,對于中高層職工,應在薪酬管理體系中充分體現員工的個人價值,滿足其受人尊重的情感需求,多使用精神激勵;對于一線員工,應根據其實際工作表現,適當增加福利的比例。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提高員工向心力,在留住現有人才的同時,吸引更多人才[5]。
綜上所述,薪酬管理直接關乎企業可持續發展,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內容。現階段,很多企業尚未取得薪酬管理的主動權,薪酬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企業只有通過制定合理的獎勵機制和考核制度,完善人性化管理,建立與企業發展相符的薪酬管理體系,才能有效提高企業績效,強化員工主觀能動性,切實提高自身人才競爭力,提高人力資本,最終使企業向更好的前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