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偉 張 帆
(1.秦皇島市公安局山海關分局刑事偵查大隊,河北 秦皇島 066200;2.河南省新鄭市公安局刑事案件偵查大隊,河南 鄭州 451100)
任何犯罪行為的實施都發生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殺人案現場往往保留著大量的犯罪信息。殺人案現場勘查是殺人案偵查的起點,通過現場勘查所獲取的案件信息決定著殺人案能否順利偵辦。殺人案現場勘查需要用到多個學科的知識,如偵查學、現場勘查學、司法鑒定學、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法醫學等等。殺人案偵辦中法醫的現場勘驗是重要一環,也是必不可少的。殺人案現場勘查應當有法醫參加。①《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現場勘驗檢查規則》第三十九條:“勘驗、檢查有尸體的現場,應當有法醫參加。”法醫現場勘驗是法醫人員到達殺人案現場后,重點圍繞尸體進行發現和提取現場有關法醫物證的過程。法醫現場勘驗的重點是查明現場尸體的位置、姿勢、尸體所處的環境及其與周圍物品的關系、法醫學物證檢材(如血跡、毛發、精斑等)的發現和提取等,法醫通過對現場進行勘驗和對尸體進行初步檢查,從法醫學的角度來分析推斷案件性質、死亡時間、致傷工具等。法醫在現場勘驗的基礎上綜合現場勘查的情況對現場進行分析和重建,進而對作案人進行刻畫。法醫現場勘驗與痕跡現場勘驗的注重點與研究的內容不同,痕跡現場勘驗更加注重作案人進出現場路徑,作案人在現場活動遺留有關手、足、工、槍、特等痕跡和現場物品的變動。
高質量的現場檢查有助于判斷案件性質,進行現場分析重建、案犯刻畫。對于系列案件,現場勘驗、檢查所提取的痕跡物證是實施串并案件重要基礎,可有效地提高案件偵破效率,在案件嫌疑人已經被抓獲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案件的偵查進程和能否順利起訴,法醫現場勘驗是其中重要一環,因此有必要對于法醫現場勘驗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深入探討。
筆者認為在實踐中造成法醫不重視現場勘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在殺人案偵查中,痕檢、照相人員等都被視為“技術員”,在現場勘查中,“偵查員”負責現場訪問,“技術員”負責現場實地勘驗,法醫只負責尸體檢查,認為法醫解剖尸體明確死因就可以了,而忽視了現場的勘驗工作;二是自身的現場勘驗水平不高,也是法醫不重視現場勘查的一個重要原因;三是法醫的升職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致使部分法醫缺少現場勘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殺人案現場勘查中過分強調痕檢、法醫等的技術勘驗手段,而忽視了其他偵查人員同步進行的現場勘查這一重要偵查措施的環節,如現場保護、現場訪問、現場搜索等,提到殺人案現場勘查就是痕檢、法醫的事情,跟偵查員無關。[1]
主要有以下表現:一是不了解現場勘查工作機制,進入現場前未做相應的準備工作,不明確自己的任務;二是現場勘驗不仔細,不全面,訴訟證據意識差,不注重先進科學設備的使用,導致現場法醫學物證檢材的發現提取率低;三是對現場血跡分布、形態的觀察分析不到位,對尸體所處環境以及尸體周圍物品觀察不細致,不認真對提取的法醫學物證檢材進行標記和編號,導致物證混淆或遺漏。
法醫在思想上要重視現場勘驗,在現場勘查中必須堅持技術現場實地勘驗與綜合偵查并重的理念,郝宏奎教授在評價《李昌鈺博士犯罪現場勘查手冊》時重點提出了這樣的理念。[2]法醫如果沒有到殺人案現場進行實地勘驗,只憑尸體檢驗就做出對于死亡原因的分析是不夠全面的,有時候甚至會得出錯誤的鑒定意見。公安機關法醫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對各種有尸體的現場進行勘驗,通過現場勘驗,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資料,進而在現場分析中充分運用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和尸體檢驗中的細致觀察,準確地進行現場分析,為殺人案偵查提供方向。這是公安機關法醫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殺人案勘查質量的必要手段。許多學者都強調法醫參與現場勘查的重要性。有學者指出,法醫檢驗必須與刑事偵查、刑事技術緊密結合,相互啟發、互相印證,才能保證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案件的及時偵破;……法醫只管檢驗尸體或活體傷情,不懂也不愿認真參加現場勘查,不重視案情調查的情況;而刑偵、刑技人員又不懂法醫,況且尸體又臟又臭,更不愿意在法醫尸檢時接近尸體。這種法醫檢驗鑒定與刑偵、刑技工作脫節是造成許多案件久偵不破成為懸案的癥結所在。[3]
法醫應該加強學習和現場勘驗的經驗積累,通過參加殺人案現場勘驗的研討會和日常的培訓教育提高現場勘驗水平。提高新進法醫的準入門檻,提高公安機關法醫的綜合素質。殺人案現場保留有大量的法醫學物證,參與現場勘驗的法醫要對殺人案現場的尸體和物品進行全面勘驗和檢查。法醫在殺人案現場勘驗中首先要注意觀察尸體的位置和形態,以及尸體和周圍物品的關系,及時對尸體以及其他被害人的人身進行初步檢驗,同步提取尸體的口腔、陰道、乳頭等拭子,有時根據需要提取肛門陰莖拭子,對現場中的斑跡、毛發等法醫學物證進行發現和提取,并做好記錄。其次是以尸體為中心向周圍擴展,對其周邊環境和物品進行搜索,發現存在的血跡、粘附法醫學物證的擦拭物、遺留物等。法醫還應通過現場的初步分析對發現的法醫學物證檢材進行選擇性提取,盡量做到有針對性,減少無用檢材的提取,以節約鑒定資源。此外,對于偵查員及時鎖定的嫌疑人,應注意對其人身進行詳細檢查,從其衣物上發現法醫學物證,檢查身體有無損傷,并留取嫌疑人的DNA樣本。
法醫勘驗人員應積極參與現場勘查,盡量全面掌握案情,結合自身對現場信息的采集,積極參與同痕跡檢驗人員、偵查員的現場分析討論,根據不同案件的特點對有關位置進行重點勘驗和檢查,根據不同種類法醫物證的特點對有關位置進行重點查驗,注重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和工具進行全面查找,力求發現提取潛在的法醫物證。
提高法醫現場勘驗的積極性,借助于警察職務序列改革的春風,尊重法醫技術人才成長發展規律,拓展民警職業發展空間。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改變“偵技分離”的偵查模式,使得法醫在現場勘驗中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更加注重提高自己的勘驗水平。有學者提出了在基層公安機關實施“偵勘合一”的構想。[4]還有學者提出“偵技一體化”體制的構建思想。[5]
筆者認為縣級公安機關法醫應當將現場勘驗和尸體的初步檢驗作為工作重點,而地市級以上公安機關法醫應當將尸體解剖檢驗、死因鑒定、病理損傷檢驗鑒定、毒化檢驗鑒定和法醫學物證檢驗鑒定作為工作重點,在體制改革上可以將現有的鑒定職能統一放到省市一級公安機關的刑事技術機構,將負責現場勘驗的法醫和負責法醫類檢驗鑒定的人員進行分級分層次管理。把縣區級公安機關法醫從繁雜的鑒定工作中解脫出來,讓縣區局公安機關法醫可以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到現場勘驗中,提高現場勘驗的質量。
此外,借助于警察職務序列改革的落地實施,縣級公安機關的法醫配備也應該科學制定人才儲備方案,尊重警務技術人才成長發展規律,對于一些殺人案發案少的縣級區域可以嘗試由地市級公安機關法醫機構內部設立法醫現場勘驗大隊專門負責殺人案現場勘驗。這些體制模式的設想無疑是打開了體制改革新的思路,筆者認為可以一定范圍內先進行嘗試,效果好可以全面推廣。